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飛翔

2017-07-17 11:15李偉瓊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7年7期
關鍵詞:評價活動語文

李偉瓊

個性是一個人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比較固定的特性,是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教育發展大會編著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將“培養一個人的個性并為他進入現實世界開辟道路”作為教師將來的任務。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又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呢?

一、轉變教育思想,提供個性發展的自由空間

如果沒有自由發展個性的空間,各環節管得過死,課業負擔太重,學生完全處于被動,整齊劃一的學習狀態,個性只能受到壓抑和抵制。在教學中應特別反對教師主宰全程,學生當聽眾、觀眾的現象;無視學生個別化現象一時追求正確答案的現象等。我們要樹立尊重學生個性的教育理念,把每個學生都當作有獨立人格、獨特價值和無限潛能的人。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能在平時的師生交往中與學生形成和諧民主的關系,形成一種教師的親和力;在課堂的交往活動中更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關心、理解與信任每一個學生,要學會角色轉換,即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要相信每個學生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傾向;平時的教學觀念、教學策略尤其是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都要努力爭取創設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發揮的情境;在教學中樹立多樣化,多層次的教學要求,幫助每個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價值,發展自己的個性,讓愛充滿學生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合作”地學習

“自主”指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學習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可體現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施教分層的個性化教學操作策略。比如,如教學《夕照》一文時,可放手讓學生自由閱讀,邊讀邊想,把自己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劃下來,并說說精彩在什么地方。然后,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表達出來,如喜歡畫畫的就可以把這種景象以畫面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進行讀、品、評、賞、畫,學習的勁頭高漲。他們各抒己見,把認為最精彩的理由說得頭頭是道,思維活躍,把夕照的迷人景象畫得栩栩如生。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師生、生生的多向互動交流,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語言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既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學習心得,也養成注意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解決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如在教學白居易的《暮江吟》古詩時,先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讀讀詩句,觀察插圖,聯系注釋想想詩意;在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合作交流進行學習,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小畫家、翻譯家、朗誦家中的任何一個角色,分別以特有的形式表達對詩句的感悟。當小畫家的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詩意,當翻譯家的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詩句所描繪的意境,當朗誦家的以朗誦的形式朗誦詩句;然后,再讓學生推薦匯報結果,班中其他同學當小評委,與匯報的同學進行自由交流,教師只在關鍵處進行點撥、調控。這樣,學生不僅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在充分民主、輕松愉悅、樂于探究的氛圍中學懂了古詩,而且在課堂上構建了“生生合作”“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交互進行的立體型的交流網絡,使學生的個性得到淋漓盡致地張揚、體現,課堂呈現出精彩紛呈的多元化感悟。

三、實施個性化評價

所謂個性化評價,就是強調即興、即時、即地的一種評價方法。教師在輔導觀察學生作業的過程中進行有針對的客觀評價。在評價學生作業時,依據每個學生的發展水平進行縱向評價,如“和你以前比,你做得……”“如果你繼續努力,會更……”多肯定他個性化的與眾不同的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種評價方法是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肯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常設計一些自我發現,自我肯定的問題,如:“你做得最好的是哪部分?你什么地方做得和別人不一樣?”等等。在評價時教師更多的強調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點出眾的表現,就能獲得教師的贊賞和表現機會,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如果兒童不僅僅知道而且體會到教師和集體對他們的優點既注意到了,又很贊賞的話,那么,他就會盡一切努力變得更好”。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的時候,既要看到進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長善救失,揚長避短。

四、為展示學生的個性創始舞臺

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是孤立進行的,必須有一定的載體,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念,突破狹小的課堂空間,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萬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如:參觀調查、社會實踐、小組活動、課堂表演……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拘一格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個性提供廣闊的天地。在教學中教師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條件給每個學生提供表現個性能力的舞臺,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教學過程,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發展其個性。如每年的清明踏青活動,活動前,我布置學生自己帶活動工具,自發成立活動小組,然后在出發前十多分鐘,讓學生在課堂上小組交流這次活動的操作,這樣學生意識到不是為活動而活動,而是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學會發現問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大家有所說,有所得,展示了各自的才能。實踐證明,開展多姿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既樂于參加,勇于參加,又能在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信心倍增,學習熱情極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大大提高。

總之,惟有個性才有創造,惟有個性才有活力,惟有個性才有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振良.合作交流 張揚個性——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藝術.【J】.當代教研論叢,2015(1)

【2】蔡麗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個性.【J】.學術評論,2010(9)

【3】田美娥.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學生個性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3)

猜你喜歡
評價活動語文
“活動隨手拍”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四會合一”活動安排一覽表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