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日本文學作品中的“小”

2017-03-15 19:38周晗禹
知識窗·教師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雪國品格美學

周晗禹

日本是一個地域狹小的島國,受其地理環境與外來強勢文化影響,它一直無法擺脫偏于弱小的心理定位,并逐漸轉化為一種文化認同。日本人認同“小”的文化品格,認為“小”可以勝“大”,“弱”能夠打敗“強”。筆者分析日本文化產業與文學作品,以探究其“小”的文化。

日本地處相對封閉的海島之中,是民族相對單一的國家。這樣的生活環境使日本人更注重細節,而遜于對宏大事物的概括。盡管日本在歷次戰爭中都渴望擴大版圖,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F在,日本科技產業與文化產業開始滲透到世界各地,通過比較這些科技產品與文化產品,我們可以看到日本人趨于“小”的文化品格。

如果說“以小勝大”是日本文化中的一種普遍趨向,那與之相對的“以小為美”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本文學。如桃子中能誕生戰勝強大魔鬼的小男孩,竹子中能孕育出舉世無雙美女的小女孩。清少納言在隨筆集《枕草子》中甚至下了近乎武斷“無論什么,凡是細小的都可愛”的論斷。事實上,在日本文學發展過程中,我們的確可以看到其“以小為美”的審美品格,一如體裁短小的和歌與俳句。從小故事形式的物語作品“掌小說”“一分鐘小說”到今日“微小說”的發展,“以小為美”不僅僅體現在體裁長短上,“小”還可以與“弱”“幼”等詞互相替換。

日本文學在多方面都受到“以小為美”的審美趨向影響。如在文學作品中塑造的藝術空間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庭院美景、室內藝術,而不是廣闊宏大的自然風光。無論是《源氏物語》,還是現代“私小說”,作者通常不會刻意描寫自然風光,而是選擇以庭院房間里的人工之美代替自然美景。如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我是貓》,不但把敘述視角轉換到貓身上,其主要場景也大多局限在貓主人的房間內;川端康成在創作《雪國》《伊豆的舞女》等作品時,也是通過“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等敘述,將“雪國”獨立成一個更廣大的“房間”,而主人公一旦走出這樣的“房間”,故事基本也就到了尾聲。

如在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中,主人公的主要活動不是在金閣寺中,就是與金閣寺相連,被寺廟帶來的陰影所籠罩,以至于主人公最后放火焚毀了金閣寺,最后獲得“輕松”的同時,故事也隨之結束。追求空間上的“小”“獨立”,將故事安排在狹小空間中,將主要描述到的空間與更廣闊的空間隔離開,都是日本文學獨特的“空間”審美。

在情感表現上,日本文學也有與“小”相關聯的“細膩”特點。日本文學中最著名的“物哀”美學就是這樣一種偏向于細膩的感傷美學,其因外在環境觸發的傷感悲沉、纏綿悱惻的審美風格與史詩作品的波瀾壯闊、酣暢淋漓不同,這種感傷的情緒貫穿古今。如果說“物哀”美學是古典文學的審美理想,在以“我”的情緒為主的現代文學中,情節框架與敘事組織的重要性依然不如情緒的婉轉表達與感情的朦朧傳遞。這與早期日語豐富的表達心靈或感性詞匯有關,也可以視作“以小為美”的文化品格在文學中的體現。土居健郎在《日本人的心理構造》中認為,日本人有一種“撒嬌”的心理原型,而這種“撒嬌”實際上是“弱者”通過語言或行為進行表達,渴望獲得心理支持的一種行為。撒嬌表現的感傷、哀怨等形式與“物哀”美學一致,在文化背景上依然是“以小為美”的體現。

這樣的文化心理對日本文學產生的影響也有狹隘面。如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評價夏目漱石的《哥兒》所述:“對瑣事如此過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傷害。在美國,這些只會出現在青少年犯罪團伙記錄里,或精神病人的病歷里,日本人卻視為美德?!笨陀^而言,“小”的文化標簽對研究日本文學、日本社會與日本文化都有其獨特意義,小大之辨、強弱之辨、長幼之辨、尊卑之辨等相連,成為研究日本文化與文學的切入方向。而日本的歷史也表明其雖承認自己的“小”“弱”“幼”,但無時無刻都在向強者、長者學習,并在自己擁有一定實力后,向其挑戰并渴望取而代之,成為新的強者。

雖然日本在一些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以小為美”的文化品格對日本造成了一定的局限。在看到“小”的文化品格時,也要注意到“以小勝大”與“以小為美”之間潛在的沖突,這些沖突可能是決定日本文化走向的因素之一。

(作者系江西省新余四中高三0班學生)

猜你喜歡
雪國品格美學
印花派對
冬牧
雪國的炊事班
品格提升在小學語文親子閱讀中的滲透
純白美學
冬季暖男必備
春食色彩美學
“妝”飾美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