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教學在初中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

2017-07-17 09:44楊柳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7期
關鍵詞:體裁比較法初中語文

楊柳

根據我國相關數據顯示,初中生學習存在著知識學過但都孤立在大腦里的情況,沒有對其產生任何聯系,導致學習成績難以提高,所以,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把知識梳理清晰,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的完整性,而比較教學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比較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特點

比較性學科包括:比較教育學、比較法學、比較政治學、比較文學等,而比較教學處于比較學科的下位學科。在教學實踐中,辨析并確定教材內容差異關系的思維過程及方法被稱為比較教育法。這一定義告訴我們比較教學的內容包括:辨析事物,確定事物之間的差異關系。而教師使用這一方法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學效果,同時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自學的能力。

開放性也是比較教學系統中的特點,根據實際的比較教學中,主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開放代表著自由與自主的特點,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其比較標準會受到自身主觀意識影響,難以保持一個絕對的標準性,學生往往會以自己的價值觀和知識來考察比較的對象。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古詩比較教學時,其含義不單單是教學參考書上的一種,而是引導學生在相同之處進行對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產生自己的見解,促使其產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在遇到同樣體裁古詩時,能自行分析古詩含義的目的。雖然比較教育有開放性的特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的課堂紀律散亂,而是通過教師在真正的比較教學中,通過學生課堂的反饋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隨機調控,排除干擾教學質量的因素,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教育質量的目標。比較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法標準都不一致,這也能說明比較教學法的系統存在開放性的特征,但其運用時都遵循著萬變不離其宗的法則。

二是比較教學中有和而不同的中國傳統哲學,在以比較教學法哲學理論基礎上,可以看出比較教學法具有系統的開放性特征。中華民族和的哲學是中國哲學的核心思想,老子與孔子都對其產生論述,這種積極接納事物的態度將對不容的事物進行比較,追求統一和平衡,這也體現了比較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二、比較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比較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分為縱比和橫比,縱比主要是將不同語文單元內容進行比較教學,使其達到鞏固知識和相互聯系的作用,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橫比是在一個單元內進行比較,同一體裁的單元比較性更強,這種教學對比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和鞏固知識都有著明顯的作用,從教學內容上看,可以將學習目標分解成很多不一樣的知識點,然后在同一個單元組內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教材自讀。

比較教學在方式上可以分為對比與類比,對比可以讓初中生更好的了解事物的豐富性,對各類知識的特點都準確掌握,提高初中生辯證事物的能力,使其認識到語文學科強大的功能性。

比較教學在內容上可以分為總體比較與體裁比較等,同一主題的文章表現,可以通過比較主創的差異,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手法的多樣性,使其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比較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手段

以掌握實質的教學內容為主,采用相關的教學方法,比較教學的具體方法包括:層遞比較法、對照比較法、辨析比較法、近似比較法等,每一種比較教學的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對其進行選擇。主要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比較教學的輔助教學,比如,我們在教學時常用的幻燈片、音頻與視頻等,這個可根據教師在授課中的實際情況而定。

對照比較法的運用一般是針對課文中存在的對應關系點進行展開比較的,適用于比較兩篇或者兩篇以上的課文;層遞比較法的運用是比較課文的結構層次,可以從某一個段落上進行擴展,對其進行比較;近似比較法的運用是對一些作品進行分析比較,找到相近或者相似的內容,適用于許多作品比較;辨析比較法的運用是對文章某些方面具有明顯相同之處或者相似之處進行分析比較,這種方法適用于大部分的課堂教學。

四、比較教學在初中語文單元教學中的運用

就八年級學生與七年級學生來說,認知事物的能力差距就很大,所以,其教學方法也就大不相同了。在語文教學中,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法的教學設計要考慮到這部分學生年齡對其自主學習與理性思維能力比低年級的學生高一些,比較教材內容的深度也有一定高度,所以,這就意味著,教師應著重對其比較內涵的深度進行擴展,例如;課后比較閱讀寫作訓練能力的深化與比較課前預習等。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在設計比較法教學時,應針對其年齡,主要完成基礎課程標準,增加課堂趣味性和簡單性。

同時,組合單元的選材與內容在教材上的要求都不同,教師在進行對比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以教材為核心,增加其靈活性,對于相同主題的單元組合,雖然其體裁不一樣,但應恰當指導,使學生重點掌握反映對象異同。

對于相似的體裁,在比較教學設計中,不但可以使用類比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該體裁的寫作規律與特點之外,還要使用比較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到,即使是同一主題的文章也能有很大的自由性和內容的豐富性。

例如,魯迅的小說《故鄉》就是使用了對比手段,筆者將面前故鄉的敗落場景和之前的秀美景色進行對比對,展示了舊時期中國農村的沒落的走向。另外,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是舊時期一個清苦的知識分子形象,這兩篇文章對人物的神態、外貌、語言、動作進行了描寫,我們可一根據這兩篇文章中的人物神態進行對比,閏土的神態可以表現他生活貧窮的情況,孔乙己的神態可以表現出舊時期知識分子受封建科舉制度的影響,放不下架子又自命清高的情況……在進行文章教學時,文章的可比內容特別多,初中語文老師應該深入挖掘并引導學生,使學生對筆者所想表達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使其身臨其境,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總之,恰當的比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單元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還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鞏固原有知識的同時,幫助其更好的梳理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也可以減輕教師繁重的教學任務,使其教學方法更加合理與科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體裁比較法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應用比較法 培養物理知識遷移能力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怎樣引導學生證明不等式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茫然的體裁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體裁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