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2017-03-27 14:49丁海嶸
廣西教育·B版 2016年12期
關鍵詞:個體差異分層教學高中化學

丁海嶸

【摘 要】本文闡明分層教學的內涵,提出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發興趣方式,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評價,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外練習,以使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

【關鍵詞】高中化學 分層教學 個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B-0104-02

新課標實施以來,怎樣更好地開展教學已經成為教師關注的焦點。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素質水平不同,怎樣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才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是值得深究的課題。我們在分析原有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認為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不僅能夠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而且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

一、什么是分層教學

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一般以單一整體的授課形式為主,學生多半使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新課標對教學形式與目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互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分層教學法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具體來說,就是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后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即按照因材施教的要求,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學習能力等因素,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然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或給予不同的側重點。這種教學形式避免了傳統教學中一刀切的弊端,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以便學生更好地吸收化學知識。

二、分層教學在化學課堂上的具體應用

(一)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層

因為多種因素,學生在化學課堂上會呈現出好、中、差等幾個層次,想要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就應當認真對待這些問題。在分層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不是直接將學生分為好、中、差幾個層次,而是將學生分為 A、B、C 幾個層組。具體來說,就是以學生的化學水平為依據,將化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分為 C 組,將化學基礎一般的學生分為 B 組,將化學基礎好的學生分為 A 組。

在分層組前,教師可在課下分別找學生談話,引導學生理智地面對差異,明確自己的定位;要讓學生明白,這種分層是相對的、暫時的,分層的目的是使學生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取得更快的進步,并告訴學生只要努力,就能夠進入更高的層次。此外,教師還要為學生制訂合理的分層目標,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爭取達到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展示不同層次的目標,例如在講解“氯水的成分與性質”時,教師可將學習目標分為不同的層次,A 層學生的目標為:掌握氯水成分,熟悉氯水與不同物質反應時展現出不同的微粒的性質,同時自己想辦法來驗證等;B 層學生的目標為:掌握氯水成分,能夠分析其在不同反應中展現出的不同微粒性質;C 層學生的目標:熟悉氯水成分,理解相關性質。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目標,實施不同的教學要求,以使學生都得到發展。

(二)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激發興趣方式

分層確定后,教師需要按照分層的狀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 C 層的學生,教師可通過做一些簡單的趣味實驗,如粉筆爆炸以及水中花園等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 B 層的學生,則可通過讓學生協助教師進行玻管與玻棒的切割加工或者實驗儀器的保養等,協助教師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演示實驗等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 A 層的學生,教師可讓他們協助教師演示一些較為復雜的實驗,或者引導他們搞一些小發明、進行驗證試驗、探究性實驗等,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由此鞏固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提問或者問卷等形式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回答正確的學生,尤其是對原來化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使學生充分的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評價

在高中化學課堂上,采用分層教學法,能夠幫助全體學生提高學習水平,優化教學效果。分層教學法的基本過程如下:對學生進行分層施教,進行分層練習,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輔導,最后對分層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瘜W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過程也是教師反思與改進教學方式的有效手段?!笨梢?,分層評價也是分層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的差異,進行分層評價,以準確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氯氣與二氧化硫的性質探究”時,教師可與學生一起設計如下不同程度的問題:①分析二氧化硫和氯水反應,其中有哪些氧化劑與還原劑?能否描述一下反應中的現象?②假如要在亞硫酸鈉溶液中加入氯水,是否會發生反應?③二氧化硫與氯水都有漂白性,將兩者混合起來會不會提高漂白的效果呢?讓學生通過實驗與討論,得出自己的答案。對 C 層次學生來說,能夠回答問題 1 就算達到了教學目標;對 B層次的學生來說,能夠回答問題1和問題2 就算達到教學目標;對 A 層次的學生來說,能夠回答三個問題,就算達到教學目標。在評價過程中,相同的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學生書寫氯水與二氧化硫的反應式進行評價,如 C 層次學生能正確寫出來或基本能寫出來,那么教師就要給予肯定或引導,鼓勵學生深入思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評價中聽到不足的話,也聽到關心與鼓勵的話;如 B 層次的學生在此過程中出現錯誤,教師也要對其做得對的地方給予適當的鼓勵,不直接批評學生,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如 A層次的學生能夠完整地書寫反應式,那么教師在給予肯定的同時,指出學生在書寫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以提防可能出現的在思考漏洞,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

(四)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課外練習

教師對課后練習的批改,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分層教學的效果,因此,課后練習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練習,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在批改作業時也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調整,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同時做好相關記錄,從中發現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

例如在學習完“核外電子排布”后,教師可設計這樣一組分層訓練題:

(1)記核電荷數為 1-18 的元素。

(2)畫出核電荷數為 1-18 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3)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寫在括號中:

①微粒中核外電子總數最大的為( )

A.Na B.Ne C.F D.Mg

②下列核電荷數最外層電子數最小的為( )

A.18 B.13 C.16 D.11

③一個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是 L,該層一共有 6 個電子,這個原子是( )

A.Ns B.Be C.F D.O

④元素 X 的原子核外 M 層有 3 個電子,元素 Y 的 Y2- 離子核外有 18 個電子,那么這兩種元素可能會生成的化合物為( )

A.XY2 B.X2Y3 C.X3Y2 D.X2Y

教師可要求 C 層的學生獨立完成(1)(2)題,B 層學生做(3)題,A 層學生則做(4)題。鼓勵 B 和 C 層次的學生也試著做后面的題目。

此外,對于化學老師來說,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水平,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用的輔導形式,進行分層輔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還要想辦法調動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自愿接觸化學知識。對于化學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引導他們自己設計一些化學實驗,向他們提出相應的實驗題,然后讓他們自己查閱資料,進行自主探究,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于 B 層與 C 層的學生來說,教師可通過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運用靈活的方法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參與到不同層次的化學興趣小組中,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較為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重視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掌握更多知識的同時,能夠跟上教師的腳步,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賀仲明.善用“任務” 巧構“課堂”——談任務驅動下高中化學課堂效率優化的策略[J].理科考試研究,2016(19)

[2]陳偉.從旁指點桃源路,引得漁郎來問津——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點撥方法研究[J]. 新課程導學,2016(27)

[3]孫國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分層教學初探[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8(4)

[4]丁瑞.高中化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有效教學模式的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26)

(責編 盧建龍)

猜你喜歡
個體差異分層教學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講究糾錯藝術,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高中生二語(L2)習得的性別個體差異
如何通過分層教學打造高中化學高效課堂
分層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農村學校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如何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體育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