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精彩呈現

2017-02-27 19:08單霞
課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2期
關鍵詞:形象對比實踐

單霞

【摘要】小學生處于發育初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數學課堂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題海戰術。要想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完善運用能力,我們就得結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出發進行整合。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對怎樣讓小學數學課堂精彩紛呈進行幾個角度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 ?形象 ?對比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5-0114-01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許多同學都覺得數學難學。傳統的數學教學多是沿襲照本宣科的理論解說以及應試教育的題海戰術,這足以讓小學生發蒙,往往導致課堂沉悶,同學們知識參與度不高,課堂效率萎靡不振。為了一改積弊,有效提升課堂效率,小學數學新課改要求我們課堂設置要以學生為核心,從他們的認知規律出發來整合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生成和互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變抽象為形象,邊枯燥為樂趣,實現活躍課堂,完善能力遷移的教學目的。鑒于此,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以幾個角度為例談一談怎樣讓小學數學課堂精彩呈現。

一、形象

小學階段數學抽象概念并不多,但是幾何圖形部分要求空間想象能力,數學運算及應用題也有很強的邏輯性。這些對于抽象思維發育不完善的小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認知難度,如果不能以恰當的方法進行呈現和引導,肯定會讓數學課堂走進低迷的死胡同。因此,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我們就要抓住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的特點整合知識,讓數學知識以同學們熟悉的、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此才能變抽象為形象,有效吸引學生深入探索,完善認知。

比如教學“面積”知識點時。我們會發現很多同學不明白面積具體指什么,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意義,這就造成很多實際性應用題不知道如何下手。從這個情況出發,我就先設置比較形象的生活性問題:一頁作文紙有19行,每行21個字格,請問同學們這頁作文紙一共多少字格?同學們很容易想到是19個21,也就是19×21=399字格。那我們再啟發同學們將一個字格看做單位長度1,那這頁作文紙就是長21,寬19的長方形,那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呢?我們可以再將作文紙換成廣場,將字格換成地板磚……這樣一步步引導,就會將面積這個抽象概念形象化,讓同學們認識到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和用途,下次在遇到類似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對比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邏輯是數學的靈魂,而應用題描述中決定邏輯走向的往往是細節詞語,如不能理解掌握,就會“陰溝翻船”。小學生抽象思維發育尚不完善,思考問題往往顧此失彼,經常會在細節問題上馬虎,造成邏輯誤判,最終解題錯誤。以一個常見的腦筋急轉彎為例:一斤鐵重還是一斤棉花重。許多人條件反射似的就會回答“鐵重”。這就是沒抓住細節導致邏輯誤判,教學過程中這類錯誤經常出現,筆者經過多年的摸索發現要想規避此類問題,可以設置形象對比的模式。

如下例:

1.某網店鞋子100元一雙,節假日活動優惠10%,活動結束后價格提升10%,請問活動結束后價格是多少錢?

2. 某網店鞋子100元一雙,節假日活動優惠10%,活動結束后在原價的基礎上提升10%,請問活動結束后價格是多少錢?

這兩個題猛一看一樣,所以很多同學會得出一樣的答案。其實不然,第一個題中活動結束后直接提升價格的10%,所以是在活動日價格(90元)的基礎上提價10%,也就是9元,所以活動結束后價格是99元;而第二道題強調了是在原價的基礎上提升,所以是110元。

這種邏輯問題,如果我們不進行形象對比,肯定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就會造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意無意地“忽略”掉強調邏輯變遷的關鍵詞語;而通過這樣的形象對比,就從心理上引起學生的重視,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同學們就懂得去找影響邏輯走向的關鍵細節,如此方能掌握知識要點,有效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實踐

陸放翁詩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和偉人說的“實踐出真知”不謀而合。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而小學生比較感性,課堂學習往往只是讓他們“記住”了知識點,但是遇到實際問題就不知道用哪個知識點。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孩子們完善知識到能力的遷移,我們就要積極鼓勵和指導孩子們動手實踐。

比如,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我們可以給出不同長度的小棍,讓孩子們擺一擺。嘗試幾種在確定兩個邊長的情況下,第三邊長度能不能大于兩邊之和,同學們經過實踐不但激發了興趣,更提高了認知能力,培養了良好的動手實踐和數學思維能力。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可以讓孩子們動手畫一畫,剪一剪,這樣才能讓同學們認識到圖形之間的聯系和構成,才能有效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最終理解各種四邊形之間的關系,達到舉一反三的認知層次。

四、小結

本文是我聯系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總結的讓數學知識靈活呈現的三個角度和方法??偟脕碚f,學生的課堂的根本,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合教學資源,讓知識呈現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學習和實踐,從而完善數學知識的內化和遷移,進而生成運用能力,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潘美玲;豐富教學方式,呈現精彩的小學數學課堂[J];《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4(11)

[2]楊亦斌;間接呈現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作用[J];《教育藝術》, 2012(5)

猜你喜歡
形象對比實踐
論導演創作的指揮棒
《水滸傳》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豬形象比較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