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將紅色文化資源開發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必要性

2017-09-15 05:09丁潔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0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高中思想政治課必要性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不斷涌出新的教育思潮,加快了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模式的改變和完善。我國在2001年6月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本校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取適合本校的課程。為了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優化教學效果,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刻不容緩。紅色文化資源指的是革命戰爭時期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其載體,形式多樣,包括物質形式和非物質形式。常見的物質形式的紅色文化資源有革命遺址、文物、博物館等;非物質形式的有歌舞、影視、戲劇等。這些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資源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具有極其深遠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本文通過論述紅色文化資源與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聯系,討論了開發紅色文化資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對今后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提供理論借鑒。

【關鍵詞】紅色文化資源 高中思想政治課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047-02

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以社會主義德育教育為目標的綜合性的人文社會科學常識課,是集理論教育、社會認識和公民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在高中學科課程中占極其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課不同于其他學科課程的地方在于,它具有特殊性,特殊在它是青少年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指路明燈,無時無刻不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就特別重視群眾尤其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為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正確途徑;認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規律、運用好課堂教學的途徑,才能做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社會未來的主力軍,高中生正處于一個關鍵期,接受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未來成功成才的前提。

從宏觀環境來看,國外也有類似的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特有的名稱,其他各國過根據自己的實際采用了不同的名稱,例如美國稱之為公民教育,日本稱之為道德時間,新加坡稱之為生活教育。目的都是培養學生們正確的政治方向以及優秀道德品質。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積淀了濃厚的紅色文化資源,例如,江西紅色文化資源、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延安紅色文化資源等等。紅色文化資源作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形式,同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娛樂資源作為談資,能夠愉悅人們的生活;影視資源作為一種傳播手段,能夠豐富人們的閑暇時間;紅色文化資源作為一種教育資源,能夠滌蕩人們的心靈。

將紅色文化資源開發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紅色文化資源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實踐性課程開發理論認為,開發課程資源時要著眼于地域優勢。舉個例子說,延安市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是天然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課堂,延安地區的高中生潛移默化的受到紅色文化的影響,熟知其表現形式,基于這種優勢,把分散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到課程中,教師再通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參觀、學習,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將紅色文化資源的教育價值發揮到最大程度,增強了思想政治課實效性。其次,從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目的出發,開發紅色文化資源可以培養學生們對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認同。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標要求“要注重學生道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知識與情感的認同。思想政治課要解決學生內在的知識問題,也要解決學生外在的行為問題,實現知識和行為的統一。學生們在課本上學習了有關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但究其根本卻并不清楚其外延,通過教師帶領學生去實地教學,學生到實地感受,增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實踐認同,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理解和消化知識,從而優化教學效果。最后,避免了資源閑置和浪費。紅色文化資源是歷史留下的珍貴財富,將其開發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中,使其形成一套系統的、理論的課程資源體系。為今后開發課程資源提供了理論基礎。

如何有效的開發紅色文化資源?首先,需要提高教師的課程資源開發意識。長久以來,我國實行統一的課程管理,統一教材、統一教學方式,雖然取得一定得教育成效,但同時忽略了地域差異,忽略了教師的教學方或教學風格,使教師喪失教學熱情,參與課程開發的意識淡薄,導致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不高,因此,充分調動教師參與開發課程資源的積極性,對于優化教學效果有一定現實意義。其次,突出學生主體性。人本主義理論認為,開發課程資源時要尊重學生們的需要,教師還應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潛入文本,獲取其中對自己價值的因素;高中生的認知能力在不同年齡段有顯著區別,因此,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時要注意篩選,選取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認知規律的資源,不能忽略學生的個性差異,盡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突出其主體性。最后,遵循資源開發的適度性。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在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基礎上適度開發,在開發過程中注意保護源頭,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數。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各個重要場合提到“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依托地方特色,開發紅色文化資源,挖掘紅色文化中蘊含的教育價值,把握紅色文化資源與高中政治課的契合點,對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效性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教基[2001]17號)[Z]. 2001:1-2.

[2]王寧,田伏虎,王承博.關注公民教育中特色教育資源的個性化服務——延安紅色教育資源數字化服務模式建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4.(11).

[3]潘英福.淺談本土紅色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教基礎教育研究, 2011.(07).

作者簡介:丁潔(1994年10月-),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延安大學2016級教育碩士,政治與法學學院,學科教學(思政)。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資源高中思想政治課必要性
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資源的路徑探討
紅色文化資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研究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淺論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分層教學的實施
貴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現狀及法律保護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