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著自己的思想“說”課**

2016-12-02 09:23侯建成
地理教學 2016年21期
關鍵詞:水循環教學學生

侯建成

(丹陽市第五中學, 江蘇 鎮江 212300)

帶著自己的思想“說”課**

侯建成

(丹陽市第五中學, 江蘇 鎮江 212300)

價值引領是地理課堂教學的靈魂,立德樹人是地理課程教學的根本。地理教學說課是一種積極意義情境中的現場教學研討活動,也是教學共同體的主題實踐性專題呈現,對教師教學實踐專業化成長具有正能量價值,對引領課堂教學儀態具有極好地幫助、修正、提質作用。帶著自己的教學思想的說課,就是要做好“有腔調”的、有品位的、充滿地理味道的地理教學。

思想;說課;地理文化;價值;教學實踐專業化

一、背景的提出

近來筆者一直在學習和探究地理“說課”的理論著作,一方面是工作需要,要指導和帶領新入職的青年教師能夠“快速”地熟悉課標、熟悉教材、熟悉備課、熟悉課堂、熟悉學生、熟悉“應試”教學或素質教育的套路;另一方面還要對已經入職5至7年的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規劃進行系統地指導和打磨;同時也是對自己30年地理教育教學專業成長的一個反思和小結。但是,在聆聽相關地理教育教學專家的“說課”講座,參加地理模擬課堂教學競賽,深入地理課堂聽課學習中,對于什么是說課,如何說課,說課中的“說”到底應該說什么、說到什么程度才算最佳的說課等總是有些難以言表的困惑,感覺到有些莫名的迷茫、惆悵。

“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就是把人類文明成果為我所用[1]。不追求浮華、不追求同質化、踏踏實實有針對性地做好自己的教學事情,是做好自己分內事所需要的質樸的地理教學思想和行動準則。通過查閱搜狗百科,發現“說課”最早是由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來的。搜狗百科對“說課”的定義是:說課是一種教學、教研改革的模式,說課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教師投身教學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鉆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造就研究型、學者型教師的最好途徑之一。

二、帶著自己的思想說課實踐探索

從目前所了解的資料看,說課的一般程序是:說教材——說學情——說學法——說教學思路——說板書——說課后反思等六個步驟。從已經查閱的說課資料來看,也基本如此。那么,在我們日常的教學說課時,我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在教學設計中是如何體現的呢?

下面,就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為例,談一談筆者的說課“思想”。

項 目內 容課標解讀知識與技能1.了解水圈的構成、特點;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了解目前人類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淡水資源,其數量是有限的。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及其類型。3.運用水循環的原理知識,分析常見的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水循環,能夠繪制“海陸間水循環示意圖”,并用簡練的地理語言描述水循環的基本過程和地理意義,培養自主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運用技能。2.通過學習不同水體間的物質運動轉化與更新規律,能夠讓學生解釋其地理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學會運用辯證的地理思想、地理原理,以及科學的理念、發展的觀點指導自己的行為,有效地解決地理問題和解讀地理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學習陸地水體的相關知識,增強對地球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資源觀,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2.通過水循環運動的學習,認識自然界水的動態平衡,認識自然界中的物質是處于不斷地運動變化之中的,從而受到辯證唯物史觀的教育和熏陶。3.提升學科興趣,培養分析研究地理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精神。課標要求: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課標解讀:①根據課標要求,學生應該能夠以示意圖的形式,通過主要環節的相互聯系,說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②課標突出講授海陸間水循環為主的三種水循環方式;③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教學的主要知識點;④課標把知識點落腳在陸地上,因此,對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的關系(水循環各環節間的聯系),水資源及其更新,水循環對氣候、生態、地貌的影響等應重點關注。

教學重點難點1.以海陸間水循環運動為主,將海陸間水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三種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綜合在一幅示意圖中,使學生能夠學會綜合探討地理問題和地理現象的能力;學生在對本知識點學習后,能夠繪制水循環的簡圖,并能夠簡要表達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和過程。2.重點認識和掌握水循環的地理意義:(1)聯系調節作用;(2)交換遷移作用;(3)平衡更新作用;(4)影響塑造作用。難點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教學方法和手段重點探究式教學法;圖導圖練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板圖板書多媒體演示等。教材分析及教學策略本課教學內容是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為例,首先介紹各種相互聯系的水體,指出陸地上各種水體間具有相互補給的關系,為學習水循環作鋪墊。接著,通過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水循環為主介紹海陸間水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三種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以“黃河流域示意”的“活動”形式說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過程所產生的影響;最后從不同視角說明水循環的地理影響和地理意義。學習方法設想1.結合“圖3.1 水圈的構成”,從形態和空間上理解和認識水圈的特點一個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結合物理學科等相關知識來進行學習。2.注意觀察教材中的插圖“圖3.2 陸地上的水體及其相互關系”,觀察河流和其他水體之間的關系。3.突出圖示教學與應用。水循環的基本原理是本節課的教學關鍵部分,學生應能夠以示意圖的形式,通過主要環節的相互聯系簡要說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4.注重引導和層理分析。在引導學生分析水循環的過程中,注意分析其發生的空間領域既有海陸空之間,又有不同圈層間的聯系,而且其中還伴隨著物質的遷移和能量的轉換。5.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可以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應突出“聯系調節、交換遷移、平衡更新和影響塑造”等關鍵詞進行教學互動,以利于識記、理解和運用。課堂教學中的教材分析要求教師需要具備“兩種力量”:一種是思想的力量,一種是利劍的力量。拿破侖說得好:“思想的力量往往戰勝利劍的力量?!币粋€人的思想走多遠,他就有可能走多遠。

1.基于共同體的教學思想體現

杜威說:“就好比航海一樣,有了羅盤,—定還要有地圖?!盵2]在對該教學內容說課時,可以運用系統論的教學思想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習共同體不是想要找出學生的學習共性,而是要利用課堂生命教與學的互動來發掘出學生不同的學習個性化品質,以形成獨一無二的地理學習共同體,這種基于成長元自覺的學習共同體是師生知識健康交融的生命學習的交響。

教學思想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地理教學要接地氣,就要使知識點與地理生活結合使其落地生根!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針對“水圈、水圈的特點”等教學主題內容,對相關視頻、課件展示內容進行問題思考和說明。小組交流討論,得出相關結論。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案例導入教學)播放微視頻:新加坡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城市國家。播放微視頻:泰國發生嚴重干旱。案例:一只裝在封閉器皿中的雪糕逐漸融化的過程。案例:播放模擬水圈微動畫。問題:水圈的概念是怎么樣的?能否用簡圖描述出來。水圈主要由幾大類水體組成? 水圈的主體是什么?我們可以直接利用它嗎?一、相互聯系的水體1.水圈及其特點案例:幻燈播放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澤水、土壤水、生物水、大氣水、冰川水、荒漠的圖片,一張張精美的圖片,把學生帶入一個美麗純凈令人向往的水世界。問題:水體之間是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種水體是通過什么聯系在一起的?2.地球最大水體:海洋水3.地球淡水主體:冰川水問題:目前人類廣泛利用的,對生產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的淡水資源主要存在于哪一類水體中?該類水體的主體又是什么?4.人類主要利用的淡水資源:江河水、湖沼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問題:圖中陸地上河流的補給可能涉及哪幾種水體?各種水體有什么樣的補給關系?結合教材“圖3.2 陸地上的水體及其相互關系”和讀圖思考相關問題,并請用簡圖說明。1.熱點導入,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結合生活實際,能夠讓學生廣泛參與,體現主體地位意識。2.荒漠內容的導入,讓學生了解當前水危機的嚴峻性和科學掌握化解水危機的必要性。3.采用系列問題串教學,逐步遞進,演繹知識的聯系性與科學性,引導和啟迪學生智慧生成。

5.河流補給類型問題:李白曾感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么“黃河之水”究竟從哪里來?問題:河流與湖泊的關系也十分密切。如果河流水位與湖泊水位有差異,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么他們之間就會存在相互的補給關系,能具體說說看嗎?案例:出示“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長江荊江河段水源互補關系”資料和荊江河段九曲十八彎的“地上河”圖示,引導學生分析該河段水源互補關系,總結河流水的五種水源補給類型及其特征。學生繪制各種水體間關系示意圖:問題:那么,請問水循環的具體環節有哪些?李白看到滾滾黃河水一路東去,感嘆黃河“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真的“奔流到海不復回”了嗎?

2.基于實踐意義的學本教學實踐

探究性教學可以較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下地理教學的新形式、新方法。圍繞水循環諸環節的探究活動,是一種地理情境中的“向后退”智慧提質的積極行動與演繹思考,是對學生發散性學習思維的效益凝聚和能力反哺,是一種基于地理現實語境和地理科學文明融合的成長訴求。同時,對相關知識的微主題性探究和小組合作實踐,也是基于學生主動認知學習視域的教學診斷和積極補救的必要學習策略。

教學思想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學生根據學習案預習教材和完成學習案對應練習題目,同學間可以互動交流、研討。學生觀看模擬水循環動畫。探究性學本教學二、水循環的過程1.水循環的含義什么是水循環呢?發生在哪些圈層之間?有何特點?2.水循環的環節水循環究竟有什么樣的過程呢?多媒體展示:圖3.3“水循環示意圖”。通過讀圖,你能說出水循環發生的空間領域有哪些?根據水循環發生的空間領域的不同,可以將水循環分為幾類?讀圖,歸納水循環的基本環節。動一動:先分類繪制海陸間水循環、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然后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繪制出三個不同的水循環類型,并準確標注移動方向和名稱。想一想,在三類水循環中,哪一類水循環參與的水量最多?哪一類最少?哪一類水循環能使陸地上的水不斷得到更新?理一理:水循環的最基本環節是哪三個?為什么?陸上內循環的水源地有哪些?猜一猜:臺風“??薄暗顷憽秉S巖島屬于海陸間水循環,青海湖里的鳥島上的降水屬于海上內循環,美國夏威夷群島上的降水屬于陸上內循環,對嗎?(提醒:世界上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議一議,剛果河奔騰入海、巴西亞馬孫河流域常見的對流雨分別參與的是哪一類水循環?是水循環的哪一個環節?繪圖時間4分鐘;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途中可請學生作板圖。學生畫完后,進行學生自評與他評,并闡述海陸間循環的過程,完成后進行2-3個問題的自主設問,并給出準確的參考答案。學生對某些問題或繪圖可能有錯誤認識或不足之處,各小組同學可以互助點評或點名點評。問題的設計注重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演進水循環各個環節,步步緊逼,圍點打援。探究的問題層層遞進,增強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的流暢感。探究問題多而細,直擊考點。小組合作學習,提升互動交流能力和學習效益。

3.基于地理生活的品質化情境實踐

地理教材中有許多地理現象和規律超出了學生的生活感知范圍,是學生學習的障礙和教學的難點,如海陸間水循環、陸上內循環、海上內循環等,這些地理現象是用語言所無法傳達的,這就要求我們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制成模擬動畫,實現虛實、遠近、快慢、動靜的轉換,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觀察。通過聲、光、電、影、像立體多維的強烈元認知刺激,給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內容留下深刻而鮮明的直觀印象,進而加深對地理過程和地理規律的理解和把握。

地理即生活。就“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內容的教學,應在基于學生已有的地理生活認知的基礎上,適時引入與教材內容吻合,銜接度較高的地理情境、時事地理信息等,引導學生在積極意義情境中感悟地理學習的真諦,以提高學生地理生活的品質和人生學習品位,逐步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重責任、能創新的時代勞動者和文化傳承者。

教學思想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具有地理味道的品質情境學習3.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問題:人類活動可以干預或控制水循環的哪些環節呢?(人類干預或控制水循環的方法點撥:人類可以通過修建水庫調節徑流量的季節分配、跨流域調水調節徑流量的空間分布等來對徑流環節施加影響;通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等對下滲、蒸發和徑流等環節施加影響;通過人工降雨等對大氣降水環節施加影響……)播放微視頻片段:20世紀70年代~ 90年代,黃河出現斷流視頻。(“黃河之水奔流不到?!?,黃河斷流逐年加劇。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現斷流。進入20世紀90年代,幾乎年年斷流,1997年距河口最近的利津水文站全年斷流達226天,斷流河段曾上延至距河口約780千米的河南開封。)問題:(1)黃河為什么會斷流?(2)黃河斷流會帶來哪些不良影響?(3)為緩解或避免斷流的發生,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解決黃河斷流問題,使黃河不至于成為內陸河?(4)得到啟示是什么?探究情境:播放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微視頻片段。問題:目前,人類主要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施加影響?人類對上述哪個環節影響最大?河川徑流總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水資源豐欠的重要指標,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具有哪些特點?應采取哪些措施調節地表徑流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問題:長江會出現“斷流”現象嗎?為什么?播放習近平同志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講話視頻片段和有關補充材料。(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把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項目的優先選項,實施好長江防護林體系建設、水土流失及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工程,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要在生態環境容量上過緊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長江水道,統籌岸上水上,正確處理防洪、通航、發電的矛盾,自覺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師生互動,小組合作,結合學案,完成相關內容。教師指導:學生回答時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和提示,并加以總結:①地表徑流(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②降水(人工降雨);③下滲(破壞植被等);④陸地水的蒸發(圍湖造田)。(或從工程措施、生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氣象措施、政策措施等方面考慮等)提示學生從南水北調、三峽水庫等方面思考。學生活動:逐一思考上述探究問題,各抒己見,如利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南水北調等,得出“人類對地表徑流的影響最大”的結論,并根據網上搜集的資料回答:“我國水資源時間上分布不均衡,夏秋多,冬春少;空間上分布也不均衡,表現為南多北少,東多西少;修建水庫調節徑流的季節分配;跨流域調水調節徑流的空間分布?!蓖ㄟ^黃河斷流案例,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再發現問題;養成積極探索地理問題的習慣,能夠學以致用。條件允許的話,此處可以讓學生入網學習,查詢人類對水循環影響的案例,以補充教材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科學使用網絡素材的能力,體驗“互聯網+”、自媒體教學的魅力,豐富和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將責任和擔當融進地理思考問題中,筑牢莘莘學子的信仰根基,砥礪擔當品格,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青年時期要堅持遠大理想信念,將“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內化于心,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正人生坐標,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自覺將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轉化為服務發展的實際行動,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人生境界才會更高遠,前行動力才能更強勁。

4.基于地理味道的深度學習探索

地理教師具有“地理味道”的個性化、專業化研修,為指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地理教師要在建設“地理味道”的學習型組織上多動腦筋,多下功夫,讓自己真正懂得地理學習是責任,地理學習是生活,地理學習是建設,地理學習是發展,地理學習要有“地理味道”;地理教師要成為行動者、研究者和思想者。[3]深度教學乃是教師在準確把握學科本質和知識內核的基

礎上,旨在觸動學生情感和思維的深處,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和真正理解,實現教育本質回歸的一種積極意義教學樣態。深度教學是理解性的教學,不是灌輸性的課堂;深度教學的課堂是建構性的課堂,不是接受性的課堂;深度教學的課堂是反思性的課堂,不是表演性的課堂。深度教學指向價值維度學得真,深度教學指向效果維度學得深,因此,深度學習即回歸學生生命生態成長中的真正學習。

教學實踐中認識到,當前課堂教學的普遍問題是缺乏深度,集中體現為學生體驗不深切、思維不深入和理解不深透。缺乏深度的教學難以對學生的學習品質與可持續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深度教學就成為當前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實質與方向。有鑒于此,在地理教與學實踐中,走進學生情感和思維深處,觸及學科的本質與知識內核,打開學生學習與發展內部轉換過程,促進學生的自主發現和真正理解,也就成為目前地理深度學習和實踐的四個基本著力點。同時,深度學習也告訴我們要有學習成果產品意識,即學習是一個生命形態的成長過程,既然是成長就應該有學習的“產品”和“收獲”。

摘 要:高中有一種教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疤找薄钡母拍顬槎铀岢?,陶冶教育法從此正式形成。什么是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即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教育的方式,教育內容與學生的社會經驗、在學校的生活和其家庭生活有密切聯系,與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緊密結合。

教學思想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具有地理味道的品質情境學習三、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與“珠江三角洲藍藻”三幅圖片。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三幅圖片,討論分析:(1)為什么長江水能夠源源不斷地東流入海而不枯竭?(2)為什么珠江三角洲會出現藍藻現象?與水循環有關嗎?(3)黃土高原為什么會形成今天這種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黃河三角洲面積越來越大可能與什么現象有關?播放水循環示意圖,出示問題。問題:主要是哪一種水循環能夠使陸地水資源不斷得到補充、更新?海陸間循環聯系了哪四大圈層?瀑布、峽谷、喀斯特地貌等侵蝕地貌和山麓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堆積地貌是哪一種外力塑造的?濫伐森林,圍湖造田,開墾濕地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對局部小氣候產生哪些影響?相反,植樹造林、退耕還湖還濕地又有哪些積極影響?你能總結水循環有什么樣的地理意義嗎?課后思考:1.請根據您對我國和世界水資源利用現狀的了解,設計一個90秒的“水公益”視頻,以期喚醒人們的節約用水意識。2.結合所學知識,在自己的身邊還有哪些水循環案例,找尋出來,發布在您的博客里。3.地理小論文:《假如地球沒有水》,500字,主題鮮明,優秀作品推薦到??兜厍蛐切恰钒l表,同時推薦發布在“丹陽五中科學教育網”。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注意課堂及時反饋。通過問題的主動探究,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將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自然生成。學生結合教材和學案,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并“爬黑板”回答問題。(1)“水量平衡器”——維持全球水量平衡(聯系調節作用);(2)“天然淡水制造廠”——更新陸地淡水資源(交換遷移作用);(3)“大自然的空調”——調節全球熱量平衡(平衡更新作用);(4)“地形雕塑師”——塑造地表形態(影響塑造作用)。課后思考將課堂教學向課外引申,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把課本知識和自己現實生活聯系起來。

三、基于教師教學思想的微觀思考

帶著自己的教學思想的說課,就是要做好“有腔調”的、有品位的、有地理味道的地理教學?,F代教育系統理論指出,系統理論著眼于世界的復雜性,它主要包括兩個原則,即整體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前者強調系統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封閉性和開放性的統一和相互轉化,后者則強調系統內部是一個動態、有規律的發展過程。綜觀整個教學設計,我們可以發現“自然界的水循環”有兩個主要的教學目標,一個是水循環的過程與意義,另一個是要樹立正確的水資源觀和環境觀,正確認識和利用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友愛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其中,“水循環的過程”是達成這兩個教學目標的基礎。

地理教學不應當僅僅是生存技能的教學和地理技能訓練,它的宗旨和使命應當是引導和教會學生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追求高貴的生活,追求有質量的生活,追求有價值的生活,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并成長為國家富強文明的優秀建設者、創新者和棟梁人才。也就是說地理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生活與人生,因此,正確的價值引領是高效地理課堂教學的靈魂,立德樹人是優質地理課程教學的根本。

地理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地理知識學習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具有生命成長意義味道的學習和生命存在發現的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讓學

生掌握其中的地理原理、地理規律和地理聯系。做人靠本分,做事靠本事。因此,有思想有深度的教師,就是要對地理教育教學有認識、有獨創并能自成體系的教師。這樣的教師靈魂深處種下了教育理想,他們有深度、有內涵,也會有翅膀,會用教育理想自覺地引領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發現,去表達自己的創見,去傾聽自己的思想,使學生感受到生命的靈動,從而成功地走出教育的春夏秋冬。地理教與學是一個有益的互動過程,沒有人和環境的互動,教與學是不會發生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胸懷,積極提攜后進,為青年教師施展才華創造更大舞臺,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形成青藍相繼、人才輩出的局面。

肖川說:“據我有限的觀察判斷,我國中小學教師缺少的主要是一種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種自覺的價值追求,一種堅定的對于社會、人生和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一言以蔽之,缺乏思想?!盵5]做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自然的引領。拿破侖說過,我們要具備“兩種力量”,一種是思想的力量,一種是利劍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往往戰勝利劍的力量。一個人的思想走多遠,他就有可能走多遠。因此,我們創造性、批判性使用地理教材,就需要一種文化的眼光,一種鄉愁的深邃,一種道義的擔當,一種山重般的責任意識,一種對教育思想咀嚼的幸福。教育要帶給學生希望、力量,帶給學生內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與偉岸,帶給學生對于自我、生活以及對于未來和對于整個人類的自信。這樣沉重的擔子,是不是每個人都承擔得起?特殊的職業,特別的使命呼喚著我們的教師要有思想。讀千家書,說百家言,成一家課堂。教育不需要迷信!地理說課,對教師們的水平提升,應該是非常有益的。只是,我們在說課的過程中,千萬別忘記帶上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以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優質高效的水平和能力服務我們的地理教育教學事業。讓個性化的教學思想自由地歌舞,讓爭鳴之風在教育界刮遍,讓我們做一個有個性的率真的教師,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獨具個性的學生來!

[1][4] 李克強.在北京大學的講話[EB/OL]. http:// www.jsenews.com/news/yw/201605/t2795125.shtml

[2] 張恒編.杜威五大講演[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3] 侯建成.提升地理研修 品味地理味道[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1-2):117-119.

[5] 肖川.成為有思想的教師[J].教師博覽,2006(10), 4-5.

江蘇省“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基于“教師即研究者”的品質課堂教學實踐研究》(B-D/2015/05/496)。

猜你喜歡
水循環教學學生
硫酸法鈦白粉水洗及水循環膜處理工藝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翠鳥博士的科學指南:水循環
趕不走的學生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學生寫話
水循環高效礦井乏風熱泵系統分析與應用
“流域水循環演變機理與水資源高效利用”成果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