?

基于課程原理確定教學目標的路徑

2016-12-01 03:10董健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鑒賞家汪曾祺小說

董健

課程改革十幾年來,我們語文人對語文教學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生成課堂”“翻轉課堂”“共生課堂”“情境教學”“深度解讀”“基于學生問題的教學”等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如一夜春風,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但繁華與熱鬧之后,一線教師卻仍然對語文教學充滿著困惑,對接踵而至的各種課堂模式有“應接不暇”之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些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側重于探討“怎么教”的問題,而“教什么”卻被“理所當然”地忽視了,而筆者認為在弄清楚“怎么教”之前,厘清“教什么”似乎對當前語文教學的意義更大。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教什么”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決定了應該“怎么教”,并影響著“教得怎么樣”。教學目標是“教什么”的最直接體現,這里不妨以蘇教版選修《短篇小說選讀》中的《鑒賞家》為例,嘗試基于課程原理來確定這一篇小說的教學目標。

筆者曾多次教學《鑒賞家》一課,在最初的教學中,參考了許多優秀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參考書,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細讀文本,通過語言、動作、環境等,分析葉三這個獨特的人物形象。

2.通過研讀小說主要情節,把握“鑒賞家”的真正含義。

3.通過研習文本,品讀重要語句,探究小說表達的人情美與人性美。

確定這樣的三個教學目標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問題,如果在課堂上實現了這三個教學目標,差不多就帶著學生讀懂了《鑒賞家》這篇課文。但問題是,如果再接著教學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歲寒三友》《受戒》呢?教學目標就要確定為:1.分析金岳霖先生、靳彝甫、小明子和小英子的獨特人物形象;2.把握“(金岳霖)有趣”“歲寒三友”“受戒”的真正含義;3.探究金岳霖先生身上的魏晉風骨、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個身上的知己精神、小明子和小英子身上寄寓的對純樸人性的歌頌與對理想生活的渴望。這種“教一篇,算一篇”的語文教學顯然是在“教教材”,而不是課程意義上的“教語文”,因此這三個教學目標的確定是不合乎課程原理的。

其實我們平時在確定教學目標的時候,似乎都是基于一種公理般的認識:課文的內容就是語文的教學內容,“教課文”即“教語文”,“殊不知,課文的內容與語文教學的內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應當是用什么樣的語言形式來表達思想情感。也就是說,‘文何以載道,才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大道?!雹僬n程改革專家王榮生認為語文教學內容分為課程、教材、教學三個層面。課程內容是學生需要學習的事實、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態度,它解決“語文教什么”的問題;教材內容是指為了有效傳遞課程內容諸要素組織的文字與非文字材料,它解決的是 “用什么去教”的問題,它是語文教學中的交際對象而不是學習的對象,語文教學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那用《鑒賞家》這個教材“教什么”呢?也就是說用《鑒賞家》來教學“汪曾祺”呢,還是教學“葉三”呢?如果根據語文的非常本質特征,從“審美”“陶冶”“社會認知”等角度那就是教學“葉三”,即學習葉三身上的正直、率真、熱愛生活、鑒賞生活的優秀品質,以及作者借助葉三表達的對人情美、人性美的贊美之情和對“雅士文化”消逝的惋惜之情,讀懂讀透課文,落實思想教育。如果根據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那就應該是教學“汪曾祺”,也就是學“汪曾祺”的語文方法、語文智慧和語文技能,比如結構的技巧、選材的特點、語言的特色、表達的特點、藝術的手法等。很明顯,語文教學的本質屬性是“語言文字運用”,所以我們的教學目標確定應該遵循后者的要求,教學“汪曾祺”。

如果從課程原理中的語文本質屬性出發,再來看上述三個教學目標:

1.細讀文本,通過語言、動作、環境等,分析葉三這個獨特的人物形象。把“分析葉三這個獨特的人物形象”作為教學內容是沒有問題的,但作為教學目標是有問題的,它的落點不應該是人物形象的特點,而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因為落點是人物形象是學“葉三”,落點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學“汪曾祺”。 因此這一教學目標就應該確定為“分析汪曾祺描寫葉三的藝術手法,比如簡潔而明快的對話描寫、兩個兒子的側面襯托、假名士談畫的反襯等”。

2.通過研讀小說主要情節,把握‘鑒賞家的真正含義”這個教學目標也是有問題的“鑒賞家”的含義,是要了解的,但不應該是教學的目標,因為它既不是語文方法,也不是語文智慧,教學目標應該是作者是如何表達他所理解的“鑒賞家”的方法,比如對比的藝術手法、表現“鑒賞”的細節描寫方法、“苦心經營的隨便”的結構技巧等;

3.通過研習文本,品讀重要語句,探究小說表達的人情美與人性美”這一教學目標關注汪曾祺獨特的語言表達,是關注語文的本質屬性,這一教學目標有合理性。但問題不是“通過品味語言,分析深刻的主旨”,“分析主旨”不應該是教學的終點,而是一個中間過程,目的還是為了學習語文方法和語文智慧,比如改為“學習作者如何通過淡而有味的語言表達深刻的主旨”或更明確一些“通過品讀小說,學習汪曾祺淡而有味、素樸中透出詩意的語言?!边@樣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才是教學的終點。

因此,筆者嘗試基于課程原理中的語文本質屬性,再次確定《鑒賞家》教學目標可以有以下幾點:

1.通過誦讀小說,品味汪曾祺小說淡而有味、素樸中透出詩意和趣味的語言;

2.通過與以前所學小說的比較,分析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說的特點;

3.通過分析小說中葉三的形象特點,學習汪曾祺塑造“獨特的這一個”的寫人方法;

4.通過分析葉三的形象特點,學習汪曾祺刻畫人物的多種手法;

5.通過分析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學習汪曾祺小說中“錯位”的藝術手法;

6.通過品味小說的語言和描寫的風俗,賞析“融畫入文”的敘事手法;

7.通過梳理小說的主要情節,學習汪曾祺小說“苦心經營的隨便”的結構技巧。

8.通過分析葉三的形象特點,學習汪曾祺善于選擇身邊人物進行刻畫,表現平凡之美的寫作方法。

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首先,《鑒賞家》的教學方法和智慧并不僅限于這幾點,還有其他,筆者難以全面列舉;其次,一節課教學目標要少而精,課堂教學立足于解決一兩個點,并非要求面面俱到,力求“一課一得”;第三,這些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基于一個獨立的文本而非教材中的一篇課文,基于一節課而非連續的常態的課程教學。

實際上,當《鑒賞家》這個文本被選入教材,它就具有課程論價值,就應該納入課程體系之中,教學目標的確定也不僅僅只是從語文的本質屬性出發,而應該依托一個理性的路徑進行:即嚴格依照課程標準的學段目標,充分理解教材編寫者的“編寫意圖”,包括單元要求、課后練習、本單元其他課文,基于具體的“學生學情”來制定該文本的教學目標。下面筆者就從這三個方面的要求出發,再次嘗試確定《鑒賞家》的教學目標。

首先,從學段要求上來看,《鑒賞家》是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短篇小說選讀》中的課文。2011年教育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關于選修課程“小說與戲劇”有如下要求:“學習鑒賞小說、戲劇的有關知識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說、戲劇的不同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解讀小說、戲劇作品,提高閱讀能力和鑒賞水平。學寫小說戲劇評論,力求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新穎見解?!睆倪@段要求來看,《鑒賞家》作為選修教材,教學的目標應該指向學習小說鑒賞的方法、把握小說的獨特的藝術特性、從不同角度和層面解讀小說,提高閱讀能力和鑒賞水平及表達自己對小說的獨特的感受和新穎的見解。從這一點上看,《鑒賞家》的教學應該更多關注“小說”這種文學樣式,具體到這篇小說上,應該更多關注汪曾祺小說的“散文化”特點,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掌握解讀小說的方法,而不是僅僅關注“小說表達的人情美與人性美”。教學目標的立足點不是教學生“讀懂課文”,而是“教一篇”,“懂一類”。

其次,從編者的意圖上來看,《短篇小說選讀》整體設計按短篇小說鑒賞要點安排。在六個專題中,前五個專題“小說家想說什么”“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后來發生了什么”“人物和故事的‘家園”“小說怎么樣‘說”分別圍繞著主題、人物、情節、環境、小說語言,結合作品閱讀,學習小說鑒賞的方法,第六個專題“一個完整的世界”則引導學生整體閱讀作品,對小說作整體鑒賞。第六專題由《伊豆的舞女》《魔桶》《殺人者》《鑒賞家》四篇文章組成,這四篇來自三個國家,四個不同寫作流派,這樣的編排也很好地回應了課程標準中的“初步把握中外小說、戲劇的不同特性”要求。而且這四篇小說篇幅都比較長,《伊豆的舞女》最長,兩萬多字,《鑒賞家》最短也有四千字,這也從客觀上要求對小說的教學側重于整體閱讀和整體鑒賞。這就要求教學過程教學目標定位于“學生通過閱讀,能從整體上把握作品獨特的藝術特色,說出作品的基本風格,了解作家寫作特點”。所以,從這一點上說,最初的教學目標確定很不恰當,教學內容上基本沒有前后課文的串聯與比較,沒有去抓住這篇小說比之于其他小說的“獨特”之處,比如小說散文化的寫法,小說的“中國味兒”的特點,小說“苦心經營”的結構特點。把“分析人物形象”作為教學目標,從編者意圖上來看,這應該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專題2的教學目標,把“品味語言”作為教學目標,應該是“小說怎么樣‘說”專題五的教學目標。

再次,從課后習題的設置看,《鑒賞家》課后的“品讀與探討”中設置了兩個問題:1.小說用較大的篇幅敘述葉三賣果子的故事,這些內容與“鑒賞家”有什么關系?這樣寫對塑造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2.這篇小說的情節并不復雜,但是讀起來很有味兒,你能說說這其中的原因嗎?這兩個問題分別指向小說的結構安排、人物塑造的方法與汪曾祺小說散文化的特點。分析課后的習題設置用意即可知,上述三個教學目標完全忽略了對小說風味的品讀,對學生小說整體鑒賞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最后,從學情來上看,《短篇小說選讀》是選修教材,一般學校都安排在高二下學期或高三上學期進行教學,這時學生已在必修課本中學習了《說書人》《祝?!贰独贤酢贰蹲詈蟮某4禾偃~》《流浪人你若到巴斯》《邊城(節選)》《金岳霖先生》等小說,對小說的文體的特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學時縱向上可以與《最后的常春藤葉》《流浪人你若到巴斯》這樣的外國小說進行中外小說特點的比較,也可與《祝?!愤@樣的傳統小說比較汪曾祺小說的散文化的特點;橫向上可以與《金岳霖先生》作比較,看汪曾祺在不同作品中寫人手法上的異同點。而最初的教學目標卻沒有能關注到關聯比較,沒有做到必修教材與選修教材的關聯教學。

鑒于以上課程標準的要求與制約,筆者再次嘗試確定《鑒賞家》教學目標:

1.概括小說的情節,通過與《伊豆的舞女》(或《魔桶》、《殺人者》)比較,學習汪曾祺散文化小說的特點;

2.誦讀小說,梳理小說的主要情節,品味小說的語言,學習汪曾祺小說的“中國味兒”;

3.通過與《溪鰻——矮凳橋的魚非魚小酒家》比較,品味汪曾祺小說淡而有味、素樸中透出詩意和趣味的語言;

4.閱讀小說,梳理小說的主要情節,學習汪曾祺小說“苦心經營的隨便”的結構特點;

5.閱讀小說,通過與《金岳霖先生》比較,學習汪曾祺小說的寫人“總-分”結構以及選擇典型事件表現人物的寫法。

6.閱讀小說,分析葉三的獨特形象,與《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比較,學習汪曾祺塑造“獨特一個”的寫人方法。

7.梳理小說情節,找出小說“矛盾”之處,學習汪曾祺通過“錯位”表現人物與主旨的方法。

時至今日,很多的語文老師頭腦中的“教課文就是教語文”觀念依然沒有改變,課程意識依然淡薄,教學目標的選擇更多是依據個人的教學經驗或個人的解讀,而不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這里特別強調基于語文的本質屬性、基于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因為這是我們選擇語文教學內容的基準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也才能從教課文走向實施語文課程。

————————

參考文獻

①吳格明:《文何以載道”才是語文教學的大道》,光明日報,2015年7月21日。

[作者通聯:江蘇宿遷中學]

猜你喜歡
鑒賞家汪曾祺小說
情同父女 親如一家——汪曾祺與“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湯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言意”背離:《鑒賞家》中“興”的表達
施松卿與汪曾祺 云淡風輕走一生
當年為汪曾祺治印的兩位篆刻家
淺析《鑒賞家》中的“第一個”
《鑒賞家》“別有用心”
——重讀汪曾祺的小說《鑒賞家》
品酒大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