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古詩詞教學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思考

2016-12-23 18:06楊阿波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欣賞感悟古詩詞教學

楊阿波

摘 要:小學語文課本中編選的經典的詩詞,是閱讀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載體。教學古詩詞,教師要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知背景、知詩人、知詩體的基礎上,完成鑒賞、品味和拓展的工作,有效培養學生的詩詞情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感悟 欣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04-01

唐詩宋詞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它好比一枝艷麗的奇葩永遠綻放出迷人的光彩。小學語文課本中編選的經典的詩詞,它們是閱讀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載體。下面,就如何搞好古詩詞教學,發揮其應有的教學價值?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1 了解創作背景與作者生平,促進對詩意的理解

學習古詩詞不能不了解創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因為了解這些內容能夠促進學生對詩句內涵和詩詞主題的理解,提升學生感知與理解能力。尤其是在第二、三學段教學古詩詞,一定要根據作品特點和學生的能力背景,來進行不同程度的介紹。比如,面向六年級的學生,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筆者安排學生在課前要通過網絡或書籍,查閱關于此詩的寫作背景和詩人杜甫的生平,以便在課堂上交流、分享。課堂上學生興奮地拿出自己搜集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表現出盎然的興趣。筆者先后深入到不同小組進行巡視,發現他們說得頭頭是道。關于杜甫,有的學生提到了“詩圣”、“詩史”等說法;還有一個小組的同學在興致勃勃地講述著“安史之亂”的故事。筆者聽了學生的講述,格外佩服他們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對他們能夠在小組內進行資源分享的做法表示認可與鼓勵。

實踐證明,安排學生在課前了解背景,走近作者,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跟教師在課堂上直白地告訴相比,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種自主搜集信息的做法能夠促使學生由被動向主動轉變,體現了“重過程”的教學理念。

2 講解詩體特點,增強對詩詞體裁的感性認識

小學生學習古詩詞不能僅僅停留在讀讀詩句、理解字義、背誦翻譯這一層面,而應當適當地給學生介紹、講解關于詩體方面的知識,以增強學生對詩的感性認識。當然,介紹詩體可以在第二、三學段進行,第一學段由于學生年齡尚小,接受能力弱,沒有講述的必要。經常向學生介紹詩體方面的知識,學生就會逐漸地懂得什么是絕句(五絕、七絕),什么是律詩(五律、七律),詞又具有什么樣的樣式,而這對于促進學生欣賞詩的形式之美是大有幫助的。比如,關于律詩的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上先后出現了兩首律詩,一首是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另一首是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長征》一詩時,教師就要給學生介紹什么是“七律”,讓學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即每一行都是七個字,一共八行,當然詩句中還要有工整的對仗,詩句要講究平仄等。當學習杜甫的這首“快詩”時,還要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長征》在形式上的特點,并將杜詩與之作比較,找出形式上的共同點,以幫助鞏固“律詩”的概念。再如學習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等詩篇,則要向學生介紹宋詞的特點,讓學生明白詞為為什么又叫“長短句”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關于詩歌體裁方面的知識不宜講得太深太多,否則就會有喧賓奪主之嫌;相反,教師應把握好一個“度”,以學生可接受、可領會為原則。

3 品析重點詞句,加強誦讀感悟,培養理解與欣賞能力

“詩言志”,詩人作詩總是為了表達某種情感、意愿或心境。在初讀詩句、感知內容之后,接下來的重點任務就是指導學生品析重點詞句,理解詩詞主旨,借此培養理解與欣賞能力。比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詩人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情感酣暢淋漓,欣喜狂態躍然紙上。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抓住“涕淚滿衣裳”、“漫卷”、“放歌”、“縱酒”等詞語,來體會詩人因收復失地而欣喜若狂的心情;然后,再透過詩人的“喜”來體會其濃濃的愛國情懷。

除了指導學生品析、玩味重點詞語及傳神之筆外,還要加強誦讀訓練,以讀促悟,讀悟結合。比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和《示兒》兩首古詩,在內容上都抒發愛國情懷,但區別在于前者寫“喜”,后者道“悲”,但悲喜之情都源于對祖國的熱愛。教學時,筆者作了這樣的朗讀指導,第一首詩前兩句要求學生讀得舒緩一些,后面六句逐漸加強語調,以傳達出詩人的興奮之情;尤其是最后寫詩人規劃好回家路線的詩句,語速更應加快,以表現出詩人歸心似箭的迫切心理。對于《示兒》的朗讀要求是,語速要慢,前兩句要讀出詩人的無奈與遺憾,后兩句對兒子的“遺囑”應該讀得沉重而又不失堅定,傳達出詩人告知兒子時的語重心長。

4 進行適度拓展,切實促進知識積累與情感積淀

教材只是一個例子、一扇窗口,學習古詩文要在掌握這個“例子”的基礎上,由此及彼,由一篇輻射到多篇,積少成多,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式發展。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詩詞,他們心里自然會萌發對詩詞的情感,并且得以不斷地深化和鞏固。古詩詞資源是豐富的,為此,教師應該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進行適度拓展,以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積淀。比如,教學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之后,可以給學生提供或讓他們搜集《春望》、《月夜》等其他愛國詩篇;而教學陸游的詩之后,則可以安排學生課后誦讀《十一月十四日風雨大作》等詩篇。通過這樣的拓展閱讀,可以促使學生進一步領略詩人的愛國情懷。當然,這只是圍繞文本作者進行的拓展,其實還可以圍繞“愛國”這一主題,鼓勵學生搜集其他詩人的作品,如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李商隱的《泊秦淮》、林升的《題臨安邸》,等等。學習表現愛國之情的詩篇是這樣,學習關于哲理、關于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等主題的詩篇都可以這樣進行拓展。事實證明,這樣以一篇帶多篇的拓展,學生是樂意接受的,對于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升華思想情感都是大有裨益的。

綜上所述,教學古詩詞,教師要在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知背景、知詩人、知詩體的基礎上,完成鑒賞、品味和拓展的工作,有效培養學生的詩詞情結。

猜你喜歡
欣賞感悟古詩詞教學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關于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解題的幾點建議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德媒:中印尚難以做到彼此“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