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提升辦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2017-06-30 00:19黃玉清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6.002

收稿日期:20170417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重大課題“基于‘工匠培育的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ZJA1316002)成果

作者簡介:黃玉清(1970—),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從事教育理論與管理研究。

摘要:從當前職業教育的現狀出發,基于“工匠精神”的內涵理解,提出提升師資隊伍質量與水平應先行;從培養對象的現實出發,“補差”與“提優”應并舉;充分重視職業教育隱性環境的影響力;努力推進高素質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培養人才模式;引入第三方質量評價機制,通過過程控制實現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等方面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工匠精神”;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6000302

伴隨著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的腳步及“工業4.0”時代的到來,中國正從代表低人力成本、低產品質量的“世界工廠”及“制造業大國”狀態走出來,轉型升級為以“中國智造”為標志的“制造業強國”。在中國制造業角色轉換的進程中,職業教育的轉型升級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這是一個化蛹成蝶的過程,關鍵是找準發力點。中央提出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把發展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中國制造向中高端邁進。面對這樣的目標,職業教育走老路、小步走,或者盲目跟風,缺乏長遠眼光的功利化發展模式明顯不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沉下心來將學生培育成“中國工匠”,通過他們打造出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從數量時代進入質量時代的關鍵一環。

一、職業教育的基礎與現狀

中國傳統觀念形成的“士農工商”社會分層習慣與“學而優則仕”的成才觀念使職業教育的發展受到非常大的影響,職業教育長期處于低人一等的社會地位。 體現在招生方面是只能招到學習成績較差、被各類一本、二本、三本,省級重點高中、市級重點高中、普通高中一路篩選剩下來的學生走進了職業教育院校。這種無奈“掐尾”的局面,使職業教育不得以在公眾心目中淪為次等教育的地位。體現在就業方面,面臨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社會大形勢,各招聘單位對于崗位招聘條件設置盲目攀高,尤其在學歷層次上 使大量的職業教育畢業生被直接排斥在外,社會就業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在職業發展方面,職業教育畢業生的發展空間受職業教育的“出身”影響,使一部分畢業生技能才干不能得到充分施展,也有部分畢業生自身主動發展意識不強,缺乏職業規劃與主動追求的精神,只滿足于謀生的低層次目標。招生、就業、職業發展空間三大社會公眾評價指標的不利局面又反過來對于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產生負面影響,使職業教育難以良性循環,因此培育“工匠精神”,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顯得尤其迫切與艱巨。

二、理清“工匠精神”內涵,找準職業教育轉型升級的切入點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說,在國家層面對于企業發展與職業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確定了工作重點。培育“工匠精神”是職業教育重塑形象,再造靈魂的奠基之舉?!肮そ尘瘛笔亲非笞吭降膭撛炀?、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職業教育也要從創造、品質與服務三個維度入手打造職業教育新生態,只有通過全方位、系統化的調整與改造,使職業教育的培養環境有一個質的飛躍,才能使培養對象實現質的提升。

1培育“工匠精神”,師資隊伍質量與水平的提升應先行

職業院校的師資隊伍基于歷史的原因與現實的困境客觀上存在著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地區與行業不均衡的現狀。還有部分職業院校迫于生存的壓力與發展的強烈渴望,不考慮自身師資結構、專業分布與能力水平現狀,盲目跟隨市場熱點設專業、搶生源,造成學校工作失衡:招生、就業兩頭重,教學、督導過程輕的局面。師資隊伍建設重視不足,個別甚至不滿足基本師生比的數量要求,臨時聘請兼職教師,缺乏長期的專業發展規劃,一切單純圍著就業市場轉。忽視職業教育規律、淡化教育過程管理,使職業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或者動力不足、或者發展路徑受限。師資隊伍的質量與水平僅僅滿足于開出課程,保證學生畢業的層面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標追求。職業教育教師對于學生的教育既體現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的直接層面,更隱性地存在于教師對于職業的追求、對于工作的態度、對于職業教育的情懷等諸多間接層面。教師群體代表的社會職業人形象,對于成長中的學生的影響是深刻而持久的,甚至奠定學生一生的職業認知。因此,對于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應該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加以重視。提升師資隊伍質量與水平要基于理論水平與專業技能并重,教育技巧與職業情懷互融的原則,鼓勵教師以專業的水平與真誠的態度創新學生培養機制,以包容的心態、謹慎的原則,制定學生成長過程控制規則。通過師生密切互動、共同成長的機制,將“工匠精神”培育融化到日常教學全過程中。只有這樣長期自然、真實的教與學統一的成長過程,工匠精神的培養才能成為可能。

2培育“工匠精神”,必須從培養對象的現實出發,“補差”與“提優”并舉

隨著我國發展高端制造業和“互聯網+"產業的戰略調整,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隨之變化:要求從業者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反觀職業教育培養對象的現狀不得不承認此間差距巨大。一直以來在職業教育內外領域有一個“共識”不得不面對:重普輕職的社會現實,將職業教育定位為“次等教育”“末流教育”,進入職業院校的學生自動帶著學習成績差甚至行為習慣也不好的標簽??陀^評價職業教育學生群體,雖然其中不乏少數綜合素質優秀的個體,但是整體素質的確堪憂:文化基礎薄弱、行為習慣養成欠缺、意志品質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下等等。面對這樣的群體,如果進入職業教育的銜接環節不理想就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職業教育全過程的質量甚至是一生的職業發展能力與水平。而真正具有“工匠精神”的職業人應該是專業精神、職業態度、人文素養三者有機統一的生命體。針對這種現實與目標差距巨大的情況,職業院校必須立足現實、面向目標、做真正育人的職業教育:面對這樣的群體問題必須“補差”與“提優”并舉。通過入學摸底全面掌握學情,有針對性地進行文化基礎補差,為專業學習掃清障礙、打好基礎;強化入學職業教育與管理,積極進行心理與行為干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進行意志品質鍛煉、提升自我效能感。通過多措并舉的人性化“補差”,逐步培養職教生的身份認同感與職業自豪感?!疤醿灐钡谋举|是廣泛樹立榜樣、深入發掘每個學生個體的閃光點,營造人人可以努力獲得提升、各個能夠主動實現成長的積極氛圍,通過同伴影響、環境帶動激發群體內部的生命活力,實現職教學生群體對于自身認知的轉型升級、心靈再造。

3培育“工匠精神”,職業教育隱性環境的影響力不可小視

教育的影響方式既包括顯性影響又包括隱性影響,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受身心發展規律制約,往往對于外顯的教育帶有某些刻板的印象偏見。這種偏見使顯性的教育效果受到影響。而在教育環境中的隱性力量寓教于無形、從而具有更大的張力,能夠更深刻地刻畫到受教育者的內心深處、成為其自我成長的建構資源,發于心、動于行,知行合一實現最高的教育目的。作為“工匠精神”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在于既要見到職業教育整體,更要見到被培育的每個人。要從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要求出發,無論是校園文化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教材建設,還是具體到教育方法的改革創新、教學工作的日常展開,都要從創造、品質與服務三個維度入手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體現人文性、價值性和思想性,將“工匠精神”的內涵與氣質融化于日常點滴工作中,于無聲處培養,于無形中養成。

4培育“工匠精神”,加強職業院校與高素質企業合作培養是關鍵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了企業與職業院校一樣對于職業人才培養負有重要責任。企業參與職業院校的人才培訓是對于企業與社會的未來投資,是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企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客觀上企業參與培訓缺少國家政策層面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又不能在短時間內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企業領導者的社會責任意識各不相同,主觀上害怕影響企業生產,出現安全隱患,尚未形成企業主動提供培訓的氛圍。校企合作很大程度是職業院校努力公關的成果,雙方關系的失衡有時會導致合作培養模式流于形式,無法收到實效。更有甚者,個別黑心院校與企業勾結以實習名義把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販賣。這一切,對于急需在企業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感受“工匠精神”精髓的職教生而言是致命的打擊。因此,規范校企合作形式與內容、方式與方法,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激勵約束政策,從宏觀層面營造全社會重視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吸引高素質企業走進職業教育,謀求共同發展是應有之義。

5引入第三方質量評價機制,通過過程控制實現轉型升級

客觀地看,在不重視甚至輕視職業教育的社會大氛圍下,國家和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于提升職業教育內在質量重視不夠,職業教育院校忙于與市場接軌,不同程度存在重視“出口”順暢、輕視“入口”把關、忽視過程培養的現象。這一切導致職業教育的評價體系與標準一直以來跟在普通教育后面亦步亦趨,甚至流于形式;評價的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與專業性都難免不足;基于第三方的社會評價機構與評價體系幾近于無。目前普通教育領域正在進行的教育評價改革值得借鑒,可以按類別、分行業設立第三方質量評價機構,打造職業院校辦學質量水平測評的公共平臺。國家和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將職業教育質量診斷與測評工作以市場化運作模式,委托第三方質量評價機構具體操作。第三方質量評價機構用專業、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與操作過程保證評價結果的公信力。這樣既能夠為職業院校的教育過程把脈,又可以為職業教育辦學質量與水平提供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避免當前某些職業教育院校盲目擴規模、上層次,單純追求學歷“升格”。這樣的職業教育不能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忽視了自身內涵發展,不能滿足職業教育要與社會需求、國家戰略高度匹配的客觀需求,不利于長遠發展。

(責任編輯:朱嵐)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

猜你喜歡
工匠精神職業教育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