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真正成為主體

2017-06-14 08:26賁友林
新教師 2017年5期
關鍵詞:周長面積題目

賁友林

【編者按】學生是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幾年來,這一理念已經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與踐行?;诖?,各種教學方式層出不窮,但教師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如何?是否契合了教學過程的開展?保障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是否滿足了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本期專輯探討“基于學生主體地位的數學課堂教師角色定位”問題。

追問:學生是主體嗎?

討論教師角色定位問題,追根到底,是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我們要追問:現實課堂中,學生是主體嗎?為了更好地解答該問題,筆者就以“圓的周長與面積”練習課為例,談一談“學為中心”數學課堂中教師角色的定位問題。

“圓的周長與面積”練習課是“圓”這個單元中的教學內容。在本單元,蘇教版教材是這樣安排的,圓的周長,新課1課時,練習1課時;圓的面積,新課3課時,練習1課時。筆者對“圓的周長與面積”的教學安排做了調整:圓的周長新課1課時,圓的面積新課1課時,練習4課時。這樣處理,一是避免了學生學一個問題練一個問題的單調模仿式的學習,強化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分析”意識,并在周長與面積的對比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各自的意義,掌握算法。二是可以更從容地從學生“學”的角度組織練習,關注并處理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與面積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在“匆匆趕路”中難以實現,“慢慢走,才有風景”。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進度的把控,教師是不可缺位的。關鍵是,教師做出教學的調整,應當基于學生的學習。

要說明的是,在這節課之前,學生已經完成了兩份“研究學習”材料。材料1:選擇兩道與圓的周長有關的問題并解答,選擇兩道與圓的面積有關的問題并解答。材料2:搜集兩道有關圓的周長與面積的“好題”。材料1中,每位學生所選的有關周長與面積的題目是相對獨立的,這也是學生學完圓的周長與面積新授課之后第一節練習課主要練習的內容。但這一課時,并沒有將這份材料完全用透。本課是學生的第二節練習課。課前,學生完成了材料2。這里,學生各自選擇的問題,其中有將周長與面積綜合起來的習題。所以,這節課前,學生手頭有兩份有關圓的周長與面積練習的“研究學習”材料。

學生帶著題目,也帶著想法走進課堂。教師課前研讀學生的材料,了解學生搜集的問題,并從學生的分析與解答中發現學生學習的疑點、誤點、薄弱點,從而在后續的練習課中組織更具有針對性的討論、交流與練習。

課堂中筆者先組織學生同桌間把之前的兩份“研究學習”材料進行交流,了解自己和同桌各有哪些題目,并準備在課堂中把各自最合適的題目,在合適的時間推薦出來。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善于傾聽、勤于思考、敢于質疑,他們或補充、或修正、或肯定、或質疑,充滿主見又不失深刻性地表達,每一個都是知識、思想與方法的生產者,是學習的主人。

思考:如何讓學生成為主體?

1. 教師,積極地“在場”。

“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成為主體,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學生的需求,但不代表滿足學生的所有需求,讓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也不等于教師不作為,完全放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學習。

無論如何突顯學生學的地位,教學中的學都是在教師的干預和影響下進行的?!皩W為中心”的課堂,并不是只要“學”而忽略“教”,而是通過更高水平的教來促進學生的學。與傳統的課堂相比,“學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表現得更為“后退”與“即興”。但教師,需始終積極地“在場”。

后退,但不離場。如,課前組織學生進行研究學習,這既是一種學習內容的安排,又有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即教師在“教”學生思考、研究的路徑,也提供了學生課堂中交流的線索。與學生按照有關提綱與問題對相關內容做探索性理解的“在前臺呈現”相對照的是,教師的“教”退到了幕后。在本課中,學生的“研究學習”材料,有的是在一張白紙上寫的,并沒有看到教師的“設計”,其實,學生恰恰是在以往完成教師設計的“研究學習”材料的過程中,感悟研究思路。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

前進,但不越位。學生在課堂的交流互動中學習,學生的想法,無論對錯,都是推進學習的動力。課堂上更多地充盈學生的“聲音”。這里所說的學生的“聲音”,不僅僅是指學生外在言語的聲音,更是指學生內在的想法。作為教師,在學生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點撥與引導不可或缺?!敖處熤疄榻?,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边@樣的“相機”,在課堂中的表現方式即如前所述的“即興”。教師在學生交流時,既要關注發言的學生是否把自己的想法清晰明確地表達出來,還要關注其他學生是否在傾聽、思考;既要關注發言的學生說了什么,還要關注其他學生在聽了之后是否有補充、糾正、歸納、肯定、賞析;既要關注哪些學生參與了互動交流,還要關注有多少學生參與了互動交流。課中,不能任由幾位學生一說了之。課堂內的交流,重在建立具有反思性、循環性、相互依賴性以及建設性的互動方式。教師積極的“在場”,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在場”。

2. 教師,恰適地“發力”。

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通過恰適地“發力”,以讓教師的角色到位。

組織,在本節練習課中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設計與安排學生“找題”的學習活動,二是組織學生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全班交流。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有時間有空間自己去找題,進而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改題、編題。學生選題時,他們會瀏覽教材、練習冊以及各種教輔中的相關題目。練習課的題源,從依靠教師一個人變為依靠全體學生,所有的學生都被發動起來創造性地展開自主學習。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統得過死、牽得過多,學生個性受到了壓抑。我們還要認識到的是,解答題目,是練習;選擇題目,也是練習。因為在選擇題目的時候,也就思考這道題目練習了什么,怎么分析,要注意什么。無疑,這些都是練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思考。練,不一定都是要動筆寫出來。動腦想,是練習過程中更需要強化的。

引導,在學生供題之前,教師也需要進行合適、必要的引導與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他們所選的題目,用具體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那些容易出錯的題目,那些看似很難、其實不難的題目,那些和另一道題目看似很像、其實有較大差異的題目,那些解題方法多樣的題目,那些解法特別巧妙的題目,那些題目還可以變化、再改編也就是具有生長性的題目,那些一看感覺不會、對自己有挑戰的題目,也就是我們要供給全班交流、研討的“好題”。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需要適時適度引導。如在學生相互交流、質疑甚至于相互爭論的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些集體性的錯誤想法,教師要適時地糾正。又如在學生發言后,教師對其發言中精彩的部分提綱挈領地強調,對其敘述不清晰的地方跟進追問,或組織進一步的思考。這些,都是教師在學生交流過程中審時度勢做出的介入性點撥與引導。

促進,即對學生的選題學習活動要有合適的激勵與措施。如,學生所選的題目,在課堂上展示交流,就是一種肯定。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的作業都是精彩的。使學生意識到讓別人分享自己的作品,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

3. 教師,持久地“相伴”。

本課呈現出來的改變,源于之前教師持之以恒地指導。

先說“互動”。課堂中的互動,不應當像打乒乓球似的在師生間你來我往。

首先從學會“聽”開始,專注地聽他人的發言,不僅是教師的講解,更重要的是聽每一位同學的發言。接著,聽后要做出回應,從能夠復述他人的發言,到提煉出他人想法的要點與關鍵詞,繼而,對他人的想法,或質疑、或補充、或修正、或賞析。筆者很兒童化地將學生緊接著同學之后的發言概括為“四有”,即我有補充,我有提問,我有提醒,我有表揚。進一步的,要學會將不同學生的想法,聯系起來思考,或比較、或綜合、或延伸。

再說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推薦自己的“好題”,其也是教師多次指導之后,學生才具有的意識與能力。以往練習課中,學生的“優秀”表現就是把教師預設的想法說出來。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想法覆蓋、屏蔽了學生的想法。筆者的嘗試是,每位學生帶著自己搜集的題目走進課堂,在課上某個問題呈現后,要能主動發現自己的題目與正在研討的題目有聯系,并能在當下的題目研討結束時,適時向教師和同學推薦自己的題目。如果自己搜集的題目與展示的問題暫時沒有關聯,那可以思考怎樣對所展示的問題進行改編。這樣,既讓學生在課上更主動,也讓學生更深度地關注、思考題目內在的結構。

最后要指出的是,對一位教師而言,教師角色如何定位,如果要落實,便要在“學為中心”理念指導下,一個內容一個內容地探討,一節課一節課地落實,因為比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親身躬行,從而讓課堂成為基于學生學習、展示學生學習、交流學生學習、深化學生學習的真正的學堂。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猜你喜歡
周長面積題目
怎樣圍面積最大
最大的面積
巧求周長
巧求周長
關于題目的要求
本期練習類題目參考答案及提示
巧用面積求坐標
巧算周長
周長小診所
追根求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