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斟詞,探尋表達之秘

2017-07-01 10:07曾桂花
新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齊景公用詞法布爾

曾桂花

詞語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語言材料,一字一詞總關情。體會詞語,除了理解它的意思,還要了解它在具體語境中起到的效用,領略它的表現手法。那么,在教學中,應該挖掘哪些詞語來觸摸它的溫度,領略它的形象,體悟它的精妙,感受它的表達效果,從而來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呢?筆者談幾點粗淺看法。

1. 抓住要求掌握的,感悟精當。寫文章,一般先從遣詞造句開始,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小學生正是學習用詞造句的黃金時期,在閱讀教學中,要格外關注新詞,引導學生在理解詞語的同時,體味作者用詞的準確,為運用打下扎實基礎。

如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裝滿昆蟲的口袋》中有這么一句話:“爸爸的訓斥沒有驅散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強烈的興趣已經種在他的心里?!本渲械摹懊詰佟笨煞駬Q成“喜歡”或者“熱愛”呢?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法布爾與昆蟲的幾個小故事來分析。八九歲那年,法布爾天天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生物;把甲蟲視為珠寶,打算帶回家好好欣賞;父親訓斥他“老是捉蟲子”;等等。通過這幾個小故事可以發現,文中用“迷戀”這個詞,更能表現法布爾對昆蟲的如癡如醉。這樣聯系文本,體會用詞的精當準確,不僅有利于促進積累,還為日后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抓住內涵豐富的,體味功夫。言為心聲,一字一詞總關情。在文中,每個詞語都是作者抒發情感的憑借。有的比較淺顯,一看就知道大致意思;有些看似尋常,實則蘊藏著豐富的內涵,需要細細揣摩才能讀懂。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品嘗這些內涵豐富詞語的味道,體會用法,窺探作者遣詞之功。

如北師大版四年上冊《釣魚的啟示》一文,在敘寫父親要求“我”放魚這部分內容時,有這么一句話:“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边@里的“得”字讀“děi”,是個動詞,意思是必須、需要。在常規聽課中,發現有部分教師和不少學生把它讀成“dé”,把它理解為可以、許可,或者漏讀?!暗茫╠ěi)”寫出了這是一個把規則放在首位的父親,他在用自己的言行給“我”的成長做一個正確的引領。有了“得(děi)”,父親放魚的決心就顯得更堅定。倘若把句子改成“孩子,你把它放回水里去”,就很難表現父親的那份決心了。

3. 抓住詞語相同的,看出神奇。有的文本,經常會多次出現同一詞,這并非機械地重復,而是作者獨出心裁的落筆。教學時,聚焦不同語境中的相同詞語,揣摩品味作者獨特的表達視角,既能訓練學生關注詞語的敏感度,也能提高言語表達和鑒賞能力。

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西門豹治鄴》中,“鬧”在文中共出現了三次。第一次,“這都是給河伯娶媳婦鬧的”,句中“鬧”的意思是“造成”,從中可以感受到當地百姓對河伯娶媳婦以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不滿;第二次,“他們每鬧一次都要收幾百萬錢”,句中“鬧”的意思“搞、弄、張羅”,從中又可以感受到老大爺在指責給河伯辦喜事是浪費錢財;第三次,“年年鬧旱災”,句中“鬧”的意思是“發生”,帶著無奈與不滿。這三個“鬧”像一條線索,把河伯懲治巫婆和官紳的原因串成了一條線,清晰、簡潔、明了。如果不捕捉三個“鬧”字,引導學生仔細品讀,深入理解,又怎能領略到作者遣詞用句及謀篇布局的精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心思縝密,對于文本當中相同的詞語,要仔細辨析色彩,品味在文本中的作用,看出神奇。

4. 抓住點睛傳神的,尋味功夫。好的作品之所以能感人肺腑,點睛傳神的字眼功不可沒。教學中,要善用“火眼金睛”去尋求生動傳神的字眼,從詞中透視,走進文本中心,感悟作者情感,領略表達精妙。

如《裝滿昆蟲的口袋》一文,從父親訓斥法布爾的這個側面描寫,表現了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其間,“老是捉蟲子,不中毒才怪呢!”句中的“老”是個點睛詞,意思是“經常、總是”,暗示法布爾捉蟲子不是一兩次,而是家常便飯。雖然看似個微不足道的詞,卻起到了畫龍點睛之妙,別有一番韻味。像這樣的字眼,抓住它,讀懂它,就如同扼住文本的命脈,才能領略作者的功力。

5. 抓生動形象的,收獲技巧。漢語的詞匯十分豐富,一些詞語能生動形象地再現人物的心情、狀態及事物的特點等,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教學時,扣住這些詞語,引領學生體悟、想象,能感受到作者的神來之筆。

如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成吉思汗和鷹》一文中寫道:“突然,‘嗖的一聲,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灑在地上?!本渲械摹班病笔莻€擬聲詞,看似尋常,其實別有一番情趣,容易讓讀者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激活想象,看到一只勇猛的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俯沖下來,打掉成吉思汗手中的水杯,感受到這是一只忠誠的鷹。反之,倘若沒有它,鷹飛翔的速度恐怕就難以彰顯,文本也就失去了扣人心弦的獨特魅力。

6. 抓住意思相近的,領略匠心。有時,在同一篇文章中就可以覓得意思相近的好幾個詞,這些詞語看似尋常,其實可能與文本的中心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學中,引導學生比較、鑒別、推敲,理解其內在的含義,也能領略作者用詞的精當,感受作者的匠心獨運。

如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欲速則不達》一文,作者依據事情的發展來表現齊景公的心情變化。第一個驛使來報,齊景公“急”得猶如觸電般從椅子上彈跳起來;再一個驛使來報,齊景公“十分焦急”,顧不上君王形象,大聲吼叫;緊接著,他感到騶子駕車太慢,又“心急如焚”,以致失去理智,棄車而走。作者把“急”“十分焦急”“心急如焚”放在故事情節中的不同地方,既避免了用詞重復,又把齊景公的心情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還串起全文。教學中,如果扣住這些意思相近的詞,引導學生感悟、品味,不僅有利于快速走進文本中心,領略詞語在具體故事情節中的適用性,還有利于活學活用。

總而言之,對于洋溢著生命氣息,飽含著生命溫度的詞語,教學時,不能僅停留在對詞語意思和表達情感的理解上,還應從詞語的表達效果及對文本的作用上,引導學生揣摩、探究,領略表現技巧,提高運用能力。

猜你喜歡
齊景公用詞法布爾
解讀昆蟲記——讀懂法布爾的昆蟲世界
晏子勸戒
蒼涼又喧囂:《我與地壇》中的用詞
被嫌棄的齊景公
法布爾
寫話妙計之用詞準確
蟬殼
汪曾祺小說的用詞特點賞析
甘為孺子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