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話應用型本科院校聲樂教師教學觀念的構建

2017-09-20 06:19唐海燕
藝術評鑒 2017年16期
關鍵詞:應用性應用型

唐海燕

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聲樂教師要以“應用”二字樹立教學觀念,明確“應用型”教學目標、熟悉“應用性”教學內容、落實“應用新”教學形式、推進“應用行”教學評價,方可打破固化的單一技能培養模式,完成“應用型”音樂人才培養的使命。

關鍵詞:應用型 應用性 應用新 應用行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16-0074-03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院校,以近年新升格的本科院校為主,占本科高??倲?0%。應用型重在“應用”二字,體現現代時代精神和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更新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學評價機制,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定位于培養“應用型”音樂人才,人才培養目標確定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為主,兼顧企事業單位文化部門的音樂活動的策劃、指導和管理人才。主要差別: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專業是培養服務地方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的基層綜合型音樂專業人才;專業音樂院校音樂專業(音樂教育除外)培養的是專而精的單一型演唱、演奏、理論專門人才。因此,觀念上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以聲樂為例,應用型本科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都要以“應用”二字樹立觀念,打破單一技能培養模式,完成“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使命。

一、明確“應用型”教學目標

培養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教育的改革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展開,未來工作崗位人才素質與能力要求,是教育的根本目標。應用型本科專業辦學定位在“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由于辦學定位未深入人心,導致目標“師范性”在國內教育界間已存在多年,至今仍未統一明確的結果。師范性教學仍保留“單一演唱技能”目標,目標認識不清,教學存在盲目追求“專業化”現象,導致學生在其將來的工作崗位上出現“學無致用”的尷尬局面。

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指導作用,能夠讓教師明確教學的方向,了解學習的目的。聲樂課是專業基礎課程,兩年的教學目標旨在解決“站穩講臺”的問題,在結束之后選修兩年聲樂專業技能課,旨在提高學生聲樂演唱的能力,解決“兼顧舞臺”的能力。

通過分析中、小學音樂教師日常的活動,教師實際的教學工作要求不僅具備自然的歌唱、教授孩子自然歌唱的能力,還要熟練掌握廣泛的音樂會曲目、兒童、群眾歌曲,具備組織學生合唱能力、掌握音樂文化知識等綜合能力。綜合實力即聲樂教學的目標,因此,應用型高校目標就是培養未來中、小學音樂教師所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二、熟悉“應用性”教學內容

應用型高校音樂學專業的聲樂教學,是以培養全面知識技能和良好的藝術修養的音樂教師和基層工作者為目的。以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群眾文藝工作需要為指導,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凸顯“應用性”,教學內容、就業崗位需求與素質能進行有效接軌。

縱觀我國高校聲樂教學內容,各地應用型本科院校選擇傳統高師音樂或專業音樂的教材,基層文化管理、企事業文化活動策劃指導人才目標加以調整,未根據中小學教材中的唱歌、音樂劇、歌表演、欣賞、戲劇與表演等進行有效更替和補充,導致教學內容陳舊單一、人才培養不配套、目標脫節等問題,因此,更新、調整聲樂教學內容迫在眉睫。

(一)中小學教材歌唱內容納入課堂教學

接軌新課標基本理念來調整教育教學觀念,是培養的首要問題。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教學仍沿襲音樂院校聲樂演唱教學模式,曲目大多是音樂會獨唱歌曲,在校期間未獲得足以應對未來教學需要的歌唱能力,所涉獵曲目也沒有與未來從事的音樂教育需求相符合。特別是代表性教材中的聲樂作品,使之走上教學崗位后能進入良好的工作狀態。

緊密結合人音版、人教版、湘教版新課程標準中小學生音樂教材中唱歌、音樂劇、歌表演、欣賞等教學內容,分年級、分時段安排中小學音樂教材中的一些曲目作為教學曲目,如:人教版七上冊和人音版七下冊的歌曲《渴望春天》、人音版四上冊的歌曲《搖籃曲》(舒伯特)、人音版六上冊和人教版八下冊的《茉莉花》、湘教版五上冊的歌曲《踏雪尋梅》、等作品安排為大一第一學期的齊唱作品。

大一年級二學期安排唱歌、音樂與戲劇表演、歌表演、音樂游戲等內容,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如湘教版二年級下冊及人教版五上冊的《靜夜思》;人教版六下冊的《愛我中華》、人音版九上冊《前門情思大碗茶》;人音版四下冊“音樂與戲劇表演”《讓我們蕩起雙槳》;人音版高中歌劇《白毛女》選曲《扎紅頭繩》和現代京劇《沙家浜》選段以及各地戲曲經典片段等,可用在大一年級的聲樂教學中。

革新、拓展聲樂教學內容,據教學現狀以及中小學課改需求,盡早接觸行業內容——中小學教材,搬進大學聲樂課堂,培養合格教育工作者,突顯“師范性”的有效舉措。

(二)群眾聲樂活動內容進聲樂教材

培養企事業單位和文化部門的音樂活動的策劃、指導、管理人才也是我們兼顧的培養目標。學校大型慶典、演出活動的節目內容要在教學中有所體現。

如群眾活動中常用的《咱們工人有力量》《瀏陽河》等齊唱作品、《走進新時代》《相約一九九八》等對唱作品、《山楂樹》《繡紅旗》等表演唱作品可以安排到聲樂教學內容中來。另外,如教材人音版高中音樂教材歌曲《我和我的祖國》、人音版四上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可作為齊唱作品;通俗作品《相約九八》等作品可以作為對唱曲目;人音版高中內容《星星索》等作品作為重唱曲目也是相當合適的。

總之,把中小學音樂教材放進聲樂教學中,把群眾活動中常用的齊唱、對唱、二聲部重唱結合起來,實現“社會需要什么,課堂上教授什么”,突出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實現學生基礎知識結構與能力的培養跟社會服務基本對接起來,使培養的學生快速適應社會角色、勝任社會職業。endprint

(三)基礎聲樂理論素養不可缺

不少高校教師在聲樂教學改革中提出,為了加強學生的聲樂理論素養,一定要把理論知識的學習放在重心位置。聲樂發展簡史和名作賞析可通過聽不同主題、角度的講座來了解歌唱生理、聲樂表演常識、中小學唱歌教學法以及兒童嗓音保護和訓練等基本理論知識,可單獨拿出來通過聲樂集體課來講授。

三、落實“應用新”教學形式

目前高校聲樂教學主要有個別課、小組課、集體課三種形式,各有優劣。為了突出“音樂”的特點,不失掉“音樂專業”的本分,難以跳出“一對一”的專業化教學形式。不少改革者強調“應用型”,淡化“專業”性,也在積極嘗試集體課、小組課和大班課的聲樂授課形式,但似乎都難以完全解決“應用型”與音樂“專業性”人才之間的矛盾。

面對當今嚴峻的社會就業壓力,我們高校教師必須有這樣的認識:聲樂教學的目標應該以突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滿足就業需求為主。因此,打破單一的教學形式,將這三種教學形式合理搭配,突出教學形式的“應用新”。

聲樂集體課也稱為聲樂大班課。因此,聲樂集體課適合安排在大學一年級。對于學生的聲樂理論學習和將來的教學有導向性理論基礎。另外,在聲樂集體課中可適當設計小學低年級的歌曲齊唱、音樂游戲環節,如是湘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我的朋友就是你》、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阿西里西》等內容。

小組課教學特別適合采用合唱、重唱、表演唱等演唱形式來提高學生聲樂演唱完整性和范唱、聽辨等基本演唱技能,對學生編排能力、基本表演能力的培養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對一”的聲樂個別課在突出專業性,培養學生“兼顧舞臺”的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聲樂個別課適合音樂天賦較高、悟性較強、熱愛演唱、嗓音條件好的學生,安排在大學三、四年級比較好。因材施教,培養其聲樂理論與技巧的正確性、規范性、專業性和對聲樂作品再創作的能力,掌握較高水平的演唱技術和對聲樂作品的詮釋能力。把知識理論系統性與技能實用性結合起來,把師范特色與學業范圍結合起來,將學生培養成為崗位需要、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四、推進“應用行”教學評價

應用型本科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一畢業就能“下得去”(下得了基層)“用得上”(素質能力適用崗位),入校第一節聲樂課起就應該讓學生樹立“師范”“應用”的觀念。

(一)改變“一首歌定成績”的考試方式,按教學內容分模塊考評成績

大多普通高校的音樂院系采用的聲樂成績評定辦法都是期末“一首歌定成績”,期末考試占60-70%,平時考勤及表現占30-40%。把教學內容分成模塊,按完成情況考評聲樂成績。平時考勤、紀律占10-20%,模塊回課成績可占30-50%,期末考試占20-40%。

(二)改變傳統的“獨唱”考試形式,按聲樂課型定考評形式

聲樂課的教學形式多樣化,有大課、小課、小組課的形式,小組課可以用對唱、重唱、小組唱的形式考試,可以促進學生完整地表現作品方面的能力培養,特別是對唱和表演唱。實踐證明小組課很受學生和老師們的歡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也很明顯。

(三)以“聲樂活動”輔助教學,把聲樂演出實踐納入考評加分

根據學校定位和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嚴格實施《關于師范類本科學生教師職業技能考核規定》,圍繞聲樂演唱、教唱、編排等基本技能培養,利用“講臺”和“舞臺”兩個平臺,創造“教”和“演”的環境,培養實踐特色鮮明的高素質“師范性““應用型”的人才,為以后走上講臺、兼顧舞臺打下基礎。在期末成績評定中,拿出10%來作為學生參加聲樂演出、比賽活動的加分項目,認可、鼓勵學生鍛煉聲樂演唱、教唱、歌唱活動組織、策劃、指導能力。

主要任務是為基礎音樂教育、基層文化管理培養合格的師資和文化工作者。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音樂專業生源較廣,專業素養層次不齊,因此,教師只能根據生源現狀和人才市場需求來確定培養目標、轉變教學觀念、設定教學任務和目標、規范教學內容和評價機制,以求縮短課程設置和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突出音樂專業人才培養的“應用型”特點。endprint

猜你喜歡
應用性應用型
基于結構化教學的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研究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應用型高校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機械控制工程實驗教學改革實踐探索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注重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性
基于單片機課程的“教、學、做、練、研、賽”六步教學法探索與實踐
“廣西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成立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中彰顯應用性的方法探究
應用型本科高?!堵糜挝幕氛n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