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文學素養實施策略

2017-10-21 02:41尹海蓉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文學素養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尹海蓉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教育意識逐漸提高,因此對于基礎教育的關注程度也逐漸提高。語文是眾多基礎學科中最為重要的,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還可以使得學生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實現素質教育。小學階段是學生識字、理解的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對今后語文學科的學習和其他學科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幫助。本文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文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性,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培養的策略與方法,為實際的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素質教育;文學素養

引言: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逐漸普及,人們對于義務教育課程的設置有了更多的想法。在眾多課程中,語文作為基礎課程,是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因此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不但使其獲得基本的知識,也要對于文學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現在段我國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不高,綜合素質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方式來對于學生的文學素養進行提高和培養。

一、文學素養的概述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中對于文學素養的培養也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許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對于這一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文學素養又稱文學藝術素養,指的是讀者通過文字了解到文學作品背后的發展狀況和創作規律,熟悉藝術的創作特征。文學素養指的是人在進行文學實踐活動時,通過經驗的積累而形成的自身對于文化的理解,主要包括對于閱讀和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與其他的素養一樣,文學素養一定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從而達到量到質的飛躍。

二、培養小學生文學素養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升

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是教育的初步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所打下的基礎對于學生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如果注重對于他們文學素養的培養,就可以使得他們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在這種培養體系下,教師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過程,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在學習中不斷成長,敢于提問,能夠自己對于文章產生一定的想法。

(二)有助于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如果注重對于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就可以使其語感得到提升,有利于閱讀、寫作方面能力的培養。當學生自己對于文章產生想法后,就可以使其學習到文學作品中的寫作技巧,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使得寫作水平得到提高,改變了無從下手的狀況。同時,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還可以使其積累一定的詞匯量,并引用一些名句,在寫作中得到應用。

(三)有利于人生觀的樹立

從語文學科的角度出發,除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能力,還要培養他們對于世界的認知以及思想的建立。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不但可以使得其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還可以通過對于文章的理解來了解人性的美丑,了解到大千世界,從而健全學生的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發展建立良好的道德基礎。

三、培養小學生文學素養的措施

(一)從課本出發進行引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語文課本的編寫都是由著名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因此教材資源是極為豐富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利用課本資源,不斷引申。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優美的文學作品,這些古詩和文章都可以很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充分利用這些文章資源,來對于學生進行文學素養的培養。對于某首古詩,教師可以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使其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得到問題的結論。

(二)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填鴨式的一味灌輸為主,沒有使得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未來的語文教學發展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用愉悅的心情去欣賞文學作品,通過老師的引導來引發自己的體會。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生活體會結合起來,時期走入的文學作品中,理解的作者的深意。

(三)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

語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通過日積月累,培養出理解文章的語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沒有直接寫明,而要通過對于文章的理解來進行分析。學生一定要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對于文字有所體會。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文章進行朗讀,在朗讀時,使得枯燥的文字變成了有聲的語言,學生可以從多方面的感知文章內容,使得文章所描寫的事物躍然紙上。尤其是在描寫風景的抒情散文上,一定要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將景色與自然表達出來。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對于文章內容進行分段朗讀,讓學生將文字變為語言,使得優美的景色從文章中走出來,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走著所描寫的景象。

(四)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

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就是要加深其對于文化的理解與認知,使得學生從心底熱愛文化,愿意了解文化。對于學校來說,如果想要培養學生的整體素養,也要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得優美的環境與濃厚的文化氛圍相結合,讓學生耳濡目染的接受文化的熏陶。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也要創造濃厚的班級文化,比如設置黑板報或是學習園地,來創建濃厚的文化氛圍,并且加強學風建設,建立友愛互助的班風。校園里的人文氣息一旦培養起來,學生也能從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對于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文學素養是學生理解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在基礎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對于這方面素質的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課本上的文章和課外的拓展文章,來培養學生對于世界的感知和事物的好奇心,使其煥發出對于宇宙的好奇與美好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傳播與培養,使得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建立起了良好的基礎,為后續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參考文獻:

[1]唐珊. 試論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J]. 教育現代化,2016,3(17):39-40.

[2]劉曉娟. 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影響[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2):106-108.

[3]曹喻茜.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文學素養培養解析[J]. 教師,2013,(18):58.

猜你喜歡
文學素養素質教育小學語文
不忘初心,落實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中樹立文化自信
淺析我國的素質教育政策
淺議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淺談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也談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