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勇力教授教學四十年學術研討會舉辦

2017-02-08 05:45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書畫 2017年11期
關鍵詞:中央美術學院素描中國畫

2017年9月28日下午,“唐勇力教授在職教學四十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唐勇力教授親授的本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及訪問學者出席研討會。

出生于1951年的唐勇力教授是一位伴隨著新中國的發展成長起來的卓越成就的優秀藝術家,更是一位歷經四十年美術教育變革而立足于實踐基礎上的學者、美術教育家。唐勇力教授的高等美術學院在職教學至今已經走過整整四十年,從河北師范大學到中國美術學院,再到中央美術學院任教,跨越南北,并于1989年擔任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教研室主任,1996年擔任中國畫系副主任,主抓教學,執教期間在潘天壽先生提出的“中西繪畫拉開距離”的學術思想影響下,即開始對中國畫教學思想體系在新的歷史語境中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論思考、實踐和研究。

2000年唐勇力教授調入中央美術學院任教后,將自己1993年提出了“線性素描”這一中國畫造型教學創新理論,將中國畫的線和西方素描的體面相結合,以感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表現對象,使學生更好地從對素描造型的理解過渡到中國畫的表現上,豐富了中國畫的造型語言,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造型基礎教學中進一步深化,成為中國畫教學的優秀課程。

作為兩所全國最重要的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現代化和學院化歷程的親歷者,在其四十余載的教學生涯中,他常年負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學工作。2002年擔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副院長主抓教學,2008年并擔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學院院長全面負責中國畫教學管理工作,總結提出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教學特色的辦學理念—“傳統為本,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多元共進”,確定了中國畫教學四大基礎,即傳統繪畫基礎,寫生造型基礎,書法印學基礎,詩文史學基礎。他以弘揚中國文化精神、傳承中國畫本源作為基本方向,在認真研究中國畫獨特的創作規律和教學規律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完善中央美院國畫系歷經半個世紀所形成的優良教學傳統,建立了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的中國畫教學大綱,把中國傳統的生命智慧和審美精神融入教學大綱中,逐步建立一個現代的專業學院,不僅擔當著傳承的重任,還要以兼容并蓄的氣度,汲取人類優秀的文化傳統,在傳承中鼓勵創造精神,以更為廣闊的視野,重視中國畫現代人文的構建,為社會培養有素質、有修養、有品格,并適合當代社會文化需求的中國畫人才。

學術研討會現場

在長期的教學、管理一線工作中,他一方面將學院教學中面對的具體課題結合自身的創作經驗和理論研究,開創出一條適合中國畫現代進程的發展思路和學術主張,先后提出針對中國畫基礎教學改革的“線性素描”和“寫意性工筆畫”的理論概念,凸顯其對傳統精髓的解讀與現代精神的張揚,并在個人的創作中凸顯理論與實踐相攜并生、互為印證的精神格局。正如其代表作《敦煌之夢》系列,運用現代文人獨特的審美意識重新解讀歷史的精髓,使作品在表現手法上不囿于傳統的勾線填色而啟于千年壁畫的斑駁痕跡,并獨創了“虛染法”與“剝落法”。唐勇力教授不僅追求文人精神,更具“達則兼濟天下”的士人情懷,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把關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國家形象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和當代建構作為自己始終不渝的文化理想和藝術追求。他苦心孤詣、嘔心瀝血歷時十余年的時間,創作完成了文化部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工程任務《新中國誕生—開國大典》兩幅歷史巨制,并永遠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央大廳。

唐勇力教授不僅是一位有創造性的藝術實踐者,還是一位自覺的藝術理論思考者,更是一位親歷者,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快速蓬勃發展變化的藝術教育,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美術創作思潮起伏動蕩的軌跡,見證了中國美術在當代文化發展語境下中西文化激烈交鋒時的裂變與掙扎、開拓與重生。

猜你喜歡
中央美術學院素描中國畫
中國畫
武漢素描
素描
中國畫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遠方》中國畫
跟蹤導練(一)4
《歲有長又長》(中國畫)
張青簡介
凡·高的早期素描
寇月朋作品欣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