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問題探討

2017-02-20 19:36吳世杰
文學教育 2017年2期
關鍵詞:誠信大學生教育

吳世杰

內容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時代的延伸,大學生的誠信問題備受關注。少年強則中國強,如何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成了時代的難題,尤其是新媒體時代下開拓有價值的教育途徑成了不少教育界人士急切跨過的難關,雖然如此,但塑造大學生的誠信標

自古以來,誠信一直作為衡量一個人必要天平,不誠信的人往往不被身邊的人所信任。但在當下社會不誠信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而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新鮮血液,人們對他們期待更為熱切。不過事實是,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誠信度也是令人擔憂的,社會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大學生,進而指向大學教育,讓大學院校及大學生來背這個鍋,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開展大學生的誠信教育變得至關重要,而如何開展誠信教育也是一個廣泛被眾人議論的話題。

一.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誠信現狀

平??荚囎鞅最l頻出現,傳統的、高科技的抄襲手段層出不窮;四六級代考傳答案無視國家考試規定;論文找槍手湊了字數與老師比拼眼力;使用信用卡透支無限額;畢業實習蓋假章;工作之后更是一言不合就吐槽……按理來說,大學生的誠信問題該是不成問題,但在新媒體環境下,在媒體的深度報道中,大學生誠信問題被披露、被放大、被折射,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將大學生群體誠信缺失的行為歸結為以下幾種

1.信貸誠信缺失。2015年8月,北京宜信致誠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大學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報告進行的調查覆蓋全國33個城市的252所高校,共收集有效問卷近3萬份。報告顯示,在使用過貸款的大學生中,四成大學生曾逾期還款,使用信用卡的大學生中,有2%的人經常不按時還款,近六成大學生缺乏信用知識,大學生整體信用狀況不容樂觀。

2.就業誠信缺失。談就業誠信缺失我們不得不提兩個較為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注水簡歷和“腳踏幾條船”現象。一是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為贏得企業面試機會,部分畢業生過度包裝自我,一份份“注水簡歷”新鮮出爐。如偽造課程成績,等級考證;虛構在校期間的任職情況,編造社會實踐經歷、社團活動甚至是獲獎經歷等,結果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發現其十分普通平淡。二是大學生找工作“腳踏幾條船”的現象也非常普遍。大學生學成畢業后,渴望找份滿意工作,緩解一下家庭的壓力,急著證明下自己,過于急功近利,大學生簽訂就業協議,有的其實很輕率,他們既欠缺完整和充分的思考,又欠缺職場成熟人士的經驗式行為,作出一女嫁兩家,嫁三家四家的荒唐事。

3.考試誠信缺失。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盡管各高等學校都制定了嚴格的考試制度,對考場老師和學生也都明確作出規定,但是考試作弊仍頻頻出現,傳統的、高科技的抄襲手段層出不窮,而且作弊隊伍越來越龐大。

4.學術誠信缺失。學術抄襲司空見慣。抄襲作業、論文移花接木等對于不少大學生來講是家常便飯,“天下文章一大抄”、“文章=剪刀+糨糊”的觀點在大學生中認同率極高,甚至有同學直接從網上下載論文,作為自己的成果。在學術誠信上,學生往往對于教師和他人的要求高,對自己的要求低。

5.網絡行為誠信缺失。在網絡世界里,人們的交往完全處于虛擬空間之中,網民可以表明自己身份也可以匿名,并且可以隨意地修飾和改變自己的身份,網絡交往上的偽裝和不誠實會沖擊現實世界中的誠實倫理,網絡世界的虛擬性和網絡行為的隱蔽性使道德行為的自由度和隨意性增強,為人們逃避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責任提供了可能。這也導致了諸如道德人格問題、道德沖突問題、甚至網絡犯罪問題的出現。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原因的探討

緣何大學生的誠信屢屢被懷疑?這個“鍋”究竟該誰來背?社會這個大環境?家庭影響?學校教育?還是個人?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探討,更值得我們深究。

從社會角度來看,社會環境的影響。市場經濟建設初期,利益的驅動作用使得行為的道德追求逐漸淡化,有人在“規則真空”的背景下,做出了一些重利輕義的行為,如偷稅漏稅、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等行為。大學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們也難逃此負面的影響。新一代大學生處在社會的轉型時期,社會瞬息萬變,在沒有成熟的法律、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情況下,他們的行為無所適從,其生活和觀念處于無序狀態,容易受不良的事物所感染。

從家庭角度來看,家庭誠信教育的缺失?,F在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許多家長只重視孩子學習書本知識,而疏于對孩子“做人”的熏陶。有的家長自己本身就不講誠信,還有的家長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誠信的行為和信息感染給孩子,這勢必從客觀上導致許多大學生雖“成了才”,但“成不了人”,他們品德操行的培養并沒有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而提升。

從學校角度來看,無法一對一管理使教育的質量得不到絕對保證。大學生不誠信,大學的原因自然是有的,誠信教育的不夠普及、不夠完善之類的也是存在的。但事實上是,很多學校幾乎每學期都有類似的課程,而且很多的專業課老師也一再強調誠信問題,然而,大學不同于初中高中般便于管理,傳輸道理也不能僅僅以狂塞模式。大學生個性張揚,觀點鮮明,對于不能接受的道理,強硬要求是行不通的,惟一的辦法只能是讓其從心底信服。而大學的體制也并非小班教學,更多的是大班授課,也很難真正做到走進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符合社會用人的標準,充其量是盡自己最大能力造就多數學生。

從個人角度而言,現在的大學生都是90后,不少專家學者將90后視為一個特殊的群體,90后往往個性鮮明、敢愛敢恨、不問問題只問百度,天生放蕩不羈的性格造就了大多數90后心里不裝事的心理特征,他們處理事情更多的是以自我為中心,率性而為,不受約束,長期以往,即使是習以為常的道德規范,與他們而言也是可有可無。

從網絡環境而言,一方面在網絡社會中,網絡主體的行為具有獨特的匿名性、虛擬性,他們的自我意識淡化,從而使道德輿論的承受對象變得模糊不清,良心機制在網民行為中的自我監督作用減弱,從而造成網絡欺騙行為不斷產生。另一方面網絡技術的局限性也為不良行為的實施提供了機會。由于當今的網絡技術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對網絡主體的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也沒有對網絡不道德行為和違法行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預防機制和懲罰措施,使得一部分網絡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即使是發現違法行為,由于對犯罪主體不容易確定,對其責任也無法追究,這無形中助長了違法行為的發生。加之,對傳統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過去大學生道德建設的內容過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脫離了大學生的道德基礎和生活實際。傳統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專職道德教育者的理論說教,偏重正面的灌輸,沒有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也不注意大學生的切身感受,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這與教育部門實行道德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當他們進人一個能擺脫現實的束縛的虛擬網絡世界時,其內心真實的心理反映也就在此暴露無遺。無論是哪方面的因素,也無論最終所占比例是多少,都在警醒著我們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迫在眉睫,不得不引起重視。

三.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的路徑

很多人將學生不誠信的表現歸結于學校,矛頭直指高校教育質量。雖然影響大學生誠信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但大學生所就讀的學校確實對大學生誠信的培養至關重要,

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觀對大學生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使學生的誠信品德呈現出許多復雜的特點。這就要求高校誠信教育必須反映時代發展要求和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關注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誠信道德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實現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渠道的不斷創新,打造健康的誠信教育工作環境和氛圍。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中,武昌首義學院對大學生誠信教育有了一定的積累和經驗,該校想利用新媒體所提供的技術手段不斷強化教育加強學生誠信認知水平和誠信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誠信品質、完善學生優秀品格以及學生健康成長,實現新媒體環境下的立德樹人,并為社會輸送急需的誠信、健康的復合型人才。

在新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研究,必須契合我們這個大環境,以樹立整體育人融合教育的理念、樹立一元主導包容多樣、樹立新媒體傳播規律與誠信教育相統一為理念??傮w上教育的模式是課堂教育與課下教育相結合、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相結合的020運作模式、學校、社會、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立體教育模式、理論抽象教育與現實形象教育相結合。

基于新媒體環境下,自媒體傳播開辟了一條新路,可借此構建誠信教育新媒體平臺。利用學校網絡新媒體平臺可開展求真知、做“真人”的誠信網站板塊構建、搭建網絡誠信論壇、人生導航社區等、建設主題博客、微博,發揮其誠信教育作用;建設網絡電視臺先鋒視訊,制作誠信小故事、微視頻、誠信專題欄目等發揮其誠信教育作用;利用手機的自媒體傳播,可通過手機短信、手機報等傳播誠信教育內容、誠信短息、小故事大賽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作用,手機軟件、app如:qq、微信等進行內容包裝如:100字故事、引導誠信實時話題談論、傳播名家觀點等打造誠信圈群文化(點點鏈接、掃掃二維碼、搖一搖有獎閱讀等)。

在不斷突破過程中,武昌首義學院建立了一支由老師、輔導員、學生組成的教育運行團隊,并利用合力優勢及專業資源(技術、設備、人員)為誠信教育服務,構建誠信教育管理機制,形成誠信教育管理合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和熏陶。通過誠信教育創新與實踐的研究,為誠信教育的發展搭建各種平臺,讓學生的誠信意識品質得到充分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起友,王瑩.大學生誠信意識缺失問題實證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6):81.

[2]李蔚.大學生誠信現狀調查及對策[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2(l).

[3]肖周錄,王永智,許光縣等.誠信教育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3

[4]許安朝.和諧社會視域下的大學生誠信教育[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9(1)

[5]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18(3).

[6]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本文為省十二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5GB223。

(作者單位:武昌首義學院)

猜你喜歡
誠信大學生教育
企業不誠信怎么辦?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教育教學
照片之爭,誠信之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