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經濟帶”視閾下陜西民生科技發展創新

2017-01-07 20:06王艷雪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研究陜西

摘 要:陜西是中國地理位置的中心,是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通過解讀“古絲綢之路民生科技交流”的歷史傳統,喚醒和培養人們對絲綢之路的認同感和親切感;借助服務于“絲路經濟帶”的“民生科技交流合作機制”營造“中國與絲路沿線各國在民族宗教文化上的相互認同、相互吸收,促進各國之間、各種族之間、不同信仰之間,團結互信、包容互鑒,共享和平、共同發展”的和諧氛圍。在尊重不同文化傳統的同時,發揮陜西獨有的優勢,克服發展中的不足,鞏固向西開放橋頭堡的地位,搶占“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戰略高地,取得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突破性進展。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陜西;民生科技;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06

1 構建“新絲綢之路民生科技合作交流”機制的意義

通過解讀十八大報告可以看出國家在未來將從戰略的高度進一步擴大向西開放。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復興為中國和中亞各國在各領域開辟了新的合作空間,絲綢之路從“交通走廊”轉向“經濟發展帶”,成為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后的又一個新的“增長極”,使西部地區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為推進陜西省全面開放、加快建設“三個陜西”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陜西應該也必須在這條經濟帶上有所作為。陜西應抓住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揮陜西民生科技增進“民心相通”的比較優勢,重視不同文明與民生理念的相通,為各領域經濟合作提供民意支持,以期增進“新絲路經濟帶”民心相通,打造經濟升級版。

沒有穩定的安全環境,就談不上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錯綜復雜的內外安全形勢,挑戰著“新絲路”的建設。因此,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一個涉及范圍廣、內容多的復雜的系統工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涵蓋歐亞大陸30余個國家和地區,總人口接近30億,民族眾多、文化多元、地緣政治敏感,經常受中亞地區動蕩的安全環境、嚴峻的政治形勢及大國博弈等因素的困擾,中國必須處理好這一區域民族主義情感和復雜的歷史關系。本文提出構建服務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民生科技交流合作機制”,研究古代絲綢之路的民族交流和融合的過程和結果,為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人民的理解和信任提供依據,以期為絲路沿線各國各領域的經濟合作夯實民意基礎、提供民意支持,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陜西是新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中心和文化交流融合中心。借勢“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大力開展絲路沿線國家“民生科技交流合作”,帶動整個西北地區發展,促進西部大發展,對保障國家戰略能源安全和長久繁榮穩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 古代絲綢之路民生科技合作交流歷史傳統

絲綢之路發展歷史久遠,早在2100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與中亞等國交往的大門,開辟了中國通往西域的古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化交會的橋梁,是亞歐大陸的經濟交通動脈,為現代社會的文明與發展奠定了基礎。2013年9月,習主席出訪中亞四國時,發表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五通”演講,提出中國和中亞國家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通過加強政策溝通、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而“民心相通”是國家交好的最終體現,是共建“新絲路經濟帶”的民意基礎,更是落實“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和“貨幣流通”前四通的前提和基礎。習主席演講的核心是闡述中國的“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的外交原則和國際關系理念。從1840—1949年期間,內部戰亂和外敵入侵頻頻發生,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堪回首的苦難,使得中國人從內心期盼和平,和平發展的愿望比任何國家都強烈。中國人更加堅定和平發展的理念不可動搖。

歷史上,世界幾大強國的崛起都有侵略、欺侮、奴役、掠奪他國的惡劣記錄。而中國沒有擴張稱霸的歷史傳統,有的是幾千年的以“仁”、“和”為核心的政治文化傳統,有的是友誼、文明、朋友般的“古代民生科技合作交流”的真誠交往傳統:通過絲綢之路,中國大量先進的技術,比如瓷器和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繅絲技術、冶煉技術、坎兒井技術,馬鐙和馬具制作等技術沿著絲綢之路傳到西方,向西方傳播中國的華夏文明,同時,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佛教、雕刻藝術等西域文化成果,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

現今的中國,不當頭、不爭霸、不稱霸,已成為基本國策。國強必霸,中國沒有,以后也永遠不會有!稱霸,既有悖于中國的文化傳統,也違背中國人民的意志。中國的發展不損害任何人,也不威脅任何人。中國要做和平的大國、學習的大國、合作的大國、文明的大國?!敖z綢之路民生科技交流”體現和傳達了中國外交理念的一個重要觀念:“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絲綢之路發展史,是一部我國與印度、東南亞、中亞等國“合作共贏”的歷史,經過這條橫貫歐亞的大通道,華夏文明傳播域外、輻射深遠直至今日。而陜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承載著諸多中華悠久文明的標志符號。陜西見證了古絲綢之路開通、發展、繁榮的歷史,與“新絲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特別是中亞國家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陜西與中亞各國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化。隨著產業技術、醫療衛生技術、生態環保技術等領域合作加快推進,無疑將進一步擴大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合作,傳承中華文明,重振陜西漢唐雄風。

3 構建“新絲綢之路民生科技合作交流”機制的舉措

貫徹落實好習主席提出的共建“新絲路經濟帶”戰略構想,關鍵是全省上下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超前謀劃、積極行動,抓住關鍵、勇于創新,主動作為、早見成效。

3.1 打好民生科技合作交融牌,增進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民生科技須走在前列。民生科技追求自然-科技-社會之間的和諧統一,有利于減輕科技自身帶來的風險,能使人獲得多重意義上的解放和自由,符合人類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相對于社會價值取向極為復雜的軍事科技來講,民生科技是“為民”科技,是直接惠民、利民的科技,蘊含“以人為本、惠民共富”的價值取向,要求科技事業牢牢把握“為民”這條主線。無疑,研究古絲綢之路沿線各個國家、地區、民族之間的“民生科技”良好互動和交流融合的過程和結果,就是為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人民的理解和信任提供依據。以人為本,民心向背是關鍵。中亞各國由于地理位置居于絲綢之路中間經濟發展凹陷帶,能源雖然儲備豐富,美國、日本、伊朗等國均有自己的“新絲綢之路計劃”,但這些國家看中的是中亞各國的能源,重視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價值,并不關注中亞各國的民生建設。陜西既擁有底蘊深厚的古代絲綢之路民生科技交流的歷史遺產,也擁有全國領先的現代民生科學技術。政府應加強社會宣傳工作,增強為民服務理念,加強陜西與中亞地區國家的民生科技合作交流,增強陜西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和親和力,搭建民生科技交融、民心相通的大舞臺,促進各領域合作向深層次、永續化發展。

3.2 人才培養合作交流

人才是“新絲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和保障,陜西參與“新絲路經濟帶”建設,需要一大批了解中亞文化、掌握中亞各國語言的人才。陜西全省共有高等院校130多所,科研院所1000多個,科技人員100多萬人,科教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但是,目前并沒有充分發揮出其科教資源優勢,在與“新絲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的人才交流合作培養等方面還需加強深度合作。因此,要充分發揮陜西科教優勢,統籌科技資源,共同搭建民生科技研發共建共享平臺,構建面向中亞的區域民生科技創新體系?!靶陆z路經濟帶”建設,離不開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忠誠合作,需要將分散于不同單位的從事絲綢之路研究和文化傳播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集中攻關的拳頭優勢,為“新絲路經濟帶”建設輸送溝通能力良好、理論功底深厚、實踐能力過硬的優秀人才。陜西擁有絲綢之路研究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力量,要在向西開放戰略中有更大作為,陜西省委省政府更要加強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和引導工作,引導各類科教文化機構取長補短,匯聚資源,主動出擊,各展所能,協同配合,相互呼應,為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做好人才儲備和科學研究工作。

3.3 積極推動達成保障生態安全的國際共識

推進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態環境作保障。但是從總體上看,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生態環境還比較脆弱,城市環境、大氣質量、防風固沙、水源保護等依舊是目前面臨的重點環保問題。因此,應把生態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動環境保護技術合作,建立與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生態保護、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協調聯動機制,共同應對區域重大環境問題。積極推動建立保障生態安全的國際共識,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陜西應抓住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機遇,結合陜西實際,圍繞經濟帶建設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推動加強低碳技術合作開發,促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為“新絲路經濟帶”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同時,注重絲綢之路生態環境質量,也是建設“三個陜西”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強調“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戰略取向,營造建設“新絲路經濟帶”新起點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報告(2014)[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8).

[2]方光華,任保平.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選擇與陜西對策論文集[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5).

[3]王明禮,王艷雪.民生科技的價值取向與實現途徑[J].科學學研究,2010,(10).

猜你喜歡
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研究陜西
陜西自貿區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調陜西“十四五”
砥礪奮進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趕超越在陜西
“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合作現狀分析
新形勢下交通運輸行業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
“絲綢之路經濟帶”下中國的中亞能源政策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