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德課程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2017-07-01 22:50李聯章
新教師 2017年6期
關鍵詞:書本品德教材

李聯章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這句話的意思是教學離不開現實的生活,脫離實際的教育是一種沒有生命力的教育,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教學更是如此。用活書本的同時一定要立足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將生活實踐中的體驗、領悟的道理,同書本知識有機融合,內化升華知識,指導自己行為,達到學與用的統一。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學只有依托豐富多彩的生活這股源頭活水,才能達到“綠葉成陰子滿枝”的最終目的。

一、始于足下——目標制定立足生活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簡稱“新課標”)指出,教學要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文本內容要緊密聯系生活,才能使教學回歸生活。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導向和歸宿,品德與生活(社會)的教學目標制定要“始于足下”——立足于生活和教材,也就是應該從教材出發,把握教材的觀點,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身心特點和知識現狀,生成動態的目標。通過“三維目標”的制訂,讓教學圍繞目標展開,確定教學方式,實施立體教學,使課堂成為學生指導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明辨是非、提升能力的主渠道,提升課堂的效益,實現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的真正目的。

例如,在教學《平安回家》一課時,根據筆者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學生對交通法規和交通標志認識嚴重缺乏,也缺少遵守交規和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力的現狀,這堂課的目標制訂除了讓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的含義,多學一些交通知識外,更要面向學生的未來生活。因此,首先讓學生學會遵守交通規則,其次通過模擬實踐為今后的生活做好鋪墊,最后回到生活中去。

二、百花齊放——內容選擇源于生活

新課標指出,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學內容須是學生身邊的生活,反映他們自身的需要。所以應讓課堂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建構充滿活力的課堂?,F在的教材配有大量富有童趣的圖片等課程資源,但是距離農村孩子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符合他們的生活實際,往往不能對他們產生吸引力。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百花齊放”——既要遵循教材,也要對教材進行重組、刪減、補充,結合當地的生活資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是自己的生活寫照。在課堂上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重新進行設計,用故事講述、情景劇演出、制作漫畫展播等形式,讓學生在探討、解決、體驗、感悟中不斷糾正自己的所思所想,生成是非觀,最后成為回歸生活的行動指南。

依舊以《平安回家》一課為例,上課前,筆者錄制了一段學生放學回家的情境:學生三三兩兩結伴而行,過馬路不看來往車輛;在公路上玩耍、互相追趕;高年級同學騎自行車靠右行,出現放開雙手,不扶車把顯車技等危險行為……課堂上一播放,學生就感到非常熟悉,一下就調動了學習積極性和欲望。筆者在辨析基礎上,讓學生自行糾正錯誤行為,說明正確做法,再進行概括、提煉,使學生在已有的生活實踐經驗中有一個重新認知的過程,提升已有的經驗,在生活中正確指導自己的行為。

三、多姿多彩——課堂活動聯系生活

學生品行的社會發展性,不是只靠課堂上的教條灌輸被動接受就能生成的,必須要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感知和外界的助推作用來相互建構。只有讓學生心甘情愿地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去,讓學生親身去體驗、感悟、矯正、提升,才能將知識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行為準則,用自己內化的知識和能力提升道德意識和素質,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能真正落實到平常的生活學習中,讓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為此,在教學《有多少人為了我》一課時,筆者設計了許多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到社會上采訪、調查、實踐,進一步將知識內化。筆者安排學生走出課堂,進入超市購物,采訪了超市的員工,并調查了他們的工作內容,感受他們為顧客服務忙碌的身影;筆者還安排學生參觀老師辦公室和學校食堂后廚等,讓學生體會學校老師辛勤的工作、食堂阿姨的付出等等。接著在課堂上進行辯論或情境再現等有益的體驗,使學生感受到有許多人在為“我”服務,為大家服務,然后讓學生想象假如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社會將是怎樣的場景和秩序。通過從實踐中獲得的認知來理解書本的內容和所要闡釋的道理,能讓學生把知識內化和感悟后,更進一步指導自己的行為準則。

四、葉落歸根——實踐體驗回歸生活

生活性是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教師可以選擇對學生有益的現實生活原型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教學,將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問題和現象,設計成教學資源,模擬生活情境,進行角色演繹,設置探究問題等,通過讓學生談一談、演一演、學一學、做一做等活動來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從中體驗感悟,明辨是非,指導言行。在回歸生活中重新審視自己,在生活中不斷成長,讓課堂教學和實踐體驗最終回歸生活。

以《留住大自然綠色》一課為例,筆者將活動設計如下:首先,播放自然災害所引起的山洪、泥石流或沙塵暴的影視場景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的相關視頻,給學生強烈直觀的心靈震撼,使之產生共鳴;接著引導學生回顧以前所學的內容,出示大自然美麗的景象的圖片,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花香鳥語,一片明媚……通過強烈的對比反差,讓學生感受到留住大自然綠色的迫切性,隨觀感產生情感;最后,讓學生充分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回顧生活過程中,深化道德認識。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寫出如何留住大自然綠色的方案、措施和做法。通過交流得到一致的認知體驗和情感提升,使學生明白,要留住大自然的綠色,就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留住了綠色就留住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留住了美麗的地球。

總之,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必須從學生生活的領域出發,并把它作為文本教學內容的延伸和補充。只有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題材、生活體驗、成長空間和家庭、學校、社區、社會大環境等,才能有取之不盡的教學素材。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些“干貨”,結合書本內容加以有機創新和重組,讓學生學習知識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由此通過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反思、自我矯正來建構正確價值觀、生活規則、行為規范。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化教學方能達到書本與生活、生活與學生、學習與體驗、感悟與實踐的有機統一,綠葉成陰子滿枝——最終實現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的育人目的。

猜你喜歡
書本品德教材
玩轉書本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打開書本
回歸書本:慢讀的樂趣
開在書本里的花
品德微視頻評價的思考
品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