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創無形資產計量與估值

2017-01-07 01:27劉曉艷
現代商貿工業 2016年9期

劉曉艷

摘 要:以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與估值為研究對象。根據資產評估的一般原理和自創無形資產特殊性,考慮到自創無形資產計量與估值的目的,提出無形資產的計量與估值可以采用靜態和動態兩類計量方法,進行了舉例說明。同時在展望中提出經濟的泡沫會導致自創無形資產評估的泡沫。

關鍵詞:自創無形資產;靜態計量方法;動態計量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44

1 引言

無形資產按獲得的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自創無形資產和購入無形資產。所謂自創無形資產是指經濟實體運用經濟資源,通過研發活動獲得的供經濟實體長期使用,能帶來經濟價值,又無實物形態的可辨認性經濟資源。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等。

自創無形資產與其他類別無形資產的區別主要在于形成方式不同。由于是在經濟活動中通過研發活動創造的,不像是購入無形資產,在購買時就會支付一定金額的費用,包括買價、相關稅費等,這就是外購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同時在自創無形資產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和耗費,由于在研究階段不確定是否能形成無形資產,一般是費用化處理,容易忽略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另一方面自創無形資產中還包含著大量的職業因素,如團隊中各個個體的職業經驗與技術的整合。

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目的有兩個:一個是為攤銷;另一個是為處置,尤其是為投資和交易服務。攤銷通過確定入賬價值和減值測試就可以完成相關業務;處置則要考慮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但是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則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所以,自創無形資產計量和估值意義就顯現出來。

2 自創無形資產的計量與估值

如何在無形資產的投資和交易過程中科學合理的計量,是關系到經濟實體資產能否正常交易的關鍵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不考慮時間價值的靜態計量方法和考慮時間價值的動態的計量方法,其中靜態計量方法有價值盈率法、系統分析法、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法;動態計量的方法有動態趨勢效益分析、增量投資收益法。

2.1 靜態計量方法

2.1.1 價值盈率法

價值盈率法就是借鑒市盈率法對股票價值的計算,即股票價值等于市盈率乘以每股收益來計算自創無形資產的價值,在這里,無形資產的有效使用期相當市盈率,每年增加的收益相當于股票的每股收益。

例1:企業有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效期為10年,法律規定還有4年的專利保護期。使用此專利可以給相關企業每年帶來33萬元的增加收益。則此項專利技術的價值應按下式計算:

評估價值=有效使用×期增加收益=4×33=132(萬元)

2.1.2 系統分析法

利用系統分析法對自創無形資產進行計量和估值,就是將自創無形資產默認為一個系統,通過分析該系統形成的動因,涉及技術領域、管理要素、人力資源代表的作用程度,在把握了足夠數據,對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的關聯情況做出判斷后,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正確的計量。舉例說明見例1。

例2:某電廠有一項點火技術,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研發技術人員的相互協作,而形成的技術訣竅,估計將給企業每年帶來225萬元的節能增加收益,同時該技術普遍適用于各類液體燃料鍋爐,相同規模情況下每年的增加收益大體相當。預計企業的受益期為7年。則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或轉讓的話,則按下式計算。

評估價值=收益金額×使用期限=225×7=1575(萬元)

2.1.3 橫向對比和縱向對比法

橫向對比法就是該項無形資產在同類行業,不同企業產生不同的增加效益;縱向對比法就是該項無形資產在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產生的不同增加效益,在計量一項無形資產時通常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并分配相應的權重,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無形資產價值。

例3:企業擁有一個知名商標,可在同行業中使用,帶來的增加收益是產值的10%—22%,現有某個企業每年產值為2.5億元人民幣(行業中屬中等規模),如能獲得知名商標的使用權,將為企業帶來2150萬元的增加收益,在此基礎上以后每年還將增加375萬元的收益。估計商標持有企業可以允許其使用的年限為6年。假設橫向因素占比重為40%、縱向因素占比重為60%,如何評估該項知名商標在接受企業的價值。

第一步用橫向對比法,我們按增加收益的平均值計算,增加收益占產值的比重是16%,2.5億元的產值帶來的增加收益=2.5億元×16%=4000萬元。

第二步用縱向對比法,應用知名商標以后,可以增加2150萬元的收益,并且以后每年還將增加375萬元的收益,商標的使用期為6年,那么在6年中每年給企業帶來的平均收益=2150+(375+2250)÷2=3462.5萬元

由于橫向因素占40%、縱向因素占60%,則無形資產在接受企業的價值如下:

評估價值=(4000×40%+3462.5×60%)×6=22065萬元

2.2 動態計量法

2.2.1 動態趨勢效益分析法

趨勢分析法就是將無形資產給轉讓企業帶來的凈收益進行貼現并加總來求無形資產的價值。要求對轉讓企業預計的凈收益預測準確,否則計量的準確度就會受到影響。

例4:某制鎖企業有一項專利技術,使用期還有5年,現準備轉讓給另一家制鎖企業,增加收益情況如表1,目前市場貼現率為8%,計算該項制鎖技術在接受企業的價值。

2.2.2 增量投資收益率法

利用增量投資收益率法計算自創無形資產的原理就是通過比較投資無形資產和不投資無形資產投資項目之間凈收益的比較,來倒推出該無形資產的價值。

例5:企業有一項生產工藝上專有技術,預計收益期為15年,現準備作為投資與另一家企業甲公司聯營,甲公司接受該項專有技術凈收益情況如表2,不接受該項專有技術凈收益情況如表3,兩者之間的差異如表4,資金成本率為8%,其中表3的X為專有技術的投資價值。試計算該項專有技術的投資價值。

分析:利用差量凈現值的原理來進行相關計算,具體來說就是對比有無項目投資和收益差額進行貼現計算,用差額凈現值為零這個條件,通過倒算,就可以計算出無形資產的投資價值。5000萬元為企業的原有資產,X為無形資產的投資價值,表2的300萬元和表3的400萬元為有形資產的期末余值。表4是接受無形資產投資與保持現有規模的差異情況分析,公式為表3投資與凈收益情況減去表2投資與凈收益情況。

則此項專有技術值得企業用6629.36萬元來對此項專有技術進行聯營交易。

3 自創無形資產計量與估值的研究展望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會隨著資產評估技術方法的發展和情境狀況的不同而日漸多樣,其準確性也會隨之提高。當然,計量與估值只是提供了一個參考,具體的作價還需要雙方通過協商,依據所處的具體環境來確定。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現在公允價值計量思想在會計學界根基日深,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經濟存在泡沫的情況下,公允價值也就包含著泡沫的成分,而無形資產的泡沫成分可能更大,這一點對無形資產計量與估值的準確性尤其重要。

參考文獻

[1]戴德明,林鋼,趙西卜.財務會計學(第八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70-171.

[2]朱學義.中級財務會計(第三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215-21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