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分析

2017-04-29 12:50何成忠
經營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摘 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歷來被貼上了枯燥無味、脫離實際、極難引起學生興趣的標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形式也是日趨單一。但是,現如今自媒體的廣泛傳播,為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新的思考。本文通過對于自媒體的介紹,分析自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可能采取的應用方式,并結合微信這一時下流行的自媒體進行進一步分析其實際可行性與操作性,同時,正視自媒體時代下信息龐雜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大學生接受更加良好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議。

關鍵詞:自媒體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監管

一、自媒體概述

自媒體是由分析博客相關學者和專家引入的一個全新的概念,其主要表達的是一種進入門濫較低,可以供受眾自由選擇的一種新媒介。發展至今,所謂自媒體,即個人化、大眾化、普遍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電子化、現代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或非規范性信息的數字化載體總稱。在自媒體時代,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在不斷降低,每一個人不再被動地作為媒體傳播的受眾而是轉變為信息的發布者與傳播者。社會大眾中的每個人都有自主傳播信息的權利和自由,使得每一個人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二、自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幫助

1.自媒體的先進性與多樣化為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高校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日趨僵化,傳統的單一宣講模式越來越無法吸引高校學生的注意,思想政教育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日趨下降。以微博、微信、MSN為代表的自媒體,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與載體,其傳播方式整合了互聯網、手機網絡與電視網絡,使得其傳播形式表現出跨地域、跨時空的特點。而作為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群體,自媒體的應用無疑會極大地引起學生們的關注、憑借自媒體,我們可以采取新型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形式,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從平面走向立體、從靜態變為動態,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2.利用自媒體的交互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在網絡虛擬環境下,大學生隱身于各類自媒體當中,采取匿名的方式通過網絡宣泄情緒、傳遞情感,在自媒體中,大學生的表達空間更加自由、輕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借助自媒體及時地了解大學生關心的熱點以及學生的思想動態。思想政治教師亦可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主動創設仿真的問題背景,將學生置于仿真背景下,通過學生在場景中的反應,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問題而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與教育。精確定位每一位學生的問題對癥下藥,既提高了思想政教育的針對性也節約了有限的教育資源。

3.以自媒體平臺中的豐富內容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化?,F代社會的知識更新速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不斷采取新的內容以提升大學生的關注度。自媒體平臺的背后是海量的信息資源,其豐富內容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更新的素材。豐富的內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日趨擺脫僵化無趣的固有形象,使得思想政教育更“接地氣”,其教育的內容與社會的發展更相符合

三、微信的應用分析

微信作為一種時下流行的自媒體,其在大學生群體之間的應用十分廣泛,同時也十分具有代表性。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文件了解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時代視域下手機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通過對全國28?。▍^、市)208所高校2500名大學生使用微信使用情況的調查問卷,發現微信的使用率高達84.7%。作為一種新型傳播載體,其在高校校園的流行,給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方式等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1.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微信作為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社交平臺,其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微信自身也能承載大量的信息資源,并且能夠以一種新穎獨特的方式呈現在大學生的面前,通過這樣的形式將大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緊密的聯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從書面、課堂走向多媒體化,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同時也在無形中拓寬了受眾。

2.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微信新載體所特有的平等性和其優于其他載體的交互性為實現教育者與教育對象進行更好、更深入的交流提供了機會。通過微信,師生之間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戒備心理,有助于大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教師也能及時準確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從而更好地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循循善誘的良好發展方向。微信的溝通話題不受限制,更利于在大學生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間形成輕松的溝通氛圍,拉近兩方的心靈距離,提升彼此的信任度。

3.滿足大學生的需求,營造良好氛圍。教育應該是適應學生的發展,大學生群體易于接受新鮮事物,若是一成不變的采取舊有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很難得到大學生的認可,教育的有效性也是事倍功半。大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強,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參與活動,自由的表達觀點和思想,并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然而,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這話語權不平等的現象,大學生一般是被動的參與課堂教學。而微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同時滿足了大學生對信息的需求、休閑娛樂的需求、人際交往的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用微信與好友聊天,也可能通過“搖一搖”、“附近的人”與陌生人交流,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微信提供了一種更為廣闊的方式使大學生易于獲得一個良好的交際圈,滿足了大學生的眾多需求,培養了大學生辨別是非、學會溝通的能力,無形中實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標。

四、對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教育的幾點思考

1.加強自媒體的導向作用,凸顯正能量。充實的、積極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好人時效性的關鍵,所以大學生接觸的自媒體的內容尤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考慮大學生的需求,推送合適的內容供大學生學習,正確引領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加強監管,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自媒體蘊含著海量的信息,而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必須建立健全校園自媒體的監管機制。這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必須充分調動政府、學校、社會、家庭的一切有利因素強化對網絡、手機的監控和管理,依法審查、過濾不良信息;高校也應在校內健全監管機制,設立專門的網絡管理員,更加有針對性的保護同學們不受不良信息的侵犯。

3.提升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者在自媒體背景下的教學能力。在自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提升自身。既能使自身接受新穎的教學方式,同時能將新型教學方式與固有傳統理論相結合,形成一套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并應用于教學實踐當中。要注重專門人才的選拔,打造一支既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又精通傳播學、熟練掌握新技術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五、結語

自媒體的新穎與獨特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開拓了新的陣地,使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觸心理降低,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學生并能以更適合學生的方式幫助學生。同時,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又要求我們對于信息資源進行適時、合理的分類與過濾,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網絡自媒體環境。將新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融合,更同助力大學生成長。

作者簡介:何成忠,男。貴州思南。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媒體時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課改革路徑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全民記者團”:濟南電視臺與“百姓記者”的“握手”實踐
大眾文摘期刊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實現“內容突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