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遷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協同應用

2017-09-15 05:09王彤孫麗芬唐文猛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0期
關鍵詞:遷移協同知識點

王彤 孫麗芬 唐文猛

【摘要】遷移規律是一種普遍存在于教學過程的心理現象,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從新舊知識點的情景、過程及規律注重知識遷移的協同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遷移 知識點 協同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109-02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知識遷移指的是已有知識、技能對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影響,恰當地運用知識遷移,可以使學生對新知識觸類旁通,所以知識遷移的教學方法完全符合新課標的精神。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知識遷移的運用可以發生在一節課的任何一個環節:在導入環節,可以讓學生快速地意識到知識遷移存在的價值;在探究環節,可以讓學生實踐知識遷移的發生過程;在鞏固練習環節,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遷移的獨特作用;在課后延伸環節,可以讓學生繼續體驗知識遷移的后續效果。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的引導、啟發與學生的探究、運用都可以圍繞著知識遷移的協同作用來進行。

一、挖掘新舊知識的遷移點

具體而言,遷移的是什么呢?是一種方法,一種規律,還是一種思想?老師深入了解教材,挖掘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這對知識遷移的效果與水平至關重要。

比如《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教學過程中,僅僅將“萬以內數的比較方法”遷移到 “億以內數的比較方法”這還遠遠不夠,更應該注重數學思想的遷移還應,尤其是注重利用數學類比的使用。通過這節課,學生不僅學會掌握知識,更獲得了一種探索數學世界的“思想武器”,這不正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嗎?

數學的認知結構是分層次的,遷移的基礎包括知識與技能,期位于認知結構中的較低層次,數學認知結構中較高層次的部分包括數學思想和方法,其是對數學知識技能的本質認識和高度概括,對于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具有指導意義,更是實現廣泛遷移的促進手段。

在挖掘新舊知識的遷移點,如何注意難度及深度呢?知識遷移在課堂教學實現中所占的比例如何?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堂教學實踐,把握好“度”。畢竟以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過度地重視和使用知識的連接與遷移會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無法達到課堂教學效果。

挖掘新舊知識的遷移點,應該在充分了解教材,根據教學班級的教學實踐,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的遷移。

二、創設新舊知識遷移的情景

確定遷移點后,如何讓學生“順理成章”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其關鍵在于如何根據教學班級教學實踐,構建新舊知識遷移的情景,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體會和領悟知識,當然教師在構建情景時既要主要知識遷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更要注意新、舊兩種知識的更替。

例如《小數的加減法》中,通常教師都會設定一種所謂的生活化情景,有冰箱的高度、茶幾的高度、鞋柜書桌的高度及長度,門的寬度,這些都用同樣長度單位的小數來表示,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理解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這樣的生活化情景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缺乏知識遷移的協同作用。本階段學生已經掌握“整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因此構建合理的場景,將“整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遷移到“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讓學生結合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觀察、了解、思考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系統的掌握加減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再現新舊知識遷移的過程

新舊知識遷移的場景的再現,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親身體驗協同完成,而不能脫離教學實踐去設計,結合教學班級去設計、驗證、調整。在鞏固練習環節,也需要對知識遷移的過程進行鞏固練習。

以《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實踐為例,以萬以內數的比較為例,引導學生利用知識遷移的協同作用進行億以內數的大小的比較,掌握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性,了解學生相互討論的結果,發現學生雖然能夠利用知識的遷移來掌握相應的知識,但是避免學生“依葫蘆畫瓢”。運用數位表,學生就能夠掌握明白這種知識遷移過程,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四、發現新舊知識遷移的規律

如何發現新舊知識遷移的規律,引導學生利用規律掌握新知識?比如,當學生發現“萬以內的數比較方法”可以遷移到“億以內數的比較方法”后,能準確說出“億以內數的比較方法”嗎?如何引導學生利用“整數近似數的求法”的規律,準確說出“小數近似數的求法”的計算規律?

遷移的‘概括化理論認為,知識遷移的協同應用的效果好壞的關鍵在于學生能否在老師的引導下在特定的場景下掌握兩種學習活動間的共同原理,掌握的水平越高,學生利用遷移達到的教學效果越好。當然教學效果的好壞也取決于學生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是否注重培養學生的概括和遷移能力。

綜上所述,深入了解教材,挖掘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從新舊知識點的情景、過程及規律注重知識遷移的協同應用,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王燕.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4年第4期.

[2]黃丹.運用知識遷移,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年第5期.

[3] 方媛媛,尹錫榮,洪程. 基于心理學視角的語言遷移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猜你喜歡
遷移協同知識點
關于口罩 這10大知識點你必須知道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融合創新 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
知識點自測
淺析遷移規律在足球教學中的影響
運用遷移學習規律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本體感覺的研究進展與現狀
“二次根式”復習精講
科學分析,高效決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