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方法指導,養成課外閱讀習慣

2017-10-21 06:12呂金芬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6期
關鍵詞:培養能力語文學習課外閱讀

呂金芬

【摘要】大量的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語文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和形成健全的人格。本文從五個方面介紹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通過多讀書、讀好書,讓孩子終身受益。

【關鍵詞】課外閱讀 語文學習 培養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047-02

古人對“習慣”的解讀是:“習者,練習也;貫者,連貫,連續也?!绷晳T,即連續不斷地練習,逐漸養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良好習慣的培養對每一個人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更不用說是處于學習階段的小學生。關于語文學習,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認為,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而言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而言則是養成一種習慣。掌握了閱讀和寫作的方法,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這就是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

大量的課外閱讀有助于積累詞匯,提高寫作能力;可以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可以擁有無限的想象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和形成健全的人格。從小培養學生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我們對學生最近的購書情況進行了統計,發現:購買教輔書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漫畫、懸疑偵探、科普書,經典文學作品占的比例最少(而經典作品才最具有閱讀價值)。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樹立榜樣與培養興趣相結合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學生模仿性強,他們敬佩偶像,崇拜名人。平時可以給學生讀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利用名人效應激勵他們愛上讀書。利用晨會、班會、語文課堂,教師用抑揚頓挫的語調,適時得給學生拓展課外知識,講有趣的故事,介紹名篇名著,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同時告訴學生故事的出處,好讓感興趣的孩子找書來讀。這樣大大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我還把閱讀課外書列入家庭作業,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讀書任務。除了每個學期的閱讀考級書目認真讀完,我還額外介紹一些經典作品。經常與學生討論書里的情節,來考查學生的閱讀情況。學生體會到老師對閱讀的重視,從而自覺地進行讀書,向老師看齊。

二、精讀與略讀相結合

選擇閱讀的內容非常關鍵。有人將經典作品和網絡通俗小說進行比較后總結:經典作品的書每一頁、每句話都值得推敲和思考,涵蓋的內容信息量大,跳著讀的話情節容易脫節,因此看經典作品速度慢;網絡上的連載的文章,通常一章三四千個字,內容概括起來也就三四百個字,大部分都是為了湊字數寫的毫無用處的廢話。簡言之,看經典作品比較燒腦,看快餐文學不費勁。學生往往缺少辨別能力,經典作品看著吃力,往往看幾頁就會看不下去了;而以情節見長、內容淺顯的暢銷書如《查理九世》等,情節輕松愉悅,文字淺顯易懂,孩子就喜歡看。但是真正能從書中獲得的益處的還是經典文學作品。經典文學作品需要精讀;而快餐文學,適合閑暇消遣,略讀就行??墒峭⒆訉浀洳桓忻?,愛讀暢銷書,那怎樣在精讀和略讀中找到平衡點?我覺得,就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可以這樣要求:每個學期完成一定字數的閱讀量(指經典文學),如果讀《淘氣包馬小跳》《查理九世》這類書籍,就要讀三本書抵一本經典作品,總的閱讀量翻三倍,以量的累積來達到閱讀能力的提升。但是建議學生盡可能選擇經典作品來讀。

三、獨立閱讀與親子閱讀相結合

學校的學習時間有限,學生能用來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更少,于是在家里給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環境,讓孩子能夠自主閱讀顯得極為重要。低年級建議親子閱讀,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和孩子一起閱讀。同時建議家長先把書看一遍,等孩子完和孩子探討書中的內容,抽查孩子讀書的情況。例如有家長和孩子共讀《明朝那些事兒》,孩子先自主閱讀,隨后與家長討論:你怎么看朱元璋這個人?徐階一生當中經歷了四次死亡,分別是那四次?陳友諒和張士誠是怎么被朱元璋打敗的?討論之后,大人孩子對書中情節的記憶就更加深刻。

四、寫批注與掌握記憶方法相結合

在閱讀時,把重點內容圈畫,或者做好批注,是非常有效果的讀書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后把讀音或詞義寫在書上;把重點內容、關鍵詞句、難記的人名圈畫出來;感觸深的句子就在旁邊謝謝感受。這些做批注的方法可以將“厚”書讀“薄”。根據遺忘規律,讀完后過段時間對書的內容會逐漸淡忘,重讀時書中的批注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查找到重點內容,減少浪費時間。況且我們買來的書籍收藏價值不大,圈圈畫畫也不會心疼。

如何巧妙記住文中內容?意義識記就是個很好的方法,如秦國滅掉六國的順序是:韓、趙、魏、燕、楚、齊,用諧音法記住就是“喊趙薇去演戲”。這樣又有趣又好記。

五、堅持長期閱讀與講求速度相結合

有人說:“讀書要培養成愛好”,其實不然,我們最終應該把閱讀培養成“習慣”,習慣是無須記起也從來不會忘記,能無意識地、自然而然想到去做的事。關于閱讀,不同的專家有相同的觀點,都認為越早開始閱讀越好。當當網對童書按照年齡來劃分,0至2歲,3至6歲,7至10歲,11至14歲這個四個年齡段,根據年齡特點,從0至2歲的繪本開始,每天陪孩子看會書,堅持每天半小時,到小學畢業,孩子的閱讀量就相當可觀了。如果堅持長期閱讀,《課程標準》要求高年級學生每分鐘默讀速度不少于300字,這個要求大部分孩子是能達到的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閱讀可以讓學生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能力,也關系到每個學生將來的進步和發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閱讀是無關乎年齡、職業、性別,是一件終身的事情。

猜你喜歡
培養能力語文學習課外閱讀
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中學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故事媽媽提升課外閱讀
基于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指導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當前影響中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及建議
對九年級化學家庭小實驗的實踐與探索
培養初一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精心引導,實現學生語言積累多點突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