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交往能力

2017-02-04 08:20劉星
學周刊·下旬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交往能力氛圍幼兒教育

劉星

摘 要:學會交往是幼兒學會生存的關鍵內容之一。然而,在觀察中我們卻發現,正處于交往敏感期的幼兒,他們渴望朋友,但對如何與人交往卻很迷惘。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資源,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家庭、社會、學校、教師合力為幼兒創設良好的交往環境和機會,積極培養幼兒人際交往意識,從而提高幼兒學習和交往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交往能力;氛圍;游戲;空間;資源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6-02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134

交往是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學會交往是學生學會生存的關鍵內容之一。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人之所以異于其他動物,就因為人是一種社會的動物?!鄙鐣允怯變喊l展的重要方面,對幼兒進行社會性的教育,不僅是幼兒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社會交往是使幼兒擺脫自我中心化的重要動因和前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模仿也能習得良好的行為與習慣,有利于幼兒心理和生理的全面發展。然而,在觀察中我發現,正處于交往敏感期的幼兒,他們渴望朋友,但對如何與人交往卻很迷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把學習初步的交往列為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因此,我對小班幼兒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分析后,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 利用生活中的自然資源,為幼兒營造一個交往的良好氛圍

幼兒的交往能力是在不斷的交往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一些自然發生的情景,幫助幼兒尋找伙伴,鼓勵幼兒多結交朋友。如在上廁所排隊時,讓幼兒自己找好朋友手拉手排隊;在食物分享活動時,讓幼兒自由交流:“你吃的是什么?”“你嘗嘗我的!”“哇,真好吃!”同伴間的交往在自然而然中建立;在主題活動“玩具總動員”中,我們可以發動幼兒從家里帶來心愛的玩具,開展“我的玩具大家玩”的活動,利用玩具給幼兒創造交往的平臺,并在活動中表揚那些主動與同伴一起玩的幼兒,促進幼兒間建立起平等友愛的關系,培養幼兒人際關系的積極情感。組織幼兒討論“怎樣和同伴合作玩?”“你拿了同伴的玩具時應該怎樣說?”等話題,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二、 通過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拓展和提高幼兒的交往方式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的天性。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游戲占據了他們大部分時間,同時游戲本身具有趣味性、靈活性和社會性的特點,通過積極運用游戲活動能讓幼兒懂得為什么要交往,怎樣交往,從而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使幼兒在交往活動中學會合作,探索出交往的技能。

例如,在音樂游戲《碰一碰》中,引導幼兒自由去找到朋友,并商量碰的部位,達成共識,然后進行游戲,通過活動使雙方相互了解,形成友誼。又如,在角色游戲中,設立娃娃家、醫院、商店、菜場等區域,讓幼兒自由扮演角色,與同伴一起玩、一起交談,逐漸擺脫自我中心意識,體驗到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

總之,通過游戲,不僅能使幼兒保持愉快的情緒,還能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同時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三、 做孩子的朋友,隨時關注和指導幼兒的交往行為

教育家陳鶴琴認為,需要鼓勵和提高幼兒與人交往的勇氣和興趣。因此,作為教師,要時刻關注每個幼兒,使幼兒在愛的氛圍中擁有自信,產生交往的愿望和信心。角色游戲時,膽小的涵涵羨慕地看著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在忙忙碌碌,也想去玩,但不知道該怎么辦,只是呆呆地站在一邊看著。這時,我走過去,對娃娃家的“媽媽”說:“看,你們家來客人了!”“媽媽”馬上說:“歡迎,快請進吧!”說完很親熱很自然地把涵涵拉了進去。涵涵很快就融入到娃娃家的游戲中去了。游戲完畢,我特別夸獎了“媽媽”和涵涵,讓幼兒們知道了想參加游戲時要勇敢說出來。

總之,在教育中,我們需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當他們需要幫助時,要及時給予引導,發現幼兒取得了點滴的進步時要給予鼓勵和激勵,強化反饋機制。

四、 充分利用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大幼兒的交往空間

幼兒園、家庭、社區是影響幼兒成長的三大外部力量,只有家庭、幼兒園、社區三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綜合發揮效能,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新幼兒園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合作,發揮社區的教育功能,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要打破封閉的教育觀念, 樹立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課程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社區獨特的教育資源,密切家園合作。如通過“家園同步游戲”“家長開放日”“家長輔助教學”等等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的生活交往情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指導家長了解幼兒的認知規律,向家長介紹交往的重要性,還向家長推薦好的做法:如讓孩子招待客人,帶孩子去做客,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等。同時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將社區資源中可移動的部分“請進”幼兒園。如在體檢活動時,我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大膽與醫生聊天,大部分幼兒都非常愿意參加,話也特別多:“阿姨你真漂亮!打針疼嗎?”“阿姨,這個是做什么用的?”“叔叔,你扎針時輕一點?!边@樣不僅能消除幼兒對“白大褂”的恐懼,又實實在在地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總之,未來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互助的社會,良好的交往能力對一個人來說極其重要。正處于交往敏感期的小班幼兒,他們的世界是單純的,正需要我們共同為其創設各種交往的環境、機會,并耐心指導。我相信,通過我們多渠道的努力工作,幼兒們一定會很出色,會成為具有較強交往能力的二十一世紀的棟梁。

參考文獻:

[1] 唐麗霞.小班幼兒班級生活適應的個案敘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 蔡懿.培育幼兒園小班“關愛型”班級文化的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 李玉玲.幼兒園小班常規教育的現狀調查[D].天津師范大學,2012.

[4] 王萍.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與特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猜你喜歡
交往能力氛圍幼兒教育
民辦高校大學生交往能力的探討
小班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方法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