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邊疆理論的發展走向與我國邊疆治理的戰略回應

2016-12-17 11:00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利益戰略理論

張 健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北京100084)

?

西方邊疆理論的發展走向與我國邊疆治理的戰略回應

張 健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北京100084)

冷戰結束以后,為了適應全球化和新空間領域的發展,各國的邊疆及邊疆治理理論做了進一步調整。這種理論調適不僅維護了西方國家的利益,為國家利益的拓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地理空間,而且對非西方國家和地區,以及整個世界地緣政治格局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對此,中國需要以客觀的視角加以審視,創新邊疆觀念和邊疆理論,盡快構建起適應國家發展的邊疆理論和邊疆治理戰略。

邊疆理論;發展走向;邊疆治理;戰略回應

二戰以后,國家疆域形態發生了重大改變,新形態邊疆也隨之產生。邊疆拓展、邊疆戰略和邊疆治理在國家發展中的意義也日漸凸顯出來。在此背景下,西方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新邊疆理論紛紛出現,并與邊疆實踐相互促進,促成了邊疆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進而推動了邊疆形態的演變,以及邊疆戰略和邊疆治理實踐的調整。對中國而言,應當從中汲取有益啟示,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推動國家邊疆治理理論和治理實踐的發展與完善。

一、冷戰后國外邊疆理論的發展走向

冷戰結束以后,國際格局和政治秩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兩極格局與兩大陣營對抗體制逐步瓦解,自由貿易原則在全球得到貫徹,世界各國利益不斷交融??茖W技術的突飛猛進,為人們開拓了新的活動空間。在這種新形勢下,形成于冷戰思維框架下的邊疆及邊疆理論開始受到嚴重的沖擊。

首先,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使國際秩序由兩極主導模式轉換為一極獨霸。對于美國而言,從兩極格局視閾下看待和認識到的邊疆,同一極格局中看到的邊疆是不一樣的。冷戰時期,由于受到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制約,所形成的邊疆理論對于此時已攫取世界霸主地位的“新美利堅帝國”[1](3)而言,已經顯得保守而不合時宜。美國為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利益空間謀劃和戰略空間布局,需要構建起一種擴張性更強的邊疆理論。

其次,冷戰以后,通過國內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銳意改革,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大國呈現出群體性崛起的勢頭。這些新興大國為謀求國家發展與國際地位,必然要形成自己的邊疆理論和邊疆戰略。其中,中國的快速崛起引起世界的矚目,中國“已是亞洲乃至世界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引擎之一”[2],也是冷戰以后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中的最大變量。同殖民主義時代的大國崛起和二戰后美蘇兩國的全球爭霸不同,中國正在探索一條和平崛起之路,而原有的邊疆理論顯然無法適應中國等新興大國和平崛起的需要,因此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創新。

再次,全球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對國家主權構成了巨大的挑戰,也使得主權性的邊疆及邊疆理論受到了嚴重沖擊。國家間利益的交織、國際組織的跨國界行動、資本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和信息時代的來臨等構成全球化的核心要素,成為碾平世界的強大動力。正如有的學者所言,“民族國家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夾在外部、超國家的和全球力量與內部的、地區或地方主義離心力量之間的‘三明治’”[3]。在全球化面前,國家的主權、領土和邊界的神圣性和絕對性都不再那么突出,在解釋和解決各國間的邊疆問題時,主權原則也不再完全適用。

最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又拓展出新的空間形態。尤其是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展和成熟,創造了信息邊疆、數字邊疆等非地理性的虛擬邊疆形態?!?0世紀90年代以后,信息技術構建了原先并不存在的空間。成千上萬臺計算機和眾多的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通過各種通信線路連接在一起,組成一個全球信息技術空間?!盵4]顯然,冷戰時期基于實體空間而形成的邊疆理論,無論是主權性邊疆理論還是非主權性邊疆理論,都無法將這種虛擬的空間領域界定和解釋清楚。理論同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對原有的邊疆理論也構成了挑戰和沖擊。

冷戰結束以后,根據實際情況的轉變,各國的邊疆及邊疆治理理論進一步得到了調整。由于國家發展階段、規模體量、戰略目標以及政治文化的差異,各國的邊疆理論也有所不同。但是從總體情況來看,邊疆理論在兩個方面的調整尤為明顯。一是邊疆理論與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相一致。冷戰結束后,全球化進程顯著提速,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治理時代。為了能夠在全球化進程中最大限度地謀求國家利益,各個國家一方面要構筑自身的利益防線,另一方面又要積極拓展自身的發展空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戰略布局。因此,西方各國率先對邊疆理論進行創新和優化,創制了戰略邊疆、利益邊疆、信息邊疆等新的邊疆概念,使邊疆的界限不完全等同于主權范圍,從而使整個邊疆理論體系更具外向性。二是邊疆理論與邊疆類型的拓展相一致。在全球化時代,邊疆類型得到了極大的拓展,由單一的領土性空間延伸至全球范圍內的利益相關區域,并且從形態上看,邊疆也已經由有形的實體空間,如陸地、海洋等,進一步向無形的虛擬空間擴展,如信息邊疆、利益邊疆等[5]。

總之,當前的邊疆理論涉及的空間領域越來越廣泛,然而應當引起注意的是,任何學科或理論研究都存在一定的界限,無限制地拓展研究對象將會導致理論的泛化,而最終喪失解釋能力。對于類型復雜的邊疆觀念和邊疆理論,關鍵是要把握其國家屬性,這是分析邊疆問題最為核心的視角。

二、邊疆理論調整引發的世界影響

邊疆理論是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和地區利益的,其顯著特征便是能夠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及外部環境的改變而及時做出反應。二戰后,邊疆理論不斷得到調整和創新,不僅適應了西方國家利益獲取的要求,也為國家發展創造了更為廣闊的地理空間,而且對非西方國家和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格局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邊疆在國家發展中的意義更加凸顯

歷史上,一國從小國走向大國都伴隨著疆域和邊疆的拓展。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國家邊疆理論的全面調整,再次為國家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憑借強大的國家實力,得以在全球謀得廣闊的發展空間。邊疆拓展又增進了國家的綜合國力以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從而使得邊疆拓展和國家發展形成一種相得益彰的關系。

西方的邊疆理論自產生之日起就帶有擴張性的基因,在這一點上,美國的邊疆拓展和邊疆理論的發展,以及二者之間形成的互動關系最具代表性。美國在1776年宣布獨立時,其面積只有90多萬平方千米,僅僅包括北美大西洋沿岸原英屬的13個殖民地。美國疆域空間的擴大,正是通過拓展邊疆的方式來實現的。對于這一點,有人認為美國從本土走向世界的歷史進程,正是其“大陸邊疆”“海外邊疆”和“全球邊疆”不斷形成的進程[6]。在這個進程中,“‘邊疆學說’中貫穿了一種擴張主義思想,宣告美國之向新領土擴張乃美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7]。美國之外的一些國家,也主要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拓展國家的地理空間,如蘇聯在二戰前后將邊界向外推移,2014年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都是新型邊疆理論的現實寫照。

(二)邊疆治理成本急劇增加

如上所述,西方邊疆理論帶有的擴張性基因在給西方國家帶來大量福利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的負面效應。其中最為主要的是,隨著邊疆范圍和邊疆形態的不斷拓展,由此產生的治理成本也急劇增加。邊疆治理不過是國家運用公共權力進行空間治理的一種表現。既然是公共權力的運用,就離不開權力資源的支撐。在國家進行邊疆治理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正是這樣的權力資源,這也就是邊疆治理成本。邊疆治理需要支付足夠的成本,才能鞏固邊疆、拓展邊疆,并獲得邊疆發展的最大化利益。然而,這樣的支付能力是需要以強大的綜合國力作為支撐的。在其他外部變量確定的情況下,一國的綜合國力越強,其支付邊疆治理成本的能力也就越強,而邊疆的鞏固和發展也就越有保障。二戰以后,美國和蘇聯所拓展和維持的龐大邊疆范圍,依賴的正是強大的綜合國力。

在陸地邊疆層面,一方面要求國家將陸疆治理納入整個國家的治理體系中來,要加強國家認同與政權合法性認同的建設;另一方面還需要強大的武裝力量和靈活的外交手段來克服周邊安全問題。這就必然需要支付大量的制度成本、合法性成本及安全成本。在海洋邊疆層面,海疆的安全和開發,同樣需要強大的治理成本支付能力。這首先表現在維系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增強海權實力;其次表現在對海洋、海島的占據與開發利用。此外,對于新形態邊疆而言,由于超越了領土的范圍,得不到主權框架的保護,對邊疆的治理技術以及治理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家擁擠、邊疆爭奪日益激烈的國際環境下,如不能及時支付邊疆治理成本,邊疆的崩塌也就難以避免。

(三)全球范圍內的新形態邊疆爭奪加劇

傳統意義上的邊疆對于國家戰略安全的影響主要停留在陸地邊疆。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正是分析陸地邊疆對于國家戰略安全意義基礎上得出的。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擴大,海洋通道和空中領域對于國家安全的影響逐步加強。美國學者馬漢的“海權說”及意大利學者杜黑的“制空權”的提出,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揭示了海洋邊疆和空中邊疆的重要性。然而,隨著邊疆理論的調整及邊疆形態的轉變,傳統邊疆形態在國家戰略安全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皣H政治領域已從地緣空間、外層空間擴展到網絡空間,從現實空間擴展到虛擬空間。人類社會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從而導致了國際地域空間的壓縮化?!盵8]空間格局的這種變化,實際上也壓縮了傳統的陸地邊疆、海洋邊疆和空中邊疆的地理空間,從而削弱了這些邊疆形態對于國家安全的戰略緩沖作用。

同時,無限性的國家利益與有限性的世界空間,勢必導致國家利益爭奪越發加劇。在這樣的情勢下,各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將愈演愈烈,其中邊疆的爭奪作為典型形式被凸顯出來。在當下的國際政治領域,陸疆、海疆等傳統邊疆形態發生主權變更已經十分困難。因而,“西方大國在利益邊疆、戰略邊疆等理論影響下形成的邊疆爭奪愈演愈烈,從而形成了為占據或控制超領土邊疆的‘新圈地運動’。這是當今國家發展和國家競爭中的新現象,已經并將繼續對地緣政治格局和國際形勢產生深刻的影響”[9]。其中戰略邊疆、利益邊疆的有效拓展,將導致國家在領土外的某地區產生核心利益,并進行精心戰略部署,其他國家再想染指將變得十分困難,因此,對于這兩種邊疆形態的爭奪顯得更為激烈和突出。通過多種疆域和邊疆形態的開拓,西方國家可以在更為廣闊的空間范圍內謀取地緣上的優勢地位,進而獲取國家利益。

三、我國邊疆治理應有的戰略回應

從特納邊疆假說的提出到全球化時代疆域及邊疆理論的新發展,整個邊疆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都是在西方國家的主導下完成的。對于這樣的邊疆理論,中國需要以客觀的視角加以審視,從中發掘對中國國家治理有益的成分加以改造和利用,并以此為理論基礎,盡快構建起適應國家發展的邊疆形態和邊疆治理戰略。

(一)創新邊疆觀念

同西方國家的邊疆理論相比較,中國的邊疆觀念顯得傳統和內斂。一方面,這樣的邊疆觀念將邊疆的范圍局限在領土范圍之內,而且主要指的是陸地邊疆;另一方面,強調邊疆的民族和文化內涵,缺乏看待邊疆的政治地理空間視角。面對西方國家的邊疆理論,中國應適應時代和國家發展需要,及時更新邊疆觀念。

當前,更新邊疆觀念的基本前提是樹立一種疆域思維,或者是政治地理空間思維。從國家本質上來看,疆域一直是構成國家的核心要素。在西方的邊疆理論中,地理空間思維十分明確且處于重要位置,并在促進國家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在進行國家治理中也應該樹立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保持對國家發展空間的敏感度,將疆域、邊疆的空間治理作為專門的領域加以看待。

而邊疆觀念創新的關鍵是突破以國界為邊疆外緣的單一邊疆觀,建立適應全球化時代變化的多元邊疆理念。在全球化時代,資本、文化、信息都可以跨邊界流動,以國界作為邊疆固定的外緣線的邊疆觀念,遠遠滯后于現實條件。西方的邊疆理論,其關注的視角早已從領土的邊緣部分轉向了更為廣闊的全球空間甚至是宇宙空間。面對各國力量對空間領域的角逐與競爭,中國必須構建起多元性的邊疆觀念,才能夠把握先機、掌握主動。

(二)創制邊疆理論

中國要在未來多元化的空間領域有所作為,就必須有意識地創制出中國特色的邊疆理論,為中國崛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謀求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邊疆理論的構建應該充分重視、梳理和吸收西方邊疆理論。在此基礎之上,創制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邊疆理論。

西方邊疆理論新發展的最大特征就是,對邊疆的界定和理解更加寬泛,并形成了多元化的邊疆理論。此外,西方的邊疆理論是從國家視角展開研究的,它關注的是國家利益和國家發展。而中國傳統的邊疆理論重點關注主權性邊疆,尤其是陸地邊疆,這受到歷史上將“治邊”等同于“治夷”理論范式的深刻影響。這種傳統的邊疆理論容易導致兩種弊端:一是無法與西方超主權的邊疆理論和話語體系形成平等對話;二是以此理論為指導的邊疆治理,將在未來國家地緣政治格局中受制于人。因此,應當汲取西方多元化的邊疆理論,構建更加完整的邊疆理論體系。

在吸收西方邊疆理論有益成分的同時,我國還應看到,西方的邊疆理論從產生之日到今天新的發展,一直貫穿著擴張性、對抗性的特征,這與中國和平崛起的愿望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中國新型的邊疆理論應當包含一種不同于西方價值觀念和道德內涵的“和合主義”[10]的理論取向,在促進中國發展的同時還要照顧到相關國家的利益。這既是對中國傳統邊疆理論中“和諧”因素的繼承和發展,也符合中國和平崛起的現實要求。

(三)構建新形態邊疆

在全球化時代,國家疆域和邊疆形態進入了新的階段,超領土的邊疆形態不斷凸顯出來。在邊疆理論的指引下,西方國家積極構建新的空間領域,并將其納入到國家的疆域范疇。因此,崛起中的中國也應該主動構建新的邊疆形態。就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以下幾種邊疆形態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一是利益邊疆。隨著國家發展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中國應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尤其是海外利益積極構建自己的利益邊疆,從而在國際格局中謀求有利的地位。但在進行利益邊疆拓展的過程中,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特別是復雜地區的介入更需謹慎。二是戰略邊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戰略邊疆的構建意味著在一些關鍵性的地理空間形成國家力量的存在,以此在世界或地區的地理格局中謀求有利位置。戰略邊疆的意義不僅在軍事上,還在于它對維持和保障國家的海外利益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同利益邊疆等新形態邊疆構成了一種配合呼應、相得益彰的關系。三是高空邊疆和底土邊疆??萍嫉陌l展使人類的活動拓展到了高空和底土。西方國家早就注意到了太空空間和底土邊疆的重要意義。因此,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中國需要盡早考慮構建自己的高空邊疆和底土邊疆。四是信息邊疆。作為陸疆、海疆、空疆、高邊疆之外的“第五邊疆”,信息邊疆在維系國家安全中的作用也日漸突出。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為保障國家的信息安全并力求在這一空間領域中有所作為,中國就不應滿足于構建一套信息安全防御體系,而要在信息空間內力求獲得相當獨立的、不受他國轄制的自主權力。

(四)形成邊疆及邊疆治理戰略

從目前中國的邊疆治理來看,缺少一套完整的邊疆及邊疆治理戰略。隨著邊疆在國家發展中意義的凸顯,以及世界范圍內愈演愈烈的邊疆爭奪,形成中國的邊疆戰略顯得十分必要。

首先,領土性邊疆治理戰略。中國的邊疆治理不系統并呈現碎片化狀態。陸地邊疆的治理缺乏對于特定區域整體性的空間概念。關于國土空間格局,我國歷來注重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劃分方式,邊疆地區并未占有明確位置,只是以碎片化的方式散落在西部與東北部之中;而海疆更是長期以來缺乏持續有效的治理,以至于中國當今面臨的領海爭端問題,同海疆治理的欠缺不無關系。領土性邊疆治理戰略的構建,需要在國家治理層面將陸疆與海疆治理統籌起來,并在領土邊疆范圍內形成合理的空間格局規劃,形成長遠的戰略目標、戰略任務,以及國家制度、機構和政策的合理安排。

其次,非領土性邊疆治理戰略。在現代的邊疆架構中,邊疆是一個多維立體的概念,其涉及的范疇也超出國家主權管轄的領土范圍。因此在一個完整的邊疆戰略中,應當包含對非領土邊疆的治理規劃。在非領土性邊疆治理戰略的構建過程中,特別是要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謀劃國家利益所在的空間范圍。在此基礎上,強化國家力量的存在,增強國家的占有和控制能力。當然,這種控制為非主權性的控制,而利益的范圍實際上也主要是一種“互為利益”,即多邊或雙邊的利益重合和利益交叉。

再次,將邊疆戰略同國家整體的戰略規劃結合起來,使邊疆治理成為國家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方面,邊疆及邊疆治理戰略要服從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尤其是邊疆戰略要對外交戰略和軍事戰略等國家戰略提供支持和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邊疆戰略的構建要從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內外環境的基本國情出發,適時適度地逐步推進。與此同時,邊疆戰略的形成也有賴于國家其他戰略的支持和配合,進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1] 張西明.新美利堅帝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 韋宗友.殖民體系、后殖民體系與大國崛起[J].國際展望,2013(2).

[3] 葛漢文.批判與繼承:二戰后法國的地緣政治思想[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2).

[4] 楊劍.開拓數字邊疆:美國網絡帝國主義的形成[J].國際觀察,2012(2).

[5] 朱金春.“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邊疆形態的重塑[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

[6] 石慶環.從“大陸邊疆”到“全球邊疆”——美國走向世界的歷史進程[J].遼寧大學學報,2005(4).

[7] 丁則民.“邊疆學說”與美國對外擴張政策(上)[J].世界歷史,1980(3).

[8] 顏旭.心理邊疆:信息時代國家安全內涵的新發展[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6(1).

[9] 周平.國家治理須有政治地理空間思維[J].探索與爭鳴,2013(8).

[10] 余瀟楓.從危態對抗到優態共存——廣義安全觀與非傳統安全戰略的價值定位[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2).

【責任編輯 馬明德】

2016-09-03

張健(1981-),男,山東青島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駐站研究人員,云南大學《思想戰線》編輯部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邊疆治理研究。

D80

A

1674-6627(2016)06-0050-04

猜你喜歡
利益戰略理論
回音壁:這篇文我很喜歡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堅持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配偶短線交易利益返還責任的解釋論展開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走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大步
I Love You, Dear China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