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2017-02-04 12:20李靜麗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合作性自主性作業設計

李靜麗

摘 要:作業是檢查教學效果的窗口,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布置有效作業是落實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教師可從教學實際出發,設計開放性、趣味性、合作性、自主性的作業,讓作業內容豐富起來,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開放性;趣味性;合作性;自主性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1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93

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光憑借課堂教學的精心設計是遠遠不夠的,而作業練習,是教學流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其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如何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提高教學效益成為數學教師關注的課題。筆者下面結合實際教學談談在作業布置中的具體策略。

一、觀察性作業

觀察是思維的開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布置模仿性質的鞏固型作業和整理型作業是學生雙基發展的必要手段。但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我們也應能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有意識地布置一些觀察作業。

例如,在教學“圓錐與圓柱”這一單元時,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搜集一些圓錐與圓柱形的物體,觀察它們,你們有什么發現?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自己就完全可以觀察出這兩者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布置這樣的作業,可以促使學生提前區分圓柱與圓錐,學生再通過課堂學習加以印證,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再例如,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可以布置學生觀察蜻蜓、長方形、正方形等,看看有什么收獲?我們周圍還有沒有類似的事物?

二、發展能力的實踐性作業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適當引入數學實踐性作業,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讓學生用數學眼光來看生活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例如,學習“用比例解應用題”后,布置學生完成“算算劉明家用了多少噸水”這項作業:周末的時候劉明到好朋友張宇家玩,正好趕上物業來收取第三季度的水費,劉明家共用水34噸,每噸2.6元,應交水費88.4元,劉明媽媽問張宇:“你家這個季度用了多少噸水???”張宇說:“阿姨,我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噸,只是聽媽媽說交給物業96.2元?!边@時我們就可以拋出問題讓學生幫忙算一下張宇家用了多少噸水。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數學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實踐能力也會不斷得到提高。

三、體驗快樂的趣味性作業

(一)情景式作業

如教學“乘法口訣”后,布置這樣一道數學題:“六一”兒童節的時候,王華的爸爸媽媽帶著他和姐姐到兒童樂園去玩,這里的娛樂項目可多了,而且每個項目的收費都不一樣,小火車5元/次,過山車8元/次,釣魚4元/次,旋轉木馬6元/次等,王華想玩兩次小火車需要多少錢?他們四人一起玩一次過山車共需多少元?假如你是王華,你打算跟爸爸、媽媽、姐姐玩什么項目呢?每次需要花費多少元?

(二)游戲式作業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用于游戲中,從而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如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后”,可設計一道“幫小兔找門牌號”的游戲性作業。類似的作業還有“小猴闖關”“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寶座”等等,這些帶有童趣的游戲性作業,把計算融入故事情節中,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作業,提高了學習興趣和計算能力。

四、促進交流的合作性作業

(一)家長合作型

一些學生不能獨立完成的作業可以讓家長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作業具有濃濃的“親情感”。如在認識“時、分、秒”后可以讓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制作一個有刻度的鐘面,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將進一步鞏固和認識有關鐘表的知識,同時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學生互動型

做社會調查、小課題研究、辦數學報之類的作業都離不開學生間的合作。為完成這一類作業,學生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在互動中促進了交流,在交流中學會了合作,在合作中掌握了知識與技能。

五、自主創造的個性化作業

(一)自由選擇作業

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層次性作業,允許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如學習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后,我布置的作業是“我是出色的設計師”。小玲家新買的房子要開始裝修了,小玲要規劃一下自己的新家。

1.先測量一下自己房間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面積是多少?

2.測量客廳的面積,到賣地磚的地方了解了規格和價格,看使用哪種規格的地磚比較合算,需要多少塊,多少錢。

3.假如你家的面積是30平方米,要你鋪地磚,怎樣設計才最合理呢?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宜的作業類型,這樣不僅解決了“吃不飽”“吃不了”的難題,還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二)自主設計作業

適當地把設計作業的權利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參與作業評價,使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如學習“約數和倍數”后,我設計了如下的題目:為了便于同學們與學校之間的聯系,現把學校的電話留給大家□□□□7□□……

從左往右依次是:

第一個□里的數字是3的倍數,也是3的約數;

第二個□里的數字是10以內最大的質數;

第三個□里的數字既是質數也是偶數;

第四個□里的數字是最小的奇數;

第五個□里的數字是最小的偶數;

第六個□里的數字是最小的合數。

學生個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很快知道了學校的電話號碼。接著,我請學生自己也來“設計”一道類似的題目。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使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培養。

總之,布置數學作業,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創新。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因事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精心設計合理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真正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干、豐富生活的向導,就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并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和素質,為新課標下的數學學習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參考文獻:

[1] 鄧祥純.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作業的有效性[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4):25.

[2] 陶軍.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4(3):73.endprint

猜你喜歡
合作性自主性作業設計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實用英語教材與藝術生自主性培養
發揮主體作用,加強高中數學復習的自主性
小組合作性學習對中職護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探討
維護科學的自主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