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對“一帶一路”戰略的幾點啟示

2017-10-21 19:11胡楠楠姚存
知音勵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關鍵詞:文化交流文化自信一帶一路

胡楠楠 姚存

文化自信的提出對“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促進了我國與沿線國家在文化上的交流與融合,也間接的推動了各國在經濟上的合作,增進了各國人民的友誼。文章從主體和客體角度對文化自信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所發揮的作用進行了闡述,著重從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在“一帶一路”戰略中踐行文化自信的路徑作了分析,力圖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自信;一帶一路;文化交流

1 主體角度

隨著經濟全程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經濟有了飛躍式的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文化與經濟并駕齊驅的現象并沒有在我國得以顯現。同我國的經濟地位相比,我國的文化發展明顯滯后于經濟的快速發展,這與我國的大國地位存在較大差距,影響了我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同樣,對比西方發達國家,我國文化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我國的經濟和政治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這與西方各國對我國進行的文化滲透及中華文明的傳播不足有很大的關系,自從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來,西方各帝國主義國家就試圖以“和平演變”的方式來迫使我國放棄社會主義制度,采取文化滲透的辦法加快其思想文化在我國的滲透。在多元文化強勢涌入我國的背景下,不同文化間的矛盾與沖突不斷加劇,在不知不覺中削弱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文化傳承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而“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國傳播中華文明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這就需要我國展現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自覺承擔發展責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聚各方力量,達成共識,充分發揮文化在凝聚人心中的導向作用,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增進文化互信。古代的絲綢之路在加強東西方的貿易合作、文化交流、傳播中華文明等方面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為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譜寫了新的篇章。在新形勢下,打造“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體現出我國追求和平發展的愿望,順應了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潮流,為古絲綢之路賦予了新的內涵,對推進中華文化在沿線國家的傳播及經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客體角度

“一帶一路”戰略在經濟方面為沿線國家提供了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為了展示其大國形象,著力推動雙方的合作交流,邀請沿線國家共享改革開放的紅利,以平等的伙伴關系進行貿易往來,減少了產品的貿易壁壘,為我國產品的流入及沿線國家產品的輸出提供了平臺,也有利于我國先進技術的轉移;在文化方面,我國在歷史積淀中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這在國際上是獨一無二的,為沿線國家在文化上推陳出新提供了可能,推動其文化的發展,促進文化保持強勁的生命力;在政治方面,“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各國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增強了各國人民間的友誼,緩解了國家間由于領土爭端所導致的緊張關系,有利于化解國家間的矛盾,維持社會穩定,也為國際事務的友好協商創造了對話平臺。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良好政治關系的建立為經濟發展創造了平臺,經濟的發展又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平臺??偟膩碚f,“一帶一路”戰略堅決貫徹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為沿線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為中華文化的“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提升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3 具體實施路徑

3.1 在國家層面上

我國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文化自信,以樹立大國形象;必須時刻體現文化自信,以彰顯大國風度;必須不斷深化文化自信,以弘揚民族精神。以文化自信帶動國家自信,國家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不應該只表現在政治實力、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等方面,還應該反映到對本國文化的深厚自信上。我國在處理國際事務和構建國際合作關系的過程中,要時刻體現文化自信,發揮傳統文化中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依靠國家的風范、民族的精神來贏得國際上的尊重,提升話語權。

在全球化的今天,要做到文化自信,就必須對我國的文化發展有充足的信心,消除文化保護的壁壘,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積極開展文化交流,以文化的互動和理解來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對他國文化始終持有包容吸收的態度,把開發發展的理念運用到文化發展中來。同時,對于蓄意的文化滲透也要保持警惕,要以批判的態度對待各種外來文化的流入。

3.2 在社會層面上

在社會層面上,鼓勵更多的國內企業參與到“一帶一路”戰略中來,倡導文化創新,培育有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提升品牌形象,增強我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探索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結合形式,提高文化產品的新引力,加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加快我國文化的傳播速度,擴大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在古代,我國的文化瑰寶便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在今天也不例外,這說明我們對于文化的自信是從古至今的,所以要堅決摒棄“文化自卑”的錯誤觀點。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其影響范圍是遍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社會文化中,不論是物質文化,還是精神文化,都不可能完全脫離出中華傳統文化的范疇。文化自信有利于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良性吸收,有利于打造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弘揚民族精神,使得沿線國家的海外僑胞增強民族歸屬感。

3.3 在個人層面上

在個人層面上,文化自信要求國人對我國的文化應有充分的認識和肯定。充分認識文化,善用文化,善學文化,以文化涵養提升個人素質,以文化修養塑造個人魅力,讓文化洗禮個人的靈魂。發揮文化的育人功能,開拓文化教育新途徑,鑄造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重視精英文化的培育,把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落實每個人的肩上。文化自信要求個人充分肯定我國的文化,肯定文化發展的方向,肯定文化發展的策略,肯定文化發展的成果。

文化自信的提出,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精神基礎,引導個人學習先進文化,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復合型的國際人才,從而為“一帶一路”提供了人才支撐,加快了戰略實施的推進速率。

參考文獻

[1]陳金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權的建構[J].思想理論教育,2015(03).

[2]云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對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中)[J].紅旗文稿,2010(16).

[3]陳軍科.人的解放與文化自覺——現代人文精神論綱[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24.

作者簡介

胡楠楠(1992-),女,陜西省西安市人?,F為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姚存(1994-),女,河南省鄭州市人?,F為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單位

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重慶市巴南區 400054

猜你喜歡
文化交流文化自信一帶一路
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
以“春風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強兩國“心通意和”
充滿期待的中韓文化交流年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文化交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