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菌感染誘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病60 例回顧性研究

2017-05-15 00:56花興萍朱蔚崗劉明水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17年3期
關鍵詞:肝性腦病白蛋白

花興萍,朱蔚崗,劉明水

細菌感染誘發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病60 例回顧性研究

花興萍,朱蔚崗,劉明水

目的總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E)與細菌感染的相關性。方法回顧性分析60例由細菌感染誘發的肝性腦病和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資料,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60例HE患者血清白蛋白為(24.3±6.1)g/L,顯著低于肝硬化患者的(26.8±3.9)g/L;肝硬化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紅素、肌酐、INR和白細胞計數分別為(112.6±18.5)U/L、(79.7±23.0)μmol/L、(71.5±16.1)μmol、(1.9±0.4)和(6.8±2.5)×109/L,明顯低于HE組的(201.3±59.4)U/L、(112.6±33.4)μmol/L、(98.6±26.4)μmol、(2.1±0.60和(10.9±2.7)×109/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膜炎和呼吸系統感染患者發生3期和4期HE的比率顯著高于泌尿系統或其他部位感染者(x2=13.34,P<0.001)。結論合并細菌感染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誘發肝性腦病,應注意預防。

肝硬化;肝性腦??;感染

文獻報道,75%并發細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將發生肝性腦?。℉E)[1]。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肝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減弱,免疫力顯著降低,極易發生條件致病菌引起的細菌感染。失代償期肝硬化合并細菌感染是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3.75倍,1年內病死率高達63%[2]。為降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細菌感染患者誘發肝性腦病的發生,探討這類患者發生肝性腦病的臨床特點,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們收治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2011年7月~2016年6月我院就診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0例,男80例,女40例,平均年齡為58.3±13.5歲。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診斷標準[3]和肝性腦病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合并腦外傷、嚴重腎功能不全、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病例。以并發細菌感染誘發的肝性腦病60例為觀察組,以同期入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為肝硬化。

1.2 觀察指標使用英諾華D-2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肝功能指標;使用Sysmex XT-18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血常規。

1.3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統計結果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所有檢驗為雙側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

2.3 不同感染部位患者發生肝性腦病情況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相關指標(±s)的比較

表1 兩組相關指標(±s)的比較

例數白蛋白(g/L)谷丙轉氨酶(U/L)總膽紅素(μmol/L)肌酐(μmol)INR白細胞(×109/L)肝硬化6026.8±3.9112.6±18.579.7±23.071.5±16.11.9±0.46.8±2.5 HE組6024.3±6.1201.3±59.4112.6±33.498.6±26.42.1±0.610.9±2.7 t值2.6711.046.286.792.158.63 P值0.0090.0000.0000.0000.030.000

表2 不同部位細菌感染患者肝性腦病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肝硬化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血漿白蛋白水平低,較易引起細菌感染,從而加速肝功能失代償,進一步導致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腦病[5,6]。文獻報道,我國約85.6%肝硬化患者病因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8]。因此,探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發細菌感染與肝性腦病的相關性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表明,存在細菌感染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顯低于未合并細菌感染的肝硬化患者[9,10]。

肝性腦病的確切發病機制迄今仍未完全闡明,誘發肝性腦病的因素有消化道出血、感染、電解質紊亂及便秘等,其中腹膜炎、呼吸道感染及尿路感染在各種細菌感染誘發肝性腦病中較為常見[11,12]。感染時內皮細胞被破壞,釋放的多種炎癥因子進入大腦發揮作用,激活的小神經膠質細胞及星形膠質細胞將釋放多種炎癥因子,產生炎癥和損傷[12-14]。本研究中,所有細菌感染合并肝性腦病的病例中,腹膜炎、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統感染占88.3%,與文獻報道的結論相一致[15]。

肝性腦病患者常伴有血氨水平的增高,氨中毒學說目前仍為肝性腦病的主要機制,其認為血氨濃度增高將導致線粒體及腦細胞功能代謝障礙,損害細胞內信號通路,促進神經元凋亡及級聯反應的發生,氨可直接引起抑制與興奮神經遞質比例的失調,最終引起抑制性神經遞質含量的顯著增加而誘發肝性腦病,血氨與肝性腦病發生具有明顯的相關性[16],但有研究發現動脈氨分壓較血氨水平能更好地反映肝性腦病的嚴重程度[17]。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血清膽紅素常用于衡量肝功能水平。本研究中HE組血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肝硬化,說明合并細菌感染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顯著低于未合并細菌感染者。

本研究樣本量偏少,未對影響肝性腦病發生的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僅進行了細菌感染與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發生肝性腦病的相關性分析,研究結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細菌感染誘發乙型肝炎肝硬化發生肝性腦病的臨床特點仍需要更多前瞻性臨床試驗的總結。

[1]刁云輝,薛萌,沙金平,等.細菌感染誘發肝性腦病乙型肝炎肝硬化臨床特點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6):1276-1278.

[2]劉華,韓濤,李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細菌感染誘發肝性腦病臨床特點分析.山東醫藥,2015,55(19):8-10.

[3]科技部十二五重大專項聯合課題組.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肝硬化的臨床診斷、評估和抗病毒治療的綜合管理.中華消化雜志,2014,34(2):77-84.

[4]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國肝性腦病診治共識意見(2013年,重慶).中華消化雜志,2013,33(9): 581-592.

[5]鄭金蓮,胡操寒,潘華將,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細菌感染誘發肝性腦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4):742-754.

[6]林占洲,譚斌,周華堅,等.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療效對比研究.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9):10-11.

[7]周祖模,陳林,金志剛,等.拉米夫定應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阿德福韋酯與換用恩替卡韋療效比較.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2,5(6):328-331.

[8]Yeh ML,Huang CF,Hsieh MY,et al.Comparison of the Abbott RealTime HBV assay with the Roche 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BV assay for HBV DNA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J Clin Virol,2014,60(3):206-214.

[9]鄭強,劉世平,賈家猛,等.聯合檢測血氨與血清色氨酸在急診肝性腦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4): 506-512.

[10]王魯文,陳輝,樊騁,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并發細菌感染患者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動態變化及臨床意義.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2,5(3):149-152.

[11]李晨,王慧芬,胡瑾華,等.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血清白細胞介素-6表達及動態變化的研究.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0):32-36.

[12]劉肄輝,張永華,劉莉,等.輔助性T淋巴細胞9/調節性T淋巴細胞平衡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炎性反應中的變化及其意義.中華傳染病雜志,2013,31(11):646-649.

[13]呂紅,潘宗琴,胡世蕓,等.CD4+CD25+Treg細胞和Th17細胞及白細胞介6與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預后關系的Meta分析.中華肝臟病雜志,2014,22(7):493-498.

[14]陳邦濤,馮旭嬌,宋少娟,等.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48周療效Meta分析.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3):305-309.

[15]李曉波,蘇楊,藺詠梅,等.巨噬細胞炎性蛋白-1β與降鈣素原在肝硬化自發細菌性腹膜炎診斷中的作用.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9(3):308-310.

[16]郝虎,陳明鍇,丁泠文.益生菌聯合復方谷氨酰胺預防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發生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臨床療效研究.醫學研究雜志,2014,43(11):25-28.

(收稿:2016-10-10)

(本文編輯:陳宗炳)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60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duced by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cirrhosis

Hua Xingping,ZhuWeigang,LiuMingshui.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s,SecondPeople'sHospital,Taizhou 225500,Jiangsu Province

Liver cirrhosis;Hepatic encephalopathy;Bacterial infection

10.3969/j.issn.1672-5069.2017.03.028

225500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病科

花興萍,女,43歲,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感染病科疾病的診治工作。E-mail-huaxingping568@163.com

猜你喜歡
肝性腦病白蛋白
喜舒復白蛋白肽飲品助力大健康
輕微型肝性腦病的擴散張量成像研究
缺血修飾白蛋白和肌紅蛋白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早期診斷價值
肝硬化患者合并輕微肝性腦病的治療時間
瑞甘治療肝性腦病的療效研究
邯鄲市中醫院腦病科
醒腦靜聯合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肝性腦病的療效觀察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早期治療及護理干預
納洛酮治療肺性腦病33例的療效觀察
IGF-1與缺血缺氧性腦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