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2017-07-17 19:28周益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7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境語言

周益

【摘 要】

語文學科作為高中必修課程之一,不僅承擔著提高學生文學素養與語言素質的重責,更應該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進而促進其創新思維與能力的構建。本文在研究高中語文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重要性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學方法以期能夠改革傳統的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

高中 語文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在高考的指揮棒之下,高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將最大的關注點放在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的解讀與教學之上,教師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盡可能的傳授高考的考點,學生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話語權”以及獨特的“情感體驗”受到最大限度的忽視,這就造成了學生實際分析問題以及創新思維訓練的缺失,不可謂不是當前教育的“悲哀”?;谶@一情況,筆者試圖通過改變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進而促進其創新思維與能力的構建,以將其培養成新時代所需人才。

一、鼓勵質疑突破僵化思維

培養創新思維的首要就是要有質疑精神,只有學會對現有的思維模式以及既定標準抱有懷疑的心態,才能積極思考與主動探究問題,進而創造性的提出新的觀點與理念。古語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眲撔碌囊庾R與理念往往發芽于質疑,成就于問題的重新思考與全新詮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提出與教科書或者是教師觀點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左的觀點,質疑的產生是學生深入思考的結果,更是創新型想法誕生的源泉。

例如在教學“走進語言現場”專題的“不自由,毋寧死”內容時,教師以及教科書對于這種精神肯定是持高度贊同的觀念的,同時對于文章的解讀也是從高度頌揚這種精神的角度出發。但是,肯定會有學生提出這種精神不可取,是一種極端的想法,缺乏變通意識。這時,教師就不能基于教材而否定學生的想法,應該對其持以肯定態度,這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二、情境教育推動發散思維

語文是一種純語言教學的學科,教授學生文字與語言運用的方法與技巧,相對而言是一種純理論教學的科目,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有一些枯燥,甚至是死板。而如今在強調創新思維構建的時代和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師應該設法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經過教育專家的研究表明情境教育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構建有著極大的幫助。

情境教育模式將純語文理論知識的學習置于具體的教育環境之中,通過場景式的教育模式以及多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刺激,增加學生對于知識運用環境的理解,與此同時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實物或者其他的刺激得到有效的激發,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往往會有著意想不到的即創新的方式與方法。相較于傳統的教育教學環境,學生只是被動參與課堂,教師通過“填鴨式”的教育方式,看似最大限度以及最有效率的傳授著知識,實則學生接收知識的效率以及效果有限,同時這樣的教育模式極大地壓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的訓練,因為學生完全沒有自主發揮的空間,他們需要做的僅僅就是努力接收老師傳授的知識即可。而情境教育模式則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創設與課本內容相關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學生的想象以及聯想能力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他們會主動思考問題,創新問題解決的思路以及方式。

例如在學習《長江三峽》一文時,傳統的教學方式之下便是教師一人通過語言來講述整篇文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效果可想而知。采用新型的有助于創新思維構建的教學方法——情境教育法,則大不相同。教師可以在教學此文的課堂上播放有關長江三峽的紀錄片,雖不能親至,但也能通過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直觀的感受到如今長江三峽的波瀾壯闊,森林的郁郁蔥蔥,此時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要求學生細細品讀作者筆下的三峽,同時比較與紀錄片中的三峽古今之間有何變化與發展。這種圖文并茂與聲色俱佳的教學模式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生動的圖像,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有助于其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對于一些文本內容的解決也會產生一些新思路與新看法。

三、有效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一個人擁有活躍創新思維的顯著特征就是聯想與想象的能力突出,而聯想與想象能力訓練與養成的有效手段就是通過科學有效提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未知問題,進而推動其“無中生有”即創造性思維的養成。首先,教師自身要摒棄傳統的思維與教學模式,對于教材內容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與教學目標,科學設置難度與發散度“層層遞進”的階梯式問題,既要讓學生感到“跳一跳”夠得著,但又要其只有通過思考與創造才能解決。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的教學互動環節,通過有效的提問,推動學生主動思考問題以及積極探究所學內容,更要引導其通過發散性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時,教師便可以設置這樣的一系列問題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促使其發揮自己的聯想與想象能力去解決問題。例如,你能用五個詞概括一下朱自清筆下描繪的荷塘月色嗎?把你的這五個詞拓展成一篇小文章,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描繪一下你眼中的荷塘月色。文章中各個景色如荷花、月光等的描寫對于意境的構建起到什么作用?你從哪些語句或者景物的描寫中體會到朱自清先生的什么感情?你判斷的依據以及你是否曾經也有過觸景生情的經歷,講述給大家聽。通過這樣的有創造性的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主動去發散性地聯想與想象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是否也有觸景生情的經歷,進而體會作者的彼時彼情,更好地領會文章主旨。

【結 語】

綜上所述,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的構建并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不僅需要教師從根本上轉變模式化以及標準化思考的定式,在鼓勵學生質疑打破僵化思維的基礎上轉變教學方式,如采用情境式教育法以及科學有效提問法,引導其主動探究,大膽想象,促使其為成為創新型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孫韜.試論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5(9)

【2】田德武.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5)

【3】李娜.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情境語言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