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崇拜與中秋溯源

2017-10-10 08:35王?,B匯圖
中國西部 2017年9期
關鍵詞:蟾蜍崇拜月亮

文王?,B 圖匯圖

月亮崇拜與中秋溯源

文王?,B 圖匯圖

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而中秋是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北京的“月壇”就是歷史最好的見證。中國民間也有中秋祭月的風俗,只是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唐代以后,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至宋、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至今,我國各地仍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疤焐弦惠啿排醭?,人間萬戶仰頭看?!痹铝脸绨菖c中秋習俗,其實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月亮崇拜與蛙圖騰

中國人對月亮的崇拜,約略比太陽崇拜要晚些。

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有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中國古人在這漫長的自然觀察中發現,太陽一出,萬物歡欣,草木蔥郁,故而認為世間一切生靈皆因太陽給予了生命。

太陽是怎么出來的?古人發現,只要雄雞一叫,太陽就會出現在東邊的地平線。因此,就有了雞崇拜。雞是由鳥(嚴格講是雉雞)馴化而來,所謂的雞崇拜,其實就是鳥圖騰。圖騰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標志,也是原始記憶。

在遠古的母系社會里,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生出來的,于是就有了吞玄卵而生子的傳說?!对娊洝ど添灐ばB》《楚辭·天問》和《史記·殷本紀》都講了玄鳥生商的事,也就是說,殷商的祖先名字叫契,他的母親叫簡狄,因吞食了鳥蛋而生下他。無獨有偶,《史記?秦本紀》也有一個傳說記載,說秦人的祖先大業,母親叫女修,也是因為吃了鳥蛋生下的他。由是可知,古時人們往往認為自己是鳥的后代。

古代的雞是居住在樹上的,而且是一群雞住在樹上?!靶垭u一唱天下白”,日出扶桑,天下光明,一切狼蟲虎豹都遁形不見?!渡胶=洝ずM鈻|經》曰:“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苯裉煳覀儚乃拇◤V漢三星堆出土的青銅樹上,看到的就是十個“太陽”,青銅樹就代表著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人們把太陽想象成一只鳥,鳥崇拜就是崇拜太陽。

但在當時,人類有一個問題始終解決不了,那就是,太陽明明每天都是從西方落下去的,第二天怎么又會照樣出現在東方。當時人類還沒有地圓意識,太陽是如何回到東方的,成了他們心中最大的困惑。人們便開始從月亮去想象。

每當潮汐平靜,月亮高掛時,江河湖海的水面上也有一個月亮。是天上的月亮映在水中,還是水中的月亮反射到了天上?

古人為了解決太陽每天東升的問題,想象太陽有兩種可能回到了東方。一是被蛇和龜背負著,從海底回到了東方,另一種可能,就是被蟾蜍吞進了肚子,游回東方。因為太陽是發光的,無論你是從海底背回,還是從蟾蜍肚子里運回,它的光還是要散發出來,因此水面上就有了月亮。而水面上的這個月亮,又映現在了天空之上。

蟾蜍崇拜由是而來。崇拜蟾蜍其實就是崇拜月亮。

其實蟾蜍崇拜,或者叫蛙圖騰,有著更為復雜的社會原因。雖然歷史發展到今天已經讓我們很難看到其文化的全貌,但中間的蛛絲馬跡還是可以讓我們產生豐富的聯想。

雞一叫太陽就升起,而蛙一叫月亮也就升起來了。如果說雞是居住在扶桑樹上的神鳥,那么蛙也應該是居住在月桂上的異蟲。

同樣不可忽略的是,那個叫女媧的人類初祖。

人是怎么來的?人類自己現在也沒有真正弄清楚,原始人則更是迷惘。于是想著自己是由一個女神創造出來的。女媧造人的時候先是用泥捏,后來干脆就用繩子提,一提一大串?!巴堋薄皨z”同音,人類其實是從青蛙的卵胎生中,看到了它強大的生殖能力,而在遠古時代,生命力的強大是人類生息繁衍的最大希望。蛙類在春夏之間交配,群聚鼓腹而鳴。每當此時,天必降雨。所以壯族人求雨,就是擊蛙鼓,祭蛙神。其實今天來看,蛙是卵胎生,一生一大串,與女媧提繩造人屬于同種情況。這又牽扯到了中國古人的生殖崇拜。

還有,《山海經?海內東經》曰:“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钡覀儚摹肮母箘t雷”幾個字中,讀出的是蛙的形象。中國人“夔龍”的形象,其實是由蛙一步步演變而成的。

蛙是母親的象征,而龍則是父親的象征,隨著人類社會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太陽成了陽剛的、熱烈的、雄性的、力量的象征;月亮則成了陰柔的、清涼的、母性的、慈愛的象征。

上世紀70年代,在長沙馬王堆一二三號墓分別出土了諸多文物,其中,帛畫是迄今發現的漢代最早的獨幅繪畫作品。這中間,一號墓出土的帛質T形畫,自上而下分段描繪了天上、人間和地下的景象。上段頂端正中有一人首蛇身像,描繪的大約是觸龍的形象。畫的右上部有一內立著金烏的太陽,它的下方是翼龍、扶桑和8個較小的紅圓點,與古代十日神話接近;相對的左上部分,描繪了一女子飛翔仰身擎托一彎新月,月牙拱圍著蟾蜍與玉兔,其下有翼龍與云氣,應是墓主人升天的景象。有關這幅畫的研究,并不在本文涉及的范圍,但從畫面描繪的天空部分看,正是《淮南子·精神訓》中所云的“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的景致。

1981年,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了三塊夏代青銅蛙牌。它們的長度和寬度略有差別,長為14-16厘米,寬為8-11厘米。牌飾為青銅襯底,中間滿鑲綠松石。牌略呈弧角長方形,表面凸起,兩側有兩組穿鈕,用以固定在織物上。銅牌的造型是一只蛙,圓眼突起,爪子直接用青銅鑄造。據2002年的有關統計,全世界發現的這種源自中國的青銅牌飾,總共有十六七只,國內外各占一半。如此眾多的蛙銅牌出現在世界上,足以說明夏朝人是崇拜蟾蜍的。同樣的銅牌,還在廣漢三星堆遺址、甘肅等地發掘過。而新石器時期的馬家窯文化中的彩陶蛙紋,則把這種崇拜推向了更早時期。

諸多的神話傳說、歷史文獻以及出土文物表明,我國有關月崇拜的習俗,很早就有了,它是與太陽崇拜伴隨而生的。

月亮崇拜與女性尊崇

《淮南子·天文訓》有“日者,陽之主”“月者,陰之宗也”的說法。在先民的觀念中,日月代表著陰陽兩極,兩者和諧是萬物正常生長的保證?!抖Y記?祭義》記載:“日出于東,月出于西,陰陽長短,終始相巡,以至天下之和?!?/p>

與太陽一詞相對應的,是太陰。太陰,就是月亮。

上面我們已經談到,月亮崇拜與母親、慈愛、陰柔、女性有關。提及月亮,總是會讓人想起一群女人。這中間的文化積淀,有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所以,與女媧有關的文化表征,積淀成了蟾蜍崇拜。而蟾蜍崇拜還涉及一個女人,就是王母娘娘。

王母,自從她存在,就居住在西方。

在我國,母系氏族的社會應該是很長的一段歷史。從遠古到伏羲、女媧、黃帝時期,母系社會的影響一直是當時社會發展的主要特征。從傳說看,伏羲、女媧、黃帝都是有母無父的,炎帝也是如此。到了舜和禹的時代,才有了父親,標志著父系社會基礎的奠定。然而,在中國西部地區,母系社會影響則更加長久。尤其是在黃河的上游山地,同時住著大量的古羌戎民族。在夏、商、周三代時,中原已慢慢朝奴隸社會鼎盛時期發展,而他們仍然停留在母系社會。例如商末周初的著名人物姜子牙,民間傳說他來自昆侖山,實際上姜姓就是來自古羌人,昆侖山就是古代羌人的生活范圍,民間傳說同樣是有歷史依據的。

西王母,有人則直接說它是從“西王蟆”一詞脫胎而來的。這一個“蟆”字,就基本上確立了她是蛙圖騰的產物。

《爾雅》云:“西荒有西王母國?!比毡緦W者中村璋八研究修訂的《緯書集成》中說:“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于昆侖之闕?!薄度饝獔D》說:“黃帝時,西王母獻白玉環?!?/p>

《山海經》里的王母,是個非人非鬼的怪物。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后來人對于西部戎羌少數民族的歧視及其妖魔化傾向。但到后來,她卻成了一個妖冶、風流、標志的美人了。

西晉年間發掘出土的汲冢竹書《穆天子傳》,以日月為序,記載的是周穆王(約公元前九世紀)駕八駿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萬里,會見西王母。他率領七萃之士﹐駕上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等駿馬,由造父趕車,伯夭作向導,從宗周出發,越過漳水,經由河宗﹑陽紆之山﹑群玉山等地,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飲酬酢。

再往后的《漢武帝內傳》《博物志》等,都把王母寫成了溫柔美麗、能歌善舞、詩賦出眾的美女形象。而隨著道教的興起,她又漸漸演化成了一個大眾的母親。

說到月亮,還得談及另外一個女人。她就是嫦娥。

張衡在他的天文學著作《靈憲》一書中的記載道:“羿請無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之以奔月。將往,枚筮之于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后其大昌?!瘖鹚焱猩碛谠?,是為蟾蜍?!边@句話的意思是說,西王母賜給后羿長生不死之藥,被后羿的老婆嫦娥偷去吃了。她找人占了一卦,結論是飛天大吉,于是就飛到了月球上,之后又變成了蟾蜍。

嫦娥究竟變成了蟾蜍,還是一個人孤獨地行走在月亮上?傳說并不一致。但這美麗的月亮總是和賢淑溫婉女性纏繞著,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月亮崇拜與玉兔傳說

屈原在《天問》中嘆道:“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這句詩翻譯成白話文是說:“月亮具有什么德性,消亡了又再升起?懷里抱著一只蟾蜍,好處是什么?”

對于“顧菟”二字的解釋,歷來有爭議。王逸的《楚辭章句》解釋說:“言月中有兔,何所貪利,居月之腹而顧望乎?!边@一解釋把“顧”解釋成回頭望,把“菟”解釋成了“兔”。所以后來人都順著這個意思理解《天問》中的這句話。包括我們上面談到的長沙馬王堆里的帛畫,左上角的月亮中,有蟾蜍,也有一只兔子。后來,聞一多先生在《天問釋天》一文中就把“顧菟”二字解釋成了蟾蜍。湯炳正先生把“菟”解釋成虎。雖然后面兩位先生的解釋有其道理并自圓其說,但王逸的解釋無疑對后世的影響更大。

從上世紀60年代河南南陽出土的幾幅漢代畫像石《嫦娥奔月》來看,月亮中有蟾蜍的形象,也有兔子的形象。說明至遲在漢代,人們的心目中就有了兔子居月宮的映像。

還有一幅名叫《月居東宮》的畫像石(有的版本叫法不同),則直接呈現出一輪圓月,月亮中清晰可見有一個人和一只兔子。

兔子是中國哲學的后產之物,它的出現比蟾蜍要晚得多。

兔,中國古人心目中的迅捷之物,一般用它來形容馬?!度龂萘x》中呂布所騎戰馬就叫赤兔?!渡胶=洝け鄙浇洝肪陀涊d了一種能飛的兔?!秴问洗呵铩るx俗》中記載道:“飛兔、要褭,古之駿馬也?!?《文選·陳琳》曰:“譬若飛兔、流星,超山越海?!庇墒钦f,它是一種陽性生物。

在中國古人有了陰陽、男女意識之后,人們感覺到這月亮上光有女人,光有陰柔是不行的。既然它代表著生育,代表著母性,沒有陽是無法生育的。因此,就順著有關古老的傳說,讓玉兔與蟾蜍并生于月宮之中。

《天問》中的“死則又育”,注定讓它要出現有關“陽”的表征?!洞呵镌吩唬骸霸轮蚤熞?,兩設以蟾蜍與兔者,陰陽雙居,明陽之制陰,陰之倚陽也?!薄端囄念惥邸肪硪灰凉h劉向《五經通義》曰:“月中有兔與蟾蜍者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并明,陰系陽也?!睆埡庠谒鹅`憲》里還說:“月者,陰精,積而成獸,像蛤兔焉?!?/p>

從這些古人的理解中,我們就不難找出答案了。人類社會、世間萬物,陰陽相生,互相轉化。月亮是純陰之物,以蟾蜍為代表的圖騰之物也慢慢轉化成了一個陰物,只有引入白兔,才能化陰為陽,陰陽相生,達到“死則又育”的目的。

當然,作為中國十二生肖之一的兔,其本身也是柔順的、乖巧的,生殖能力也極強,以它為月亮承載物的代表,也是有著其他的文化積淀的。

中秋的誕生及其拜月習俗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春宮》,書中有“中秋夜迎寒”的祭祀活動。經過漢朝以及魏晉時代的文化準備,中國人對月亮的崇拜達到了極盛。延至唐宋,有關中秋的習俗就逐漸被固定下來。唐貞觀年間,已有“中秋節”一詞?!短茣ぬ谟洝分杏小鞍嗽率迦諡橹星锕潯钡挠涊d,說明當時已有節日的雛形。在繼承先朝祭月禮儀的同時,中秋節的活動內容因為唐朝自由、浪漫的精神氣質而日益豐富起來,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唐明皇夜游月宮等神話相繼出現,使中秋文化自唐朝起充滿瑰麗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中秋節民俗得到充分發揮和演進。

中秋節的盛行是始于宋朝的。北宋太宗年間,朝廷正式將農歷八月十五定為全民性的中秋節,放假一天,世俗歡愉。明清以后,中秋節繼續向民俗的方向發展,終成為與春節、清明節和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民俗大節。

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為什么單單要把祭月的活動選在秋天進行呢?這就和中國人的太陽崇拜有關,與五行觀念有關。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泵枋隽酥袊糯弁醮禾旒廊?、秋天祭月的禮制。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至遲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了。

以今天的科學研究來看,當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這一天是我們生活在北半球上最熱的一天,此時也是我們所說的夏至日。原始人發現,太陽離北回歸線越近,則天氣就越熱,相反,天氣則變冷。由此,就有了春夏秋冬的概念?!吨芏Y》記載:“中春晝,擊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逼涿枋龅氖窍热嗽谥星镆箵艄淖鄻?,祭月迎寒的場面。

另外,中國人把東西南北中分成五行。日出東方,與木相似,草木萌發,萬物生長;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夏物蔥蘢,拔節灌漿;日落于西,與金相似,秋葉飄零,果實歸倉;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冬雪皚皚,大地蕭條;中原肥沃,與土相似,人居其中,萬物輪回。

太陽東升西落,日落則月升。所以,人們把它與西方聯系起來,西方主秋,因此又與秋聯系起來。太陽是暴烈的,主陽剛,表男人;月亮是靜謐的,主陰柔,表女人。由此,世界的兩極被搭建了起來,陰陽輪轉,萬物祥和。

根據原始人對月亮的觀察,發現月亮每個月都有一個從缺虧到圓滿的過程,大海上的潮汐也因這樣的圓缺而有規律的變動,還有女人的生理期,也是如此。

一個由虧到滿的過程,象征了人的悲歡離合。因此,圓滿是中國人心中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

秋天的果實都已經歸倉,大地清涼,月光滿滿,所有的人都如這輪圓月,該回家團聚了。

一個節日,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理念結晶,一種集體認同觀念的顯現。

解放以前,國人祭月拜月的風俗是很濃厚的,后來因為破除迷信,才漸漸地淡化了這種習俗。同時,祭祀活動過于莊嚴神圣,時代的發展要求人們有更多的娛樂活動,故而人們就逐漸地用歡快的娛樂代替了神圣的祭祀。

祭月儀式主要由兩部分內容構成,一是誦讀祭文,要歌頌自然界月神的豐功偉績,贊美月亮帶給人們的各種美好情懷,祈求月神帶給我們好運;二是“尚饗”,即給月神奉上祭祀的供品。古代祭日殺牛,祭月則用豬羊。而中國民間,則在中秋這一天月亮升起的時候,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食品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一派祥和,溫情脈脈。

這時候當然少不了月餅,一則它是圓的,有團圓的意蘊,另外還是盤古開天、天地混沌的象征。當前,陜西關中各地還把饅頭稱為“餛飩”,逢年過節、婚事、滿月還要吃這種饃,其實“餛飩”二字就是由“混沌”二字演化面來的。這是對神話中“天地混沌如雞子”,宇宙未分,天地粘連狀態的紀念。

平日里我們忙于生活,疲于奔命,而只有在節日里,我們才會想起親人,才會對自己的未來有個祈求和打算,才會油然升起一種宗族、集體的命運共同感。中秋作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節日,其間,沉淀了太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因素。(作者為陜西延安人,西安翻譯學院文學院教授,學報副主編,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專家庫成員。)(責任編輯/凌云 設計/毛豆)

猜你喜歡
蟾蜍崇拜月亮
蟾蜍是誰?
蟾蜍是誰?
遠行的蟾蜍 外一篇
古蜀國的宗教崇拜
我崇拜的那條“龍”
月亮滿不在乎地發胖
與月亮來個親密接觸
古埃及人的圣甲蟲崇拜
砸月亮
我的爸爸是超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