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鐵云詩存》看劉鶚人生“三游”及詩歌“太谷化”

2017-10-24 05:51··
明清小說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劉鶚太谷學派

· ·

從《鐵云詩存》看劉鶚人生“三游”及詩歌“太谷化”

·伏濤·

劉鶚是“太谷學派”的門徒,他博學多才,在文學上主要以小說聞名,學界對其詩歌則很少關注。本文從山林之游、社會之游、心靈之游三個向度,切入其詩歌世界,探求其思想體系,發現其詩有明顯的“太谷化”傾向。研究《鐵云詩存》,既可促進劉鶚研究,又有利于太谷學派的探索,并且可以管窺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與士子心態。

劉鶚 《鐵云詩存》 太谷學派 “三游” 士風

劉鶚(1857—1909),原名孟鵬,字云摶,后更名鶚,字鐵云,又字公約,署名“鴻都百煉生”。近代小說家。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淮安)。出身官僚家庭,但不喜科場文字。他學識博雜,精于考古,并在算學、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他涉及眾多領域,著述頗豐,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文學創作上,劉鶚以小說著稱于世,其《老殘游記》被列“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魯迅稱贊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信仰,并見于內,而攻擊官吏之處亦多”①。阿英說其“雖篇幅短小,而意趣淵深,取境遹奇,底是作手”②。劉鶚小說已引起人們高度重視,但詩歌至今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夠的注意。有人認為:“劉鶚是這樣一位精于務實及關心古物之人,雖偶爾寫些詩,亦不過是舊時文人的習慣?!雹劬科湓蛞腥阂皇窃姼钄盗可?。收詩最為完備的《鐵云詩存》存詩(含詞)僅113首。二是出版遲。直到1980年方有刊本問世,此前只有手稿本在極少數人中傳抄,讀者甚少,這樣很難引起太多的關注。三是小說上的成就遮掩了詩歌成就。嚴迪昌先生曾說:“須知歷史上的戲劇或小說家并非專司其事者,無論名于世還是淹沒于史的作手,莫不備擅于詩文,且精工非同凡常。把原本多才兼能的文化巨擘分割成一個個枯燥貧乏的似乎只會編劇本或講故事的人,實在唐突了古之才人,也不可能說清楚何以會有如此高妙造詣?!雹苎芯繉ο蟊旧淼膭撟魍嵌辔捏w的,甚至是眾體兼擅。劉鶚的詩歌成就固然不能與其小說成就相媲美,但它畢竟是其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一個作家的各種文體文本之間往往相互關聯或彼此滲透,如果研究能兼顧眾體,研讀“全文”,效果也許會更好。比如,研究《老殘游記》如能兼顧其詩歌,研究會更加全面、深入、到位?!惰F云詩存》收錄的詩歌,個別來自于《老殘游記》,其它與其也有不同程度的關聯?;ノ难芯磕軌蚴盏絾我晃捏w、單個文本研究難以收到的效果。詩歌是詩人心靈情結的抒露之窗,雖然《鐵云詩存》這扇劉鶚的心靈之窗不夠寬敞,但透過它我們亦可了解其生活經歷、心路歷程,可以透析太谷學派弟子劉鶚的精神祈向。

劉鶚常年辛勞,一生奔波,深感身心疲憊:“嘆人生終歲苦塵勞,何以悅吾生?”⑤“有家歸不得,歲歲常為客。被褐走江湖,誰人問價沽?”⑥這是他人生真實寫照。劉鶚雖非皓首窮經之人,但在“立功”的同時未忘“立言”。他僅活了五十三個春秋,卻有諸多作品傳世。其詩數量甚少,但質量頗高,“捧誦之余,深感才調高曠,清華絕倫。工力深厚,迥異凡響。所謂清新、俊逸,殆兼而有之”⑦。下面從社會之游、山林之游、“心靈”之游三個向度切入其詩歌,走近劉鶚,走進其心靈世界。

一、社會之游

劉鶚是太谷學派嫡傳弟子李龍川的高足,他在《致黃葆年》信中表白了對太谷學派的忠誠。劉鶚謹記師訓,關心國事,心系蒼生,這在《老殘游記》中有著明顯的體現。他在《老殘游記·自敘》中說:“李后主以詞哭,八大山人以畫哭;王實甫寄哭于《西廂》,曹雪芹寄哭泣于《紅樓夢》?!雹唷独蠚堄斡浝m集·自序》有云:“而其五十年間,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業,固歷劫而不可以忘者也?!雹釀Ⅸ槻粌H以《老殘游記》哭,而且以《鐵云詩存》哭?!跋喾暌豢逓樯n生,寧戚依然貧且賤”⑩是其痌鰥在懷、民胞物與襟懷的袒露,這與于謙“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劉鶚一生歷經磨難卻從不氣餒,不逃避現實的血雨腥風。在風雨如磐的年代里,為實現人生的理想,他孜孜以求,生死以之。下面我們分析《鐵云詩存》中對其社會之游的多方面描寫:

一對皇權的依違。他在《迎鑾一首》中說:“也隨鄉老去迎鑾,千里花袍一壯觀……贍養圣天龍鳳表,吾君無恙萬民歡!”為迎鑾他寫了四首詩,現僅存一首。劉鶚與其他士子在對皇權的態度上并無二致,這是封建讀書人普遍具有的“向光性”,是長期以來封建社會造就的士子的“臣妾”心理。光緒十八年,劉鶚被送總理衙門考試,不合例,未試而歸時,作詩道:“魄落魂消酒一卮,凍軀圍火得溫遲;人如敗葉渾無屬,骨似勞薪不可支。紅燭無光貪化淚,黃河傳響已流澌。那堪歲歲荒城道,風雪千山夢醒時!”該詩把詩人考試失敗時的失落與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劉鶚強烈的入仕之心。

二為蒼生歌哭。從反映在劉鶚社會之游詩歌中這種精神,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太谷信徒劉鶚人生努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探析太谷學派的成因及其宗旨?!冻Α吩娫疲骸氨憋L吹地裂,蕭瑟送殘年。仆告無儲米,人來索貲錢?!庇纱丝梢姶藭r劉鶚生活的困窘、生計的艱難。太谷學派學習圣功的具體做法,要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此情況下劉鶚尚能念及蒼生,“饑烏啼暮血,孤雁破寒煙。念我尚如此,群生更可憐!”由其悲憫眾生之情可見其仁者之心。

三喜歡收集書畫碑帖、金石甲骨?!肮侨缣胖拔?,心是羲皇以上人”的劉鶚喜歡收藏研究古物,“終日摩挲上古銅……讀畫夜深魚鑰冷,校碑晝永蠟對紅。它年若享期頤壽,應有人呼老蛀蟲”。他對自己能有如此書齋生活頗感欣慰。他不重錢財,“華東門外榷場開,無數英雄盡發財。只有癡人劉老鐵,斷磚殘瓦拾將來”。就是這位“癡人”為甲骨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鐵云藏龜》一書,最早將甲骨卜辭公之于世?!凹坠撬奶谩敝械亩昧_振玉(號雪堂)、王國維(號觀堂)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劉鶚的影響。而他所刊刻研究三代文字的《鐵云藏龜》等書,更是其專研古文字及其演變過程的代表作。

四積極參與太谷學派的活動。光緒二十八年(1902)四月,劉鶚“與龍川諸學長,聚于滬上之愚園。錫朋先生議作《愚園雅集圖》,各舉所愿,余任補竹之役,并紀以詩”。詩云:“成連一去海天空,二十年來任轉蓬!天上星辰聯舊雨,人間桃李感春風。分詩構畫情何極,把酒論文思不窮。牧馬歸群今已驗,佇看霖雨起蒼龍?!痹娭械某蛇B指李龍川先生。該詩描寫了太谷學派遭到致命打擊后類似“轉蓬”的命運?!澳榴R歸群”是太谷學派習慣用語。李龍川詩《戊辰九月,諸子集于海陵題“牧馬歸群圖”》云:“牧馬歸群從此日,化龍池上好相將?!碧葘W派弘道者黃錫朋、蔣子明在蘇州的講舍名為“歸群草堂”。同治五年(1866),山東巡撫閻敬銘剿黃崖山,張積中殉難。黃崖教案使太谷學派元氣大傷,此后該派門人弟子星散四方,他們希望東山再起,決心重整講舍,以“牧馬歸群”為喻,作為努力目標?!澳榴R歸群”成了“太谷學派”奮發圖強,以期重振旗鼓的暗語。

“滬上聚會”是太谷學派歷史上一次關鍵性聚會。劉鶚記述這次盛會的詩還有《題愚園雅集圖撫本后并序》:“泰山頹,梁木壞,龍川夫子上升于丙戍之冬。三年心喪畢闋,弟子東西南北,漂泊于天各一方,歷十有七年。歲在壬寅,黃先生希平由山東解組至海陵而與蔣先生子明會。相攜來滬上……?!?/p>

在信仰遭劫,友朋星散,仕途不暢,命運多舛之時,劉鶚并未一蹶不振,其生命之舟未像東坡所言,“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而是堅定信念,頑強奮斗,從其一生行事中隨處可見頑強拼搏、百折不撓之精神。

在劉鶚“社會之游”中,通過分析其作為太谷信徒的“這一個”,可見喜歡文物是其興趣愛好,關心民生、積極參與太谷學派的活動是太谷門徒的共性,對皇權的依違乃士子普遍心態,太谷學派的好多讀書人都經歷了從心儀到背離的過程。

二、山林之游

在《鐵云詩存》中多見記游詩,山林之游占多數。劉鶚的山林之游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源于“自適”的寄情山水。歷經人生曲折、世路坎坷的劉鶚想在自然趣境中尋找心靈棲息?!胺蛉さ弥匀徽呱?,得之學問者淺”。山水之癖、煙霞之念乃文人雅士固有情結,劉鶚亦如此,其《春郊即目四首》有云:“寂寞江山何處是,停云流水兩悠悠?!睆闹屑瓤梢娏b臣旅愁,又可看出游子思家之情。即使描摹春郊之景,也有悲苦離愁含蘊其中,這是詩人憂患意識的體現,也是時代式微先兆在詩人敏感心靈中的投射。

二是為實現太谷弟子的神圣使命到處奔波的沿途所見。如《鶚中四詠》,這是光緒二十二年(1896)劉鶚倡辦盧(盧溝橋)漢(漢口)鐵路,應鶚督張之洞之招赴鶚時作。該組詩是對黃鶴樓、洪山寺、晴川閣、伯牙臺四景的描寫,一切景語皆情語。其中既有“此去荊州應不遠?倩誰借取一枝棲”的希望,又有對盛世的熱望:“莫問古來爭戰事,眼前盛世且高歌?!痹娙嗽邬樑c張之洞意見不合,頓生浩然歸去之志,“琴臺盡在漢江邊,獨立蒼茫意惘然!后世但聞傳古跡,當時誰解重高賢!”一心一意想為國家做點事,卻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于是便追念太谷賢人,“此地知音尋不著,乘風海上訪成連”。封建社會到了土崩瓦解之際,其千瘡百孔不是一兩個劉鶚所能治愈的。劉鶚屬于“補天派”,他不為困難所嚇倒,其孜孜以求的精神是值得人們敬佩的。他是末世的獨行者,其失落與寂寞是時代給予的,是其敏感的詩心對衰世的先覺,“憂患潛從物外知”。

三是“太谷學派”民間性的一種體現。劉鶚是太谷學派的忠實信徒,他在《致黃葆年》信中說:“弟與諸君子殊途而同歸,必不能共轍者也。嘗自謂平生知己,除父師外,惟實甫及公二人而已?!痹谛胖袃纱伪戆讓Α疤葘W派”的忠心不二,“同為空同之子孫,同培古今之道脈,同身同命,??菔癄€,無有二心,不以行跡拘,更不以他端為疑也”。并且明確自己的職責,“圣功大綱,不外教養兩途,公以教天下為己任,弟以養天下為己任。各竭心力,互相扶掖為之”。劉鶚是“持循篤”“重經世”“重踐履”之人,且生死以之?!疤葘W派實際上是由中下層士人以師弟關系為紐帶形成的具有民間性質和一定宗教傾向的儒家學派”(緒論)。由太谷學派組成人員的層次、民間性、宗教性即決定了活動方式的隱蔽性與神秘性,也就決定了他們的活動空間、棲息之地常在山間水濱。黃崖教案的致命打擊讓太谷學派差點全軍覆沒,在此背景下,劉鶚更多地走進“山林”,這與張積中占據黃崖山一樣,是在尋找據點,以圖重整旗鼓。光緒三十二年(1906)的春秋,年已五十的劉鶚曾兩度東渡日本,秋天回國時途徑朝鮮。期間的一卷《東游草》多“山林之游”詩,劉鶚自稱“支那采藥人”,他東渡日本是按照“太谷教義”所開的藥方去采療救國病民瘼之藥?!皩W堂政界余無與,更不工商苦調查;借問此行何所事?半游名勝半看花”。我們不能只看文字表面,而應洞悉其皮里陽秋。在日本的“山林之游”中,劉鶚雖被麗山秀水、風情美女所吸引,“鬢影衣香都不見,無端觸起艷情多”,但并未忘懷使命,“維新服色紫裙長,粉板高懸大改良。一度春風錢四十,惱人偏作學生裝”。由此可見此行他關注的是“維新”“改良”,日本明治維新肇始于同治七年(1868)?!皩W生裝”是新事物,它引起了詩人的關注。值此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在本土文化中難以找到救國良方時,詩人想到東去“取經”,希望從日本的維新運動中學習經驗。

三、心靈之游

社會之游與山林之游是劉鶚人生之游的一部分,下面再看其“心靈之游”。劉鶚一生行事頗為詭秘,這既是個性使然,也是受“太谷”教義及其活動形式的影響。他主張“不以行跡拘,更不以他端為疑也”。其豐富復雜的心靈之游在詩歌中主要體現如下:

一是對太谷學派師長同仁的敬愛。劉鶚對“太谷之學”十分迷戀,對其師李光昕崇拜之至。弱冠之年即入李氏之門,頗有程門立雪之精神?!坝嗄瓿跞豕?,束脩事龍川。雖未明道義,灑掃函丈前”?!盁o才學于祿,乃志在圣賢。相從既已久,漸知叩兩端”。在劉鶚心目中其師地位頗似孔子,他認為師從龍川,求的即是圣賢之學。對同門師兄謝平原十分尊敬,“龍川弟子君為最,我后于君幾世歲。同飲空同絕頂泉,那知學境殊天地。山川渺渺云茫茫,有美一人鷗鷺鄉。芙蓉為帔芰為裳,讀書萬卷聲瑯瑯。心密君兮跡轉疏,四海飄蓬無定居。飄蓬何日書能讀,何日飄蓬不讀書。南山鯉魚長尺半,生不逢辰類孤雁?!?。該詩不僅表達了劉鶚對師兄的敬重,而且還可以讀出作為民間學術暗流太谷門徒飄轉如蓬的行跡,并能明顯地感知到封建社會末期士子命運的無常。

二是憂國愛民之心?!暗檬S肌髓,因之急事功。冤埋城闕暗,血染頂珠紅!”詩中所寫的這些官吏,為了官位的升遷置百姓生死于不顧,他們即是草菅人命的罪魁禍首,其頂戴花翎是用蒼生之血染成的。劉鶚對黑暗現實的揭露與批評是相當深刻的,表達直接,無絲毫遮掩。他的一句“殺民如殺賊,太守是元戎”,遠接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堪稱“著述補風教”之經典。憂民與愛國是相連的,劉鶚時刻關心蒼生社稷。其詩《平壤道中口占》有云:“千里清江水,迢迢送客亭。國殤何處是?社鬼久無靈?!薄帮L雨聞人哭,山川帶血腥。孤臣無涕淚,慘對一燈青?!痹娬Z中流淌著詩人的愛國血淚,至情感人,至今讀來,感慨沛然,令人肅然起敬。

三是“世界大同”的思想。他有詩云:“七木非同類,相依一體成。高技能挹露,低葉藉敷榮。異種通呼吸,殊源共死生。吾將師事汝,日月鑒精誠?!边@一思想影響其一生之行事。劉鶚反對閉關鎖國,堅持實業救國,主張吸收外資,與外商合作辦礦筑路,在上海、北京、湖南、株洲等地興辦了多種實業。在當時,其思想與舉措顯得超前,實際上是他人思想落后,曲高和寡,以至于有人認為他是漢奸而被通緝,并被流放迪化。劉鶚對一衣帶水的日本頗有感情,“清和人物本同洲,唇齒相依大業遒。求友不妨行萬里,勞君為我再呦呦”。他的這一思想是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之嚆矢?!皩W莫便乎近其人,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求友是為了拜師,他沒有舍近求遠,當時的日本的確是最好的學習榜樣。劉鶚的言行不被大多數人理解與接收,作為智者他極其孤獨,頗為痛苦。

四是健康的愛情?!洞洪|別怨二首》寫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底事春風又別離?為郎憔悴感郎癡。深宵滴血憑誰訴?逐日消魂有夢知。聞說關山千里遠,那堪風雨五更時!鴛鴦一幅回環繡,往往金針卻倒持?!薄靶〈柏W讯鄷r,侍女催妝總未知。攬鏡怕看垂淚眼,翻書偏見斷腸詩。天公何事生知覺?人世無聊是別離!縱使他年長聚首,目前先自費支持?!边@兩首詩哀感頑艷,無限情深,置于愛情詩名篇中亦毫不遜色。在《記得一首》中,他表達了無視功名、忠于愛情的思想:“記得當初乍定情,一簾花影坐調箏。但欣銀燭垂雙穗,那管銅壺到幾更。盡啟欄籠招語燕,暫停絲竹聽啼鶯。相攜不羨封侯印,只愿雙棲過一生?!痹娙嘶貞浲张c情人初會之情景,抒寫細膩,生動可感。從中可知他對良宵一刻值千金的男歡女愛的留念與不舍。頷聯妙語精對,尾聯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珍視,與“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有異語同工之妙,理當傳唱后世。

劉鶚既有抒寫健康的戀人之情、夫妻之愛的佳作,又有不甚健康的艷情詩以及糜爛的狹邪詩。后者是其詩中的糟粕,理應加以揚棄。需要說明的是,這在當時是普遍現象,與詩人人品沒有太多關聯,作如是說明決非為尊者諱。這類詩具有重要的歷史見證價值,它真實地透露出那個時代一部分士大夫的生活狀況與思想原形。狹邪之風既是那個時代文人縱情聲色糜爛生活之寫照,又是當時社會污濁不堪世風之折射,從中可以管窺病態的士子心態與污濁的社會風氣。在詩題上赫然寫上“狹邪”二字,這說明劉鶚并非虛偽之人,真情去矯飾,質樸溢童心。這與朱彝尊不刪《風懷詩》有其相似之處,這是封建末世士子實際生活在詩歌中的真實抒寫。劉鶚對文人風流作了具體而又露骨的描寫:“錦帳雜花聚,繡幕春云浮。燕姬舒皓腕,趙女揚輕謳?!薄奥聂冉粊y,客去髡獨留。即此是兜率,神仙何所求?!痹娙说摹蔼M邪”行為除了肉欲滿足外,還有名士與名妓精神上的交流,“狹邪何所有,可以消百憂”。劉鶚曾說:“男子以才媚,婦人以色媚人,其理則一。含詬忍恥,以求生活,良可悲已!況媚人而賈用不售,不更可悲乎?白香山云:‘同是天涯淪落人?!瘻R川云:‘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我亦云然?!彼钌铙w會到“男子”與“婦人”可悲命運的共同點、精神上的共鳴處。

作為到日本去的“支那采藥人”,劉鶚有詩云:“月光如水水如波,橋上佳人走似梭;鬢影衣香都不見,無端觸起艷情多?!薄罢鞲柽x舞酒亭中,真個銷魂別有宮;參透禪宗歡喜法,春宵二十五圓通?!睆闹袃H僅讀出文人風流是不夠的,這也是“別借疏狂耗壯心”的精神耗散法。正如《八聲甘州》所云:“趁朱顏猶在,黃金未盡,風月陶情。長得紅偎翠倚,身世聽升沉。莫把佳期誤,今夜銷魂。門外雪深盈尺,正錦衾入睡,寶帳香溫。戀昨宵夢好,相抱不容醒??刺祀H瓊飛玉舞,擁貂裘,推枕倚云屏。梳妝罷,郎歌白雪,妾和陽春?!边@是其思想迷茫,精神難以安頓在詩歌中的折射,“風流不得真銷受,怨女啼紅二十年”。這是末世文人心靈深處常有的及時行樂思想的外現?!爸贫入m精理未全,過于嚴峻失天然”,這句詩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劉鶚反對封建禮教的精神。由于外來文化的影響,劉鶚思想中富含追求自由的精神,自由也需有度,一旦過度就可能失之風流放蕩:“誰家畫閣傍通衢,玉女窗前坐麗姝。不敢停驂相問訊,片時渴煞馬相如?!庇行┣槠G詩透漏出末世文人的沒落情懷,但這并非其全部。他十分關心同情那些被摧殘蹂躪的社會下層女性。在《丁酉七月由燕赴晉,風塵竟日,苦不勝言。每夕必以弦歌解之》組詩中有云:“芳年今幾許,報道剛三五。作妓在邯鄲,于今第七年?!薄俺瘉碚甄R著顏色,青青易去誰憐惜;挾琴走沿門,何如托缽人!”他之所以能關注弱勢群體的命運,是因為他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狐悲兔死傷同類,荒村共掩傷心淚。紅袖對青衫,飄零終一般!”“客心正自悲寥廓,那堪更聽蓮花落!同是走天涯,相逢且吃茶?!睆摹凹t袖對青衫”“同是走天涯,相逢且吃茶”中可見劉鶚與白居易“江州司馬”意象的神似,以及與“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之間的情感同構。劉鶚潛心學問,“二十年來數宦囊,古書名畫百余箱。蠻煙瘴雨倉皇走,北望燕京淚幾行”。他關心國事,“少陵悲苦青蓮達,同是傷心感亂離。誰料目今剛李輩,昏兇十倍國忠時”。在凄風苦雨的封建末世,劉鶚是行色匆匆的風塵倦客,“行云無定處,夜夜蒙霜露。難得有情郎,雞鳴又束裝!”這無疑是其人生自畫像。世人對其曾經毀譽參半、褒貶不一,時至今日,我們應該撥開歷史塵霧,給他以公正的評價,以慰其孤獨的心魂。

結語

《鐵云詩存》是目前為止收錄劉鶚詩歌最為完備的集子,至今未被重視。本文從社會之游、山林之游、心靈之游三個向度對劉鶚之詩進行解讀,發現他在太谷學派的“希賢、希圣、希天”“立功、立言、立德”學習圣功的具體做法上,注重養民。歷經艱難曲折仍不氣餒,努力實踐,不愧為太谷學派之翹楚。劉鶚的詩歌雖然不多,卻是作為太谷信徒其人生經歷、思想歷程、心魂脈動的真實記錄與發露。其詩有極為明顯的“太谷化”傾向,太谷學派的思想在其詩中有充分的體現,研究這類詩作對于研究太谷學派頗有助益。通過其“社會之游”彰顯出太谷學派顏淵修身之心與伊尹治國之志,見證其對太谷學說的信奉和踐履。通過其“山林之游”,可以看出作為太谷學派的忠實信徒劉鶚為了信仰如何在腥風血雨的時代里踽踽獨行。他的“心靈”之游是社會之游、山林之游的心理沉淀,其中既有對太谷學派的迷戀,也有士子憂國愛民之心聲,既有對美好戀人之情、夫妻之情的向往,也有對不太健康的艷情與色情的迷戀、沉溺。他的艷情詩、狹邪詩逗露出封建末世士子感情世界的不潔與私生活之糜爛,這是那個時代文人生活的常態。這類詩的認知價值不可小覷,這是封建社會大廈將傾前的時代音訊在性靈詩歌中的真實表達、自然抒露。

注釋:

①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頁。

② 阿英《晚清小說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頁。

④ 嚴迪昌《清詩史》上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頁。

⑧⑨ 劉鶚、曾孟樸《老殘游記·孽?;ā?,岳麓書社1993年版,第1、111頁。

伏濤(1966—),男,江蘇鹽城人,文學博士,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清代文學、近代文學。

倪惠穎)

猜你喜歡
劉鶚太谷學派
太谷任村鄉:小蘿卜做成大產業
小說家劉鶚也是慈善家
鑫炳記太谷餅:老字號煥發新生機
2020年中國鄉村振興(太谷)論壇成功舉辦
太谷:挑起總書記惦念的“金扁擔”
劉鶚古琴藏品留傳考
創建梵凈山學派 培育梵凈山學
劉鶚和他的《鐵云藏貨》——《中華珍泉追蹤錄續篇》(十七)
人間正道是滄桑
法蘭克福學派自由觀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