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分析

2017-01-07 19:58張祎青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技術創新

張祎青

摘 要:高技術產業是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引擎,是評價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創新會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通過對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進行詳細剖析,探究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總結提高創新效率的有效途徑,為我國高技術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創新效率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01

1 引言

高技術產業是當今世界各國科技和經濟競爭的核心,技術創新是增強高技術產業競爭實力的關鍵。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更應努力發展高技術產業,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我國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目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已有顯著成效。但與發達國家比,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創新能力仍然較低,創新投入不足且創新效率較低。要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優勢,不僅要提升創新能力,更要提高創新效率。

2 概念界定

近年來,高技術產業這個詞頻繁出現,但至今,世界各國仍未統一其定義。筆者認為高技術產業是指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需要憑借持續地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的高投入而產生高效益和高附加值、發展速度較快的產業。

創新是由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首次在《經濟發展理論》中提出,他認為,創新就是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體系。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主要從投入產出角度分析,指把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等創新研發資源轉化為新技術和新產品或者優化原有技術和產品的過程。

效率在經濟學理論中指通過合理配置更加充分利用投入的資源。阿弗里亞首次把技術創新效率的定義與生產相結合。我國學者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技術創新效率。本文將創新效率定義為各種創新資源投入與其最終的經濟效益產出之間的比值,表現了投入資源的利用效率和企業的創新能力。

3 我國高技術產業現狀

我國高技術產業積極實施黨和國家的政策,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各地區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呈上升趨勢,但東中西部呈依次遞減趨勢。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表現出明顯空間差異性和空間集聚現象。就規模效率而言,我國大部分地區高技術產業沒有規模效率,表明我國高技術企業規模小,科研能力弱等顯著性缺陷。其次,單憑研發投入的增加并不能帶來我國高技術產業規模效率的提高,且大量科研投入并沒有提高核心競爭力。此外,我國高技術產業存在盲目建設、過度投入、產業布局單一以及規劃籌建不協調等缺點,特別是創新資源相對充足的東中部區域。

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增長,而各地區創新效率卻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尤其是創新資源富饒的東中部地區。從技術效率分析,我國高技術產業純技術效率還存在微弱增長趨勢,但由于規模效率遞減導致我國高技術產業總體技術效率呈倒退趨勢。我國各地區高技術產業技術效率總體低,科技創新能力普遍差,高技術產業“粗放型”發展現象突出。但這也從側面驗證了創新效率與產業進步密切相關,只要提高技術創新效率,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4 影響因素

現今,我國高技術產業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則創新效率是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柱。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第一,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有所提高但普遍增速緩慢;第二,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東部創新效率顯著高于中西部;第三,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投入中科研費用的效益比研發人員的效益高;第四,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較高地區的發展速度比創新效率較低地區的創新發展速度略緩。

綜上,現階段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雖有所提高但成效較為緩慢,本文試圖從企業規模、市場特征、金融體系、政府支持等方面探尋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從而促進高技術產業飛速發展。

4.1 企業規模

少數學者認為企業規模與創新效率非正相關,但絕大部分學者認為兩者是正相關。筆者認為,首先企業規模大、市場占有量高、科研成果回報多、企業經濟效益好,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勵創新活動。其次科技創新投入成本高、機會成本大、投資周期長,企業必須規模足夠大才能保證企業健康持續發展。這迫使小規模企業不得不轉換策略,模仿已有的科技創新成果,降低企業創新成本,以謀求企業立足的一席之地。但毋庸置疑,這一現象對小規模企業的科技創新水平和創新效率有一定程度的阻礙作用。

4.2 市場特征

各國對創新效率與市場特征相關頗有爭議?!靶鼙颂丶僭O”揭示了市場壟斷這一特征與技術創新正相關,壟斷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強于完全競爭行業。壟斷的市場是我國高技術產業改革的基石,是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綜合實力的引擎。因此,相關學者認為創新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市場壟斷引起的。但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競爭會影響社會經濟和產業效益,高技術產業要想立足就必須進行科技創新。所以,部分學者認為競爭的市場才能推動創新活動的開展,市場競爭是創新效率提升的關鍵。筆者認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不少企業會采用模仿的方式來占據市場,創新企業的壟斷地位難以不受動搖。然而,適度競爭能較大保護創新行為,不斷激勵高技術產業進行研究創新。

4.3 金融體系

國外學者首次提出科技創新及經濟進步與金融機構密切相關,著重闡述金融機制是企業創新能力提高和經濟實力增強的關鍵,證實金融體系能促進科技創新。我國學者研究表明,各地區的金融發展水平會影響技術創新效率,且存在明顯的區域性差異。首先,企業要通過內外部融資籌集技術創新所需的充足資金,除了內部融資,企業獲得外部融資較為有效的方式是借助金融體系;其次,金融體系貨幣交易復雜化和金融工具多樣化等特點,能更好得分散技術創新的投資風險,彌補技術創新高風險高收益的不足之處;而且,高技術產業創新成果的研發還與金融市場合理的定價機制有關,價格信號是技術創新和創新效率的向導。

4.4 政府支持

相關學者對政府支持與創新效率的關系持不同觀點。一些學者認為,創新活動具有風險高、周期長等特點,單單憑借市場調節而沒有獲得政府的支持,無法使科技創新取得驚人的成果。政府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不但支持了科技創新活動的發展,而且提高了創新效率。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政府投入的大量支持性資金并沒有取得正效果,反而阻礙了創新效率的提高,這是由于政府著重關注高技術產業的社會效益而缺乏對經濟效益的認識。筆者認同第一種觀點,政府支持對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有促進作用。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方式對高技術產業的科技創新給予幫助,使企業在科技創新上有充足的資金,同時相關優惠政策激發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潛力。政府的支持,不僅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而且使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

5 對策建議

當今社會,高技術產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柱,是提高競爭力的關鍵。高技術產業如何進行技術創新及提升創新效率,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技術創新效率的影響因素,試圖從以下五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進而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的成長并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

5.1 健全人才培養機制

創新人才是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建設者,與創新效率密切相關。一方面,完善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制定技術創新人員的晉升制度,重點關注創新人才的研發成果,健全人才評價機制,激發其技術創新的潛力。另一方面,借助高校、科研所等機構,設立高技術產業創新人才培訓基地,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術創新人才,提高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綜合實力。

5.2 增強基礎研發構建

目前,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水平與創新效率普遍較低,政府部門應加大研發設施建設,推動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壯大。首先,政府機構應增強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引進高技術人才,制定財政優惠政策,調動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積極性,不斷鼓勵技術創新。其次,合理增加基礎研發投入會促進技術創新效率的提升,同時還必須努力構建技術研發的基礎設備,促進高技術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從本質上實現技術創新。

5.3 加強地區合作,縮小創新差距

我國東中西部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效率高低不同,東部技術創新效率明顯高于中西部。政府應加強東中西部高技術產業的交流合作,努力構建各地區創新互動平臺,不斷頒布政策指引,發揮高技術產業的蝴蝶效應,促進各地區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穩步提高。其一,穩固東部高技術產業的領先地位,完善創新效率優惠機制,不斷激勵東部高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同時,構建技術創新互動網絡,中西部向東部學習先進的技術知識和創新理念,促進中西部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其二,中西部努力健全基礎公共系統設施,完善地區產業設施優化配置。此外,結合中西部富饒的地域資源,吸引優秀的創新人才,增加技術創新資金,建造獨特的高技術產業,穩步減小東中西部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差距,實現我國高技術產業全面協調發展。

5.4 提高經費投入產出比率

如今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資本較稀缺,應健全經費投入體系,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最大的收益。首先,優化配置財政經費。以往的財政優惠政策過于關注高技術產業個體的經費,而忽略了技術創新項目的支持,應著重加大對有發展前景的項目經費的投入。

其次,健全經費補貼模式。原來的經費投入方法,并沒激發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活力,應采用多樣化的經費投入,提高創新效率及增加創新成果。最后,完善資金營運管理。高技術產業申請財政經費,必須遵從科技經費審批程序,設立監督管理部門,加強項目資金的監督,確??萍冀涃M落到實處。

5.5 增強技術研發與引進

根據目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其創新成果一般來源于自主研發和外部引進。但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水平較弱,企業一般從國外購買先進技術,較少從國內企業引進技術。這難免會造成創新資源浪費,阻礙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強技術引進的管理,完善技術引進體系,合理限制國外技術的引進。同時,政府應構建國內技術創新交流網絡,降低技術引進的專利費用,完善國內技術創新制度。另外,引進技術的企業要消化吸收先進的技術,學習他人的創新理念,推陳出新,努力研發屬于自己的技術。

6 結論

高技術產業是世界各國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基石,技術創新和創新效率則是增強高技術產業競爭實力的引擎。近年來,高技術產業逐漸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提高自身技術創新能力;東中西部高技術產業教學相長、緊密合作,技術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都有較大的提高,各地區創新差距日益縮??;此外,相關部門也建立健全創新扶持機制和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盡管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創新效率還較弱,但只要企業與政府共同努力,我國高技術產業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為我國提升綜合國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顧群.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13,(4).

[2]黨國英,秦開強.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效率與影響因素——對五大類23個分行業的效率分析[J].產經評論,2015,(2).

[3]邱兆林.高技術產業兩階段的創新效率[J].財經科學,2014,(12).

[4]徐文昕,徐家源.中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7).

[5]李向東,李南,劉東皇.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影響因素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5,(6).

[6]高曉光.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時間演變與地區分布特征[J].產經評論,2015,(5).

[7]戴魁早,劉友金.市場化進程對創新效率的影響及行業差異——基于中國高技術產業的實證檢驗[J].財經研究,2013,(5).

猜你喜歡
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技術創新
基于DEA模型的東北三省國有高技術企業創新效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