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單元教學行走在“言”“意”間

2017-07-01 21:13陳荔萍
新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雙龍洞桂林山水景物

陳荔萍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痹谝浴罢Z用”教學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新時期,我們該如何走出教材的編排格局,跳出每篇課文的語言訓練各自為政的局限,整合單元教學資源,既注意內容的理解,也突出語言的訓練,做到“言意兼得”,走向以“‘語用核心”為統領的單元閱讀教學、口語交際、習作教學的“一體化”教學呢?

一、整體把握教材,確定單元“語用”核心

單元整體教學,就是要把一組的教學內容看成一個整體,在整體“語用”目標的指引下,對單元各種學習資源通盤把握和統籌規劃。在單元“語用”核心目標的統領下,引導學生通過同一類別但又各不相同的語言材料學習,形成語文經驗,提高語文能力。所以,首先要整體把握單元課文的“語用”表達特征,確定單元教學的“語用”核心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以“走遍千山萬水”為主題,編排了《桂林山水》《記金華的雙龍洞》這兩篇精讀課文及略讀課文《七月的天山》。本組課文都是描寫山水景物的文章,實際上包含著“學習景物描寫方法”的主題。通過對三篇游記類課文進行梳理、揣摩和比較,可以看出這幾篇文章“語用”表達方面的特點:作者都按一定的順序有詳有略地描寫景物,精心構段謀篇,并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方法,使句子更優美,增強表情達意的效果?;诖?,我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一是通過課文的學習,與作者一起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體會作者對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二是初步領會布局謀篇的基本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的順序寫;學習運用排比、比喻修辭方法,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表達真情實感。三是能運用習得的方法學習課外的寫景類文章,進一步感悟寫景類文章的特征與“語用”奧秘;遷移運用單元表達技法,完成單元習作。

二、彼此承接貫通,凸顯課文“語用”教學

1. 關注行文結構,學習言之有序。四年級下冊是第二學段向第三學段的過渡時期,可讓學生初步領會謀篇布局的基本方法。本單元的三篇游記類散文,都是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但是因各自寫作特色不同,所承載的教學內容也不一樣,表達的順序也各異。要憑借文中的語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感知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學習如何做到言之有序?!豆鹆稚剿凡捎谩翱偂帧偂钡男形慕Y構,側重介紹富有特色的景物。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總領全文,再分別從“山”和“水”兩個方面進行具體描寫,最后又把山水融合在一起,與開頭互相呼應?!队浗鹑A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按照游覽順序,采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層層推進。透過文中表示作者游覽順序、地點變換的句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行走路徑。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畫出游程圖,理清文序;再啟發學生有順序地連綴每一處景點,把握課文的重要內容;最后整合段落內容,說說作者帶著我們移步換景觀賞了哪些景點。這樣,學生便能感悟這類文章的寫作順序,進一步把握游記文體行文結構的一般特點。還可讓學生運用“總—分—總”的構篇方式,用“重點渲染”的方法來改寫《記金華的雙龍洞》,寫出外洞高大、孔隙狹小、內洞美麗的特點,進一步提高表達能力。

2. 感悟表達技巧,學習形象表達。在本單元的課文中,排比句出現的頻率最高,而最具特色的當數作者對桂林山水的描寫了。作者描寫漓江的水,運用了“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的句式,從“靜、清、綠”三個方面寫出漓江水的靜態美。而對桂林山的描寫更是令人稱絕,作者運用“桂林的山真奇啊,……像……像……像……”的句式,排比中套用比喻,生動逼真地再現了千姿百態、色彩明麗的山景,仿佛在我們眼前展開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教學時,要抓住精彩句段,在品出豐富意蘊的基礎上,悟出表達之妙。之后,再引導學生把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兩處景物的描述中。如,引導學生觀察校園內的大榕樹,發現其高大、粗壯、美麗的特點,仿照《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的描摹手法,從三個不同的方面進行隨文練筆,把大榕樹寫生動、寫形象。

3. 領悟作者的感情,學習生動表達。文章的字里行間,往往暗藏著作者的種種感受。讀《記金華的雙龍洞》《七月的天山》,我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我們也參與其中。教學中,需引導學生做細細的品讀。例如,針對《記金華的雙龍洞》中對“孔隙”的描寫,細細品讀“從……到……到……到……”這句話,關注文中和身體有關聯的幾個詞語,凡是和船底有接觸的部位,作者都做了具體細致的描寫,可見孔隙之窄小。再通過理解“要是、準會、稍微、一點兒”,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讓學生在隨作者一同“歷險”中,領悟作者借助感覺寫孔隙窄小的寫法。而《七月的天山》使用了第二人稱的句式,如,“在馬上你用不著離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滿懷心愛的野花”,拉近了讀者與文本、讀者與作者間的距離,仿佛此景就在眼前,作者就在身邊。這也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品味,了解其表達特點。

三、整合教學資源,促進讀寫遷移運用

1. 課外拓展閱讀,學習遷移運用。為了便于學生系統地掌握作者的寫法,我們要讓學生及時回顧學過的課文,通過列表、聯系、比較、歸納,總結本組課文的閱讀方法及作者的寫作方法,并在拓展閱讀中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廣闊的閱讀天地,將課內習得遷移到課外應用中。如,課外閱讀《趵突泉》《九寨溝》《阿里山的云霧》等,發現其經典的構段方式及行文結構,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遷移所習得的閱讀能力,在實踐中加以運用。還可以通過“寬帶網”,讓學生搜集五岳或五大淡水湖的有關資料,借助畫面、文字資料,進一步了解相關的知識。

2. 進行主題習作,運用表達技法。有道是:“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北締卧曌饕髮懶@景物,也可以寫別處的景物。教學時,引導學生全面、仔細地觀察校園內的景物,把握景物的主要特征,確定所要描寫的方面,再選擇合適的順序進行介紹,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如果選擇的景物各具特色,可模仿《桂林山水》一文,采用“總—分—總”的構篇方式。如果想用游記的方式,則可以選擇以《記金華的雙龍洞》為范本,移步換景,欣賞一路美景。無論學生采用哪一種結構方式,都要引導他們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方法,從景物的不同方面進行具體描寫,并注意在介紹時把自己的情感滲透到所寫的景物中,使文章更加生動。

猜你喜歡
雙龍洞桂林山水景物
桂林山水桂林人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游金華雙龍洞
四時景物皆成趣
我和葉圣陶先生游雙龍洞
寫寫冬天的景物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滅的漓江漁火
輕輕松松聊漢語——桂林山水甲天下
隨著腳步看風景
景物描寫要準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