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種越冬管理

2017-01-06 18:45
農家顧問 2016年12期
關鍵詞:入池霉病全池

魚種是成魚養殖的物質基礎,加強越冬管理,能提高魚種成活率,降低生產成本。因此魚種越冬管理是漁業生產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

1.越冬池的選擇 越冬池不宜過小,過小冬季易結冰封塘,面積以3000~8000平方米為宜。魚池長方形,東西向,背風向陽,底泥深20厘米,水深1.8~2.2米,有獨立的進排水系統,便于魚種捕撈、銷售。魚池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水源充足,無污染。

2.清池消毒 放魚種前半個月,將池水放干,晾曬3~5天后,加固池埂,去除雜草,每667平方米用50~75千克生石灰,加水調成漿全池潑灑,消毒殺菌。5天后注入新水,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00~20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使魚種入塘后,便有適口的天然餌料。

3.強化培育 入秋后,魚種池投喂一些適口性強的富含蛋白質、脂肪的顆料飼料,強化培育,提高魚種規格和肥滿度,增強魚種體質,使之能順利越冬。

4.質量要求 越冬魚種要求規格均勻,體質健壯。鱗片、鰭條完整,體表光滑,眼睛明亮,游動活潑,溯水性強,越冬魚種要求規格達到10厘米以上,否則影響成活率。

5.放養密度 667平方米水面放養魚種800~1000千克,同一池塘,越冬魚種要求規格均勻,一次放足,不得分批放養。

6.并池時間及檢疫消毒 一般水溫降到10℃左右時并池為好,入池時用2%~5%的食鹽水洗魚種15分鐘,防治魚病。

7.日常管理 注意加水:為保證魚種順利越冬,越冬池整個冬季要保持水深1.8米以上。越冬前將池水加到最高水位,水位不足、水質過肥時,要及時加注新水,加水時應選擇晴天中午進行,要注意水溫,當發現池水溫度較低,外源水溫高于池水時,要排出部分池水,加入適量新水,以提高池水溫度,促進魚種的生長。如發現水面結冰,要及時破冰增氧,防止魚種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合理投飼:越冬期間,為保證魚種順利越冬,在有陽光晴暖的天氣,水溫在4℃以上,適時投餌,以保證營養的供應,提高魚種抵抗力???~3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

適時追肥: 冬季追肥不僅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增加溶氧,而且能適當起到增溫保溫的作用,因而魚種池在冬季應注意施加追肥。追肥以有機肥為佳,一般每15~20天施一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可施發酵好的雞糞、豬糞100~200千克,施肥時可根據水質的情況靈活掌握。

8.防病治病 冬季魚種最常見的病是水霉病,多是在并塘或魚種放養操作時,魚體受傷或因水位過低而凍傷引起。魚類入池操作過程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入池前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魚種8~10分鐘。若發現魚類已感染水霉病,可全池潑灑食鹽5~7千克熬水10~20千克進行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潑2~3天。另外,魚種在冬季還易患車輪蟲病、斜管蟲病、豎鱗病等,平時應注意觀察,發現魚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

猜你喜歡
入池霉病全池
為什么對患水霉病的水產動物用藥越多死亡量越大?
太原陽曲故縣村:黨建引領注水入池 集體增收水到渠成
防治水霉病的幾點關鍵問題
釀酒生產過程氣溫與工藝參數及兩率的關系
草魚病防治咋用中草藥
淡水養殖魚類疾病及其防治技術(28)——鰻鱺疾病(五)
臨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發生調查及綜合防治
常見蟹病防治方法
中南海游泳池男女分泳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毛霉病和鐮孢霉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