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語”為點 以“圖”為徑

2017-01-04 21:14毛瑞珍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16年12期
關鍵詞:語用訓練第一學段

毛瑞珍

[摘 要]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面對相對枯燥的文字符號,第一學段學生的語言環境往往顯得過于乏味無趣。為改變語用情境,提高學生的言語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將圖文交融的教學策略引入課堂,通過以圖學詞、以圖配話、以圖助講三方面提高學生的詞語、句子的積累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課堂中吸納語言、內化語言,饒有興趣地創生語言,從而釋放兒童的語言靈性。

[關鍵詞]圖文交融 語用訓練 第一學段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4-006

2011年修訂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已然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那如何營造一個充滿智趣的語用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下去吸納語言、內化語言,饒有興趣地創生語言,從而釋放兒童的語言靈性呢?筆者在第一學段的語文教學中進行反復實踐,嘗試將“圖文交融”的教學策略引入課堂,將圖畫作為練點設計的載體引入語用教學,從而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言語實踐能力。

“圖文交融”指的是一種以示意性的簡單圖片、圖畫、圖形等圖示來理解文字內容的一種教學策略。心理學研究表明,圖畫比語言傳遞的信息更為形象、直觀。因此,巧妙運用圖畫,使語言與圖畫融為一體,圖文結合,以圖解文,能更生動地呈現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以圖學詞,使詞語有厚度

近年來,隨著課改實踐的日益深化,詞語訓練在第一學段閱讀教學中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位置。吳忠豪教授認為:語文訓練有三個緯度——理解是前提,積累是基礎,表達是終極目標。因此,學習詞語,不應只單純地解釋詞語的意思,應借助文本中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詞語,架設起一座座橋梁,從詞語中獲得畫面、深度和張力,從解詞走向悟意,從積累走向運用。下面以一年級下冊的課外閱讀《蘑菇傘店》“袖珍”一詞的教學片段為例來談一談。

【課堂回放一】

師:“袖珍傘”是怎么樣的傘呢?

生:(自信滿滿)用針繡出來的傘就是“袖珍傘”。(其他孩子滿臉疑云)

師:還有不一樣的理解嗎?

(孩子們面露難色,喃喃自語)

生:“袖珍”就是很小的意思,所以我覺得“袖珍傘”應該是很小的傘。

師:兩種解釋,你們同意誰的觀點呢?

生:(齊聲)我們同意第二種解釋。

師:是啊,這個“袖珍”和繡花針毫無關系,它形容很小巧的東西。因此,“袖珍傘”就是看起來非常小的傘。

這樣的填鴨式的以詞解詞的課堂教學,對于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一年級孩子來講,無疑是低效的。為了讓這個詞在孩子們的頭腦中留下更鮮活的印象,筆者將兒童喜愛的簡筆畫引入教學。

【課堂回放二】

師:下面老師請一位“小畫家”來畫畫小花狗的骨頭傘, 一位“小畫家”來畫一畫小老鼠的袖珍傘。

(這時,孩子們愛畫畫的天性盡情綻放。僅僅十來秒,兩個“小畫家”寥寥幾筆,黑板上蹦出了兩把妙趣橫生的小傘,大小不一,姿態各異。臺下的孩子們全神貫注地看著這兩把傘,一種撥云見霧、豁然開朗的感覺油然而生。有一個孩子指著袖珍傘不由地說道:“啊,這把傘太迷你了……”)

師:是啊,“袖珍”和“迷你”是一個意思?,F在你能讓用上“袖珍”造句了嗎?

生1:我的寫字臺上擺放著一座袖珍埃菲爾鐵塔。這是爸爸去巴黎時給我帶回的紀念品。

生2:這只剛出生的袖珍泰迪犬,雪白的卷毛,黑珍珠似的眼睛,走起路來像玩具狗一般,太可愛了!

生3:我有一本袖珍故事書,只有手掌那么大,我可以隨時帶在身上,真方便。

……

沒想到,這一畫收到了“一畫勝百言”的效果。孩子們妙語連珠,用得恰如其分。原本模糊的詞意通過簡筆畫一目了然,學生在充滿智趣的情境中讀中明意,畫中悟境,理解了“袖珍”一詞的意思,還自覺衍生出近義詞。最后,通過造句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滿足了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又提高了學生準確表達自己思想能力。只有這樣的語用訓練設計,才能真正扎根于孩子的心田。

二、以圖配話,使文字有溫度

小學語文課本選文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朗朗上口、妙趣橫生的個性化語言,對兒童來說是汲取語言營養的瓊漿玉露。因此,仿寫句式、遷移語言,是打開孩子語用練點的一扇敞亮的窗戶。而“圖文交融”的教學策略可以再現感性材料,使課文抽象化的語言文字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從而讓孩子在想象中創生出充滿智趣的原生態語言。下面以教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畫風》一課的寫話片段為例來談一談。

師:風看不見,摸不著,可是文中的孩子們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了風,畫出了風。你們發現風還會藏在哪兒呢?能不能也把它畫下來,再模仿句式寫一寫呢?

(頓時,學生立刻興趣盎然地投入“創作”。不久,一幅幅充滿創意的“畫風圖”,一句句充滿想象力的句子躍然紙上)

這樣的教學設計遵循了低年級孩子的認知規律,以圖文交融式語用練點設計為基點,通過畫一畫、仿一仿相結合的形式,既增加了學生寫話的趣味性,又讓學生的思維因圖畫而激活,想象的空間得以拓展,因而,這些圖畫和文字便顯得靈動而富有智趣。

三、以圖助講,使表達有條理

葉老曾說:“文章思有路,遵路識斯真?!苯處熞朴谕诰蛭谋镜母鞣N資源,進行語言再重組,讓學生轉換角度,加深對內容的理解,把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但是,文本思路潛藏于語言文字之中,是文本各部分的順序和聯系,低年級學生不易把握。一個教師在執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北京》一課時,就巧妙借用圖示展示文本的思路,導引學生的語用視線,收到較好的效果。請看如下教學片段。

師:請小朋友仔細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這段話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景物。

生: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教師隨機貼出圖示)

師:你能根據課文內容,擺一擺這三處景物的位置嗎?說說為什么這樣擺。

生1: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教師隨機指圖,幫助理解“中央”)

生2:天安門前面是寬闊的廣場。

生3:廣場中間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

師:現在你能借助圖示,有順序地來復述課文第二段嗎?

這樣科學的圖文交融形式,有效地顯示了文本語言的內容和結構。這樣一個動態的語用歷練過程,使天安門廣場的景物和作者的觀察角度清晰明了,一覽無余。同時,他們又在復述中梳理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尤其用上方位詞,加強了語言的條理性,省時又高效。

當前的語文課堂強調關注語言文字運用實踐,但枯燥機械的實踐,使孩子的語言如同風干的絲瓜,了無生趣,蒼白干癟。實踐證明,把圖文交融的教學策略引入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既吻合兒童學習心理規律,又能讓學生以圖示為語用練點的載體,更高效地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積累語言。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圖文交融的教學策略,落實語言文字的有效實踐,豐富語言表達的多種形式,就一定能激發兒童表達的欲望,引發他們心靈的共鳴,使他們產生一吐為快的沖動,從而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

(責編 韋 雄)

猜你喜歡
語用訓練第一學段
第一學段圖形與幾何操作活動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讀題百遍 其義自見
方寸之間 獨具一格
警惕語用教學技術化與功利化傾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