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開放性試題答題技巧

2017-05-16 15:35焦方芹王帥
試題與研究·高考文綜地理 2017年1期
關鍵詞:橫縣茉莉花茶開放性

焦方芹+王帥

所謂的開放性試題,就是讓學生答題時不拘泥于某個固定的答案,給學生一個發揮的空間,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隨著高考命題指導思想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開放性試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靠死記硬背或生搬硬套課本知識已不能適應現代高考的要求。

分析近幾年的高考地理試卷,開放性試題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從考試成績上看,這類試題得分率比較低,成了制約考生得高分的瓶頸。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了解高考地理開放性試題的特點并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

一、解答技巧

1.認真審題,有針對性地答題

高考開放性試題,并非無原則的開放,所以考生在審題時,要抓住題中的關鍵詞和限定詞,有針對性地答題,在答題的過程中還要準確地把握題目所給出的隱性條件,在這些條件中往往包含答題的要點。

2.觀點明確,切忌似是而非

這類試題雖然會給出兩種答案,但我們只要答一種即可。面對這種題型,不能缺少判斷,不能答非所問或似是而非,明確了觀點以后,要找能說明觀點的論據,對觀點不利的不要答。

3.盡量使用簡潔的地理語言作答

地理開放性試題的答案雖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在答題過程中也要盡量使用規范性、地理性語言,如地理名詞、術語、概念等,這是評分的一個重要標準。高考中如果能用地理術語答題,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從近幾年的高考地理試卷看,答案的文字都比較少,如果我們僅從大意角度答題,說了一大串的文字,可能該題的中心卻未能說清,事倍功半,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如“某居住地”用“聚落”表達,“一個地區的位置范圍”最好用“區位”概括等。

4.要注意答題的條理性

開放性試題的答案盡量少而精,但如果對于答案沒有太大的把握,在考試過程中應該盡量多答幾個要點。盡量采用數字序號,分不同的段落來答?;卮饐栴}時要注意反饋教材的相關信息,從而使答案盡可能簡潔明了,切中要害,如果實在沒把握怕抓不到關鍵點,則要采用主次一起抓的辦法加以彌補,多多益善,但也要注意把最重要的要點放在前面,以免給閱卷教師造成主次不分、回答問題不著邊際的不良印象。

二、分類解答

題型一 試題的開放性

例1 (2016年高考全國新課標文綜卷Ⅱ,第36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溫,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開放的最適溫度。喜光,根系發達,生長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過濕不利于其根系發育。開花季節,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開放吐香時間從20時左右至次日10時左右,是將茶葉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時間。

廣西橫縣種植茉莉歷史悠久。改革開放后,茉莉花茶市場需求旺,橫縣開始擴大茉莉種植規模。1983年,在廣西首次舉辦的茉莉花茶評比中,橫縣茉莉花茶一舉奪魁。至20世紀90年代,我國茉莉花茶生產重心開始從東南沿海地區向橫縣轉移。2000年,橫縣獲“中國茉莉之鄉”的稱號。目前,橫縣的茉莉鮮花和茉莉花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圖1示意橫縣在廣西的位置和范圍。

請在下列兩個問題中,選擇其中一個問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問題計分。

問題①:說明橫縣茉莉花茶產業的發展經驗對我國一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啟示。

問題②:為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展提出建議。

【參考答案】問題①:因地制宜,發揮特色農產品優勢;擴大生產規模以達到規模效益和影響(實行專業化生產);推進農產品的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問題②:加強茉莉種植和茉莉花茶生產的科研投入,確保茉莉花茶的品牌優勢;加大茉莉花其他產業化應用的研發;開發新產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場,實現經營多元化。

【解題思路】問題①,根據文字材料可知,橫縣茉莉花茶產業的發展經驗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發揮當地農業優勢,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問題②,以茉莉種植為基礎的橫縣經濟進一步發展,可以從產品結構單一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實現經營多元化等方面分析。

例2 (2015年高考北京文綜卷,第40題)絲綢之路東起中國西安,西至埃及亞歷山大。

在圖中的甲、乙兩地中任選其一,說明其主要農作物及其分布,并闡述農業發展的自然地理條件。

【參考答案】甲地:盛產棉花、水稻、小麥等;農業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尼羅河沿岸及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溫差大。

乙地:盛產棉花、水稻、小麥等;農業集中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熱量豐富,溫差大。

【解題思路】根據所學知識,可定位甲、乙兩地分別位于埃及和新疆,即可得出主要農作物及其分布,闡述農業發展條件應該從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生態、災害等角度進行分析。

【試題評述】該題在選題和立意上具有開放性,在問題的設計上也具有開放性。此類試題往往給出兩個設問,讓考生從中選中一個作答。在解答此類問題時,要注意選擇最有把握的,能答出要點更多的那一個設問,以達到多得分的目的。

題型二 答案的不確定性

例3 (201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文綜卷Ⅱ,第36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的湖畔、河邊和海濱,偶見規模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條件為所在地區沙源豐富、多風、植被稀疏。圖示區城中,M處發育了規模較小的沙丘群;H縣城附近是著名的風口,冬春季節風力尤為強勁;河流發源于黃土高原地區。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對M處的沙丘群規模是否會擴大產生了爭論,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觀點。選擇你支持的一種觀點,為其提供論據。

觀點A:M處沙丘群規模會擴大。

觀點B:M處沙丘群規模不會擴大。

【參考答案】觀點A:M處沙丘群規模會擴大。論據:該區域西臨黃土高原,北鄰內蒙古高原,大風可將沙塵吹到此處;河流持續搬運泥沙;人類活動用水量增加,導致河床裸露期增長;風速在M地降低,風沙在此沉積。

觀點B:M處沙丘群規模不會擴大。論據:位于半濕潤區,降水較豐富,風沙發生季節短(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河流源地及流經地區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運的泥沙量減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與河邊,面積較小,不足以形成面積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區,附近有水庫,沙丘群難以向周圍擴展。

【解題思路】本題以文字和區域圖為載體,考查考生獲取信息、探討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該題為開放題,考生可根據自己的認知選擇其一,并提供論據來支持其觀點。若選擇觀點A,M處沙丘規模會擴大,思路要沿著沙源豐富且沙源能持續不斷供給的方向考慮。除考慮自然原因外,還需考慮是否有人類活動的影響。若選擇觀點B,M處沙丘規模不會擴大,則在M處有沙源供給的基礎上,考察存在遏制沙源擴大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植被等方面,人為因素從沙源區水土保持方面分析。

【試題評述】此類開放性試題的答案具有不確定性,考生可以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認識,有時甚至可以出現一些相反的觀點??忌诮獯鸫祟愒囶}時,首先要看哪種觀點自己的理由(論據)更充分,選擇自己理由最充分的觀點,然后亮明觀點。若答題時出現觀點和理由不匹配的情況,改動觀點比改動理由更省時。

題型三 問題背景的實踐性

例4 (2016年高考全國新課標文綜卷Ⅲ,第37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建設生態文明,我國大力開發風能等清潔能源。風電建設成本高于煤電、水電。2009年5月,甘肅酒泉有“陸上三峽”之稱的1000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項目獲國家批準,其中的80%集中在被稱為“世界風庫”的瓜州縣。圖3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風(≥8級)日數。

為保障電網的穩定性,還規劃在瓜州建設規模較大的熱電站作為調節電站。試解釋為大型風電場配建調節電站的原因。

【參考答案】風電極不穩定,配建熱電站等可以進行調節、控制,以使電網輸電平穩(當風力減弱時以熱電站補充電量,當風力強勁時減少熱電站發電量)。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風電的缺點,并結合題干中“調節電站”等關鍵字,重點從“調節”方面作答。

【試題評述】地理開放性試題注重對考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即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這是高考內容改革的核心。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詳細分析題目中出現的新材料,并結合材料信息作答。

題型四 評價的靈活性

例5 (2016年高考上海地理卷,第17題)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潤了八百里秦川。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橫貫關中平原的渭河全長787千米。關中平原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也是目前陜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地帶。

近年來,渭河流域水資源緊缺問題日益嚴重。從人類活動的角度,分析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并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對策。

【參考答案】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產、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物排放,導致水質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點即可) 對策:加強上、中、下游水資源的統一管理與調配;發展節水型農業;防止水資源污染;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制定有關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政策。(“統一管理與調配”必答,其余任答一點即可)

【解題思路】題目只要求從人類活動的角度分析渭河流域水資源緊張的原因,所以主要是從過度用水和污染兩方面分析。流域的治理要考慮到整個流域的水資源綜合利用,流域統一分配與調度,結合水資源緊張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

【試題評述】地理開放性試題的評價方法比較靈活,不像封閉式試題一樣有非常嚴密的答案。開放性試題只要考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給分。開放性試題,其答案不是唯一的,這就要求考生從開放、全面的角度思考問題,但這并不說明高考開放性試題沒有答案,即便再開放的試題,其答案也在一定的范圍內。

三、能力測試

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青海海西州的茶卡鹽湖,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的開采史,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開發最早的一個?!段鲗幐轮尽飞嫌羞^這樣的記載:“在縣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蒙古用鐵勺撈取,販玉市口貿易,郡民賴之?!蹦菚r的開采極為簡易,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厘米的鹽蓋,就可以輕易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茶卡鎮地處109、315國道交匯處,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站點,被譽為柴達木東大門,歷史上是商賈、游客進疆入藏的必經之地。

圖5為茶卡鹽湖位置示意圖。

(1)說出茶卡鹽湖演變為咸水湖的過程。

(2)中國鹽湖眾多,但只有茶卡鹽湖被稱為天空之鏡。請說出茶卡鹽湖成為天空之鏡的自然條件。

(3)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開發最早的一個,其優勢條件有哪些?

(4)有人提議加大對茶卡鹽湖的開發,你是否贊同?請說出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長江中游城市群中,三個特大城市武漢、長沙和南昌,是三個都市圈的“核心力量”(是為“三核”);并以三核為中心形成武漢都市圈、長沙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共三大都市圈(是為“三圈”);三大都市圈,是帶動周邊地域經濟發展的拉動力量、是推動三省經濟的發動機和“中部崛起”的增長極(是為“三極”)。至此我國將形成包括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及成渝在內的5個超級城市群。圖6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圖。

(1)簡述長江中游城市群中經濟增長極的分布特點。

(2)評價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優勢條件。

(3)為什么說大力發展現代工業可強力推動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

(4)有人提出,在長江中游城市群應大力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你是否贊同這種觀點?請說出理由。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區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資源豐富,品質優良,具有顆粒飽滿、汁濃甘甜味美、保健藥用價值高等特點。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大對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術投資和實驗性馴化種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但黑枸杞產業化生產仍存在許多問題。圖7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時數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間分布圖。

(1)指出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質優良的原因。

(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種植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3)說出青海省黑枸杞產業化生產可能存在的主要問題(兩條),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

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8為我國杭州、嘉興、湖州地區分布圖。在古代,人們就在該地區修筑東西向的“橫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溝),逐步形成了“橫塘縱溇”的水系格局。杭嘉湖地區植桑養蠶歷史悠久,塘邊植桑,桑葉喂蠶。與北方蠶區一年養蠶2~3次相比,本區一年可養4~5次。自唐朝以來,絲綢業一直是該區域的特色產業,素以“絲綢之府”著稱,絲綢產品享譽國內外。

(1)簡述古人在該區域修建“橫塘縱溇”的主要功能。

(2)分析杭嘉湖地區絲綢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3)為使該地區的絲綢業做大做強,專家與學者紛紛獻策。一是立足國內市場,發揮優勢謀發展;二是立足國際市場,加大創新謀發展。請你運用地理的視角,談一談你的見解。

(參考答案見87頁)

猜你喜歡
橫縣茉莉花茶開放性
基于電子鼻和ATD-GC-MS技術分析茉莉花茶香氣成分的產地差異
例析三類開放性問題的解法
柚子花在茉莉花茶窨制中的應用
橫縣,有世界上最大的茉莉花園
南寧市橫縣榮和五金廠非法處置廢舊鉛酸電池危險廢物案
廣西橫縣垃圾分類,17年的樣本如何復制
福建茉莉花茶品質特征、審評技巧及其拼配技術
尋求開放性道路
一杯茉莉花茶
重讀天一閣開放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