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豐儺舞傳承與發展研究

2016-12-14 09:45姚遠
經濟研究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姚遠

摘 要:南豐儺舞作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是經歷了上千年的文化積淀傳承而形成的。然而,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南豐儺舞面臨著傳承生境惡化,后繼人才匱乏,專項保障資金不足,相關政策缺失等一系列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南豐儺舞的傳承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理念,據此解析造成傳承困境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保障南豐儺舞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南豐;儺舞;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J722.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8-0163-03

一、南豐儺舞及其價值

南豐儺舞起源于古代“驅儺”祭祀儀式,是一種由原始巫術經過不斷演變創新而形成的傳統舞蹈,也是江西儺文化中最古老的一支。南豐儺舞表現出原始自然宗教的性質,崇拜多神;同時,也表達了古代先民與天地斗爭的精神,寄托了廣大農民對農業豐收的希望;最后,南豐儺還融合了儒、道、釋主流文化思想,文化包容性強,具有濃烈的漢民族傳統特色。

南豐儺舞以原生態性、系統性和完整性著稱,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于2015年列入聯合國非遺預選名錄。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南豐儺舞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著重要意義。這昭示了南豐儺舞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延續民族傳統的功能被重視和認可,也使得南豐儺舞獲得更多的關注及扶持。

近年來,中外專家、學者、游客紛紛慕名前來觀賞南豐儺舞,2009年6月,來自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巴西、法國等20多個國家的400余名中外專家學者齊聚南豐石郵村,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田野采風活動,使南豐儺舞聲名遠播,蜚聲海內外?,F在,南豐儺舞不僅多次參加國內外演出及文化交流活動,有關南豐儺舞的專題片也已在國內外數十家電視臺播出。然而,作為一項依靠活態傳承的古老民間技藝,南豐儺舞雖然獲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其商業價值也得到了一定的開發利用,但一些來自于經濟、文化的挑戰也陸續浮現。

二、南豐儺舞傳承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儺舞生境惡化

文化的生境是指文化賴以發展的環境,包括其生存所依賴的特定歷史、地理、習俗等人文環境。南豐儺舞能保持其古老稚拙、粗獷豪放的原生態風格,關鍵在于多年來它所處的封閉農耕環境,以及《南豐縣志》提到的當地“吾鄉信鬼而好坐”“南方淫祀,自古已然”的原始宗教信仰的傳承。但是在市場經濟和多元價值文化的沖擊下,南豐儺舞賴以生存的土壤正面臨著生境惡化的嚴重問題。

早期的儺舞承擔辟邪驅鬼、祈福禳災、求子祈豐的功能,是人們的精神寄托。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科學知識的普及,更多的人接受了現代科學教育,思想價值觀也有了極大的變化,信奉儺神的人越來越少,與迷信相關的各類還神還愿儀式也逐漸減少。據調查,2015年南豐儺班數量為136班,但實際有活動的儺班只在一半左右,而且普遍存在跳儺時間減少、表演范圍縮小的情況。一些偏遠鄉村的儺班的成員認為自己所在的儺班不受政府和當地居民重視,基本已經不進行演出,任其自行消亡。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農村文化的發展、電視及互聯網的廣泛普及,農村原本閉塞的生活環境和信息環境被打破,當地居民有了更多的娛樂文化選擇,關注點與興趣點也有所轉移。南豐儺舞以古樸稚拙為特點,具有原生態特征,對于傳統動作保存較好,但這也意味著儺舞缺少更新,動作簡單粗糙,同時跳儺所使用的服裝面具,也與現代主流審美有一定差距。因此,南豐儺舞越來越難吸引群眾,尤其是年輕群眾的興趣,這也導致儺舞的傳承更加舉步維艱。

(二)后繼人才匱乏

南豐儺舞藝人大多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農民,他們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充分實現了南豐儺舞的發展,使其成為當地最具影響力的民間崇拜。然而目前,南豐主要的儺舞表演藝人大部分是50歲上下,甘永福、羅會武等被認定的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也已步入古稀,各個儺班普遍存在著人才斷層、后繼乏人的狀況。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榮譽感、獲得感缺失。儺舞藝人愿意守護儺舞的重要原因不僅在于他們對這項傳統藝術發自內心的喜愛,還有跳儺舞給他們帶來的榮譽感。然而在外來文化快速入侵的今天,傳統儺舞帶有的神話、信仰、宗教、階級身份等舊時代烙印都逐漸為人們所摒棄,與之同時消失的還有儺舞藝人長久以來的驕傲。當地舉行的一些小型的政府活動需要儺舞表演,藝人們大都是出于完成政治任務的考慮去參與,所獲得的報酬極低或根本沒有。因此,在既不能享受榮譽感又沒有豐厚收入的情況下,年輕人更不愿意付出時間精力去學習表演。

第二,傳習活動難以組織。南豐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大縣,當地收入普遍偏低,很多農村勞動力選擇離開家鄉進城務工,以獲得更多經濟收益。長期在外務工使儺舞藝人們在儺舞表演時缺席,同時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傳授技藝;在外務工的青年人接觸外域文化,興趣點有所轉移,導致他們對傳統儺文化缺乏關注和認同感,進而缺乏學習興趣;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遷徙,在城市定居,農村常住人口減少,也使得儺舞的傳習缺乏儲備力量。

第三,傳習方式相對刻板。儺舞的學習和表演更多的形式是代代相傳,有的儺班甚至采取口口相傳的教育方式,技藝絕不外傳,只有儺班弟子才有機會學習,而照當地習俗,一戶人家只能出一個人進入儺班,這導致目前的儺舞表演者都沒有大規模招收弟子進行教學,而如今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或念書,愿意花大量時間學儺舞的很少,因此找到合適的學習人選更難。當地小學曾嘗試開班教小學生學習儺舞,但是實際學習人數少,學習時間短,更多的只是以培養小孩的興趣為目標,都不能形成規模。

(三)專項保障資金不足

南豐儺舞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意味著儺舞有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且有了一定經費支持。但從當地政府報告中可以發現,南豐縣2015年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 841萬元,占政府當年總支出的1.4%,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行政支出和廣播電視支出,作為標志性文化的儺舞得到的專項保護資金極少。經費的不足,一方面,影響保護傳承中人員培訓、走訪普查、制定規劃等工作的有效開展;另一方面,對于以務農為主、年事較高、收入偏低的大部分傳承人來說,在儺舞市場日益萎縮、政府資助短缺的情況下,表現出積極性不高、不滿與消極情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據南豐當地一些曾經到國外表演的儺班藝人的反映,他們出國表演耽誤了近半個月的農活,但每人只得到了一筆基本的誤工費,政府并沒有發給他們額外的表演費用,對此他們也頗有微詞。在南豐130多個儺班中,政府對一些名氣較大的儺班關注度遠遠大于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儺班。以南豐當地最為出名的石郵村儺舞為例,他們每年得到的外出演出交流機會和商業收入都要遠高于其他的儺班。由于各鄉鎮文化站所能用于儺戲保護的資金很有限,因此小儺班基本沒有條件外出觀摩學習,甚至各個儺班間都沒有機會進行交流切磋,這種差別對待也極大地打擊了儺舞藝人們的積極性。

(四)傳承保障制度尚待加強

南豐縣目前有儺舞藝人逾2 000人,但僅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各1人,其他儺舞傳承人并未獲得任何由政府授予的榮譽稱號或財政資助。而南豐儺舞作為一種群體表演性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不是掌握在某一個人手中的專利,而是由群體共有,傳承項目與傳承人之間存在一對多的關系。因此,目前這種只認定其中1人或是有限的幾個人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對儺舞表演的社群造成不利影響。

當前施行的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過程,是由個人提交申請,地方推薦,再由上級文化廳組織專家學者評審確定。然而,很多從事儺舞表演多年的老藝人只有小學文化,根本不能填完整的申請表。另一方面,他們因為和政府相關部門聯系不緊密或溝通渠道不暢,在推薦評選的時候沒有得到信息,造成落選。這種民間與官方的信息不對稱,讓藝人對政策產生抵觸情緒,導致政府的保障支持政策與初衷相背離。

此外,對于代表性傳承人來說,他們每年會獲得政府的補貼,但同時政府并沒有對他們的傳承工作有任何硬性要求,他們完全依靠自覺來履行儺舞傳承的義務,政府也沒有對代表性傳承人培養的人數及教學效果進行任何考查評估。這種只給榮譽不提要求的“供養”模式并不利于激發傳承人的主動性,必將對南豐儺舞的后續傳承造成極大影響。

三、南豐儺舞傳承與發展策略

(一)培育維持儺舞文化生境

南豐儺舞能傳承至今主要得益于其群眾基礎較為廣泛,儺舞要繼續傳承與發展必須得到當地普通民眾的參與及認同。因此,培育儺舞文化生境,應充分利用和發揮其文化的親和力、凝聚力來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

首先,要加強對當地民眾的思想教育,宣傳南豐儺舞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地位,改變民眾心目中將其作為封建迷信的遺留產物的錯誤觀點,突出強調南豐儺舞的藝術性與稀缺性,以增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其次,應當將儺舞的保護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由政府牽頭,在儺舞保存最好、儺班最活躍的村鎮發展鄉村旅游,將儺舞文化產業與旅游結合,促進當地的開發,提高民眾收入及就業率,使得更多普通群眾可以從儺舞的保護及傳承中受益,進而增強民眾的保護傳承意識;最后,可以采用建立鄉村儺文化館、設立展覽宣傳板、定期演出、儺舞進校園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更多的群眾了解南豐儺舞的藝術魅力,也使得更多的青年群眾能夠了解儺舞、熱愛儺舞,并主動參與到當地的儺舞保護傳承工作中。

(二)注重教育傳承

對于南豐儺舞的保護,傳承是第一位的,只有通過傳承主體的口傳身授,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相傳,永不斷流。沒有了人的傳承,博物館里陳列的工具和文字是沒有藝術生命力的。同時,一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理應為擁有它的人帶來榮譽,這種榮譽不僅來源于國家所授予的“傳承人”稱號,更關鍵的在于儺舞藝人的社會知名度。因此,當地政府部門及相關機構應當鼓勵并資助儺舞藝人們加全國各地的展演,利用電視節目、微博等各類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此外,南豐縣可以將儺舞引入當地的旅游中,利用旅游業更廣闊的宣傳平臺和宣傳優勢,擴大南豐儺舞的影響力,提升儺舞藝人的知名度,也吸引更多人了解儺舞,培養儺舞傳承的潛力人群。

在傳統師徒授藝的傳承方式下,很多傳統的儺舞技藝由于門派的保守性,將面臨失傳危險。因此,為保障儺舞藝術的傳承,儺舞的教育應系統化、規范化地展開,必須制定儺舞教育傳承實施制度,給予傳承人一定補助,并要求他們每年必須教一定數量的學徒,同時為學習者設立助學金,使他們安心學習。此外,應聯合文化館工作人員以及儺班成員編寫儺舞教材,記錄儺舞的表演方法和舞蹈技巧的精髓并錄音錄像,便于廣泛傳播教學。同時,加強“儺舞進校園、儺舞進社區”等活動,以課間操、健身操等形式將儺舞在學校及社區推廣,以動靜結合的方式促進南豐儺舞的傳承。

(三)提供充足資金支持

經濟回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有效調控手段,應當被相關人員重視。無論是政府主導的文藝演,還是出于盈利目的的商業活動,亦或是儺舞藝人年節時走家串戶的表演,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因此,儺舞保護傳承的基礎也在于有充足的資金支持。

對于那些對南豐儺舞的發展傳承做出貢獻的傳承人,政府應當給予資金扶持,用于改善他們的生存條件,調動和提升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形成傳承延續南豐儺舞意識。同時,對于那些有意愿、有能力進行表演的儺舞團隊及個人,政府也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演出活動和進行公眾宣傳,并提供必要的技藝展示平臺,提高儺舞及儺舞藝人的認知度。

借助商業資本進行合理開發,是南豐儺舞獲取資金支持、實現自身造血功能的另一條道路。利用儺文化的商品屬性,改變目前南豐儺舞以村民自娛自樂為主的模式,將儺舞與當地旅游相結合,以儺主題公園和儺舞舞臺劇的形式參與到旅游開發中,打造成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創造經濟價值。在此過程中,南豐儺舞應當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創新,不斷滿足群眾的文化需要,但也應保持自己真實性,保住文化根源與傳統。

(四)完善傳承保障制度

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障工作中,相關部門不僅要保障代表性傳承人的生活狀況,同樣要關注其他未當選的藝人的生活狀況,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團體保障制度,實現族群受益,利益分享,盡可能地消除儺舞群體內部的相互抵制的不良影響。

南豐儺舞是由民間藝人創造并擁有的文化遺產,對于南豐儺舞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相關部門應出臺民間推薦、政府把關的制度,征求廣大民間藝人的意見,由他們推薦最合適的人選。這種新的推舉制度將讓民間藝人們更多地參與到儺舞的保護工作中,不僅有利于調動他們參與傳承保護的積極性,還能提高推選過程的公平性,解決官方、民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傳承人補貼制度不能僅僅是一種“關愛工程”或“養老工程”,傳承人獲得政府的補貼,也必須履行相應的儺舞傳承的任務。而政府應當對得到補貼的傳承人進行定期的評估和考核,并且建立民間監督及受眾反饋機制,對于不負責任、不盡義務的傳承人,應當及時剔除,而對于在傳承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藝人,還應當設立績效獎金,對其進行激勵表彰。

四、結語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劇,作為“中國舞蹈化石”的南豐儺舞面臨著巨大文化沖擊和更加嚴峻的傳承考驗,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讓更多人了解到傳統文化的珍貴價值,為南豐儺舞的生存與傳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完善政府保護職能,提升儺舞藝人社會地位,建立有效的評估反饋體系,才能讓南豐儺舞在新時代下繼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秦琴,楊曉艇.南豐儺舞的體育淵源及發展[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4):142-145.

[2] 趙悅,石美玉.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中的三大矛盾探析[J].旅游學刊,2013,(9):84-91.

[3] 曹明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研究[J].商法研究,2009,(2):75-84.

[4] 韋海燕.近十年儺舞研究綜述[J].河池學院學報,2012,(1):124-127.

[5] 譚宏.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體系的探討[J].重慶高教研究,2015,(1):80-88.

[6] 劉曉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J].思想戰線,2012,(6):53-60.

[7]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EB/OL].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http://www.ihchina.cn/.

[8] 南豐縣政府網站,http://www.jxnf.gov.cn/main/.

[責任編輯 史麗麗]

猜你喜歡
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南豐非遺儺面具雕刻技藝及其形意藝術
南豐蜜橘“橘中之王”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雨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