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16-12-07 03:07尹振紅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24期
關鍵詞:師資職業高職

尹振紅

[提要] 本文探究自動化專業動態“4+X+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介紹職業師范類本科院校以項目為導向的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并推行“學術性、職業性、師范性”融合與統一的動態“4+X+1”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和分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突顯以校企合作為平臺,注重職業教師的素養教育、職業專業能力教育和教師教學能力教育的人才培養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職業師范;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特色;動態“4+X+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7日

推動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關鍵是明確辦學定位、凝練辦學特色、轉變辦學方式,把辦學思路真正轉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來,轉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來,轉到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上來。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作為吉林省第一批轉型高校,如何抓住機遇,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關鍵就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而自動化專業作為學校的支撐專業,改革也是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我校作為職業師范學院,是培養職業師資的搖籃,培養的學生要同時具有職業型和師范型院校培養學生的共同特點,不但要具有扎實過硬的動手能力還要具有授人以漁的教書育人能力。作為吉林省第一所職業師范院校,承載著為全國中高職院校培養骨干師資的重任,而自動化專業又是學校的主干專業,所以一直以來我們以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為目標,本著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能力為本位的原則,制定培養計劃和教學大綱。堅持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

本文提出了高校轉型背景下的動態“4+X+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該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充分考慮了校企合作堅持經?;?,而且考慮到合作時間的穩定性,每學期必須堅持1次的企業或者教育實習。同時,更加重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時間的靈活性,在“4”年本科學習過程中,專業和基礎課程“X”可動態調整。通過這種方式,將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設定

人才培養方案是法規性文件,它能保證人才質量和培養規格;人才培養方案是指導性文件,它是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課內外實施方案。

(一)確立人才培養目標。截至2013年8月份,我國共有普通本科院校879所,高職院校1,266所,其中122所“211”大學,134所“985”大學,我校作為一所職業性師范院校,如何在眾多師范院校都開展職業教育的條件下辦出自己的特色,為中高職教育培養更多優秀的師資,成為在眾多高校中立足的關鍵,也是自動化專業一直在探討的課題。

職業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師范教育是培養教師的教育,職業師范院校是培養具有職業技術能力和教書育人能力,熱愛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這是有別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質特點,也是我校的特色所在。自動化專業通過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相關專業的調研,秉承“學術性、職業性、師范性”相統一的原則,確立了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自動控制系統基本理論和自動化控制技術,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電氣設備安裝及調試技能、基本的控制系統設計能力。在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氣控制技術、電氣運行與控制等相關專業從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及相關教學管理工作的“雙師型”職教師資。

(二)確定人才培養特色。專業以校企合作為平臺,以人才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主線,注重職業教師的素養教育,職業專業能力教育和教師教學能力教育,即突出職業教師的師能、職業技能及創新能力教育,大力培養滿足職業教育需求熱愛職教、品德高尚、基礎扎實、專業面寬、技能突出、教學過硬、高素質的“雙師型”職教師資,注重知行統一,人才培養以“面向中高職、項目驅動、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為理念,實施“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科技活動與創新能力培養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框架,構建科技創新培養機制,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三)確定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本校在進行充分調研后,在“雙師培養、三性融合、能力為重、實踐取向、注重創新”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教育新理念的引導下,推行“學術性、職業性、師范性”融合與統一的動態“4+X+1”人才培養模式。4年本科教育,每學期1次的實習,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X的基礎和專業課程,1次的實習可以是企業實習也可以是師資培訓和實習,由簡單的參觀認識到實際動手完成項目,從觀摩教學到親自授課,總結經驗。X是動態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但是還是在計劃下調整,不會使課程及其他環節出現太大的偏差。探索學術性、職業性、師范性相融通的職技高師教育教學規律,創新職教師資培養模式,形成更具特色的職業技術師范教育理論。

(四)課程體系改革。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依據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對企業的相關專業進行調研,整理出專業技術人員應該具備的能力,再分析規劃出中高職教師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養,以此為基礎與企業人員共同構建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在安排課程時,除了理論性特別強的課程,都盡量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以企業工程項目開發和學生學習規律為主線,以問題為導向,以任務驅動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氛圍下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本專業課程設置主要分為三個模塊即素養培養模塊、職業專業能力培養模塊、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模塊,三個模塊是相互融合的,素養是前提,職業專業能力是核心,教師教學能力是手段。素養是前提,我們培養的學生要具有挑戰精神,能夠吃苦耐勞,具有團隊合作意識。沒有素養的人具有再強的能力都是沒有用的;職業專業能力是核心,學生首先應該具有職業專業能力,才能到中高職學校去教書育人;教師教學能力是手段,我們培養的學生必須具備把自己所掌握的職業專業知識通過教師教學能力轉化為被中高職學生能夠接受掌握的能力。盡量壓縮教學學時,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他們去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去進行探究式學習。

(五)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構建分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以工程項目為主線的思維能力,除了將原來的課堂教學轉換為理實一體的綜合性教學,又構建了分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1)加強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管理,打好基礎,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2)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和豐富課程設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3)大力推進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和加強畢業設計管理,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其個性化發展;(4)強化個人素養教育和師能的培養,爭做“為人師表”典范,提升就業幾率。

(六)考核形式改革。為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知識運用能力,改革課程的考核形式,由“一紙式”的期末考試變為過程考核,全面考核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避免考前突擊,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過程考核制度是在教學過程中分階段對學生進行的考核,課程結束再進行最后的綜合考核??傮w來說,每一次的考核也都是以項目為主線的,項目要緊扣教學內容,并且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的。

二、結語

作為職業師范類本科院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在不斷探索,這次以高校轉型為契機來探討自動化專業動態“4+X+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希望為中高職學校輸送更優秀的師資力量。

主要參考文獻:

[1]張長發.基于項目驅動式特征的教學質量評估系統設計與實現[J].碩士論文,2011.9.

[2]“校企合作、校產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訪遼寧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局長、研究員劉鑄.http://job.chsi.com.cn,2011.10.27.

[3]周衛,張旭紅.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職教師資)“人才培養方案”的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1.

猜你喜歡
師資職業高職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中國和主要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職前培養體系比較
幼教師資培訓班在京開班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發展及創新思考
不斷提高職教師資培養質量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