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的特點及其矯正

2017-10-27 18:12侯濤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7年8期
關鍵詞:不良行為體育課堂

摘 要 學生課堂不良行為指的是影響自身正常學習、妨礙他人正常參與課堂活動甚至影響整個課堂秩序的行為,不良行為不僅對自身的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而且會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和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本次研究通過觀察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表現,并結合教師的授課經驗,總結小學生體育課堂上所出現的不良行為及其特點,以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相關理論為指導,分析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提出利用行為消失技術作為不良行為矯正的主要辦法,替代強化物是行為消失技術的重要方法之一。

關鍵詞 體育課堂 不良行為 行為消失技術 強化物

小學體育課堂是學習體育知識、強身健體、促進身心全面成長的重要陣地。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不良行為不僅妨礙學習體育知識和身體鍛煉,而且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盡管老師想出了許多辦法去制止和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可是由于方法不夠科學,很難及時糾正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不良行為,這大大增加了體育教學的難度。因此,研究小學生體育課堂出現的不良行為,并分析原因找出糾正方法意義重大。

一、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的特點

體育課堂不良行為主要指的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良好品德養成有所妨礙,甚至是會對體育教學活動產生干擾的行為??偠灾?,體育課堂不良行為就是部分特殊學生故意或潛意識不自覺地做出的負效行為。教師對學生不良行為的判斷和做出的反應直接影響到學生在教師心中的印象,也可能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對不良行為的判定至關重要?;谖墨I調研、課堂觀察和教師經驗,體育課堂不良行為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1.普遍性

小學體育課堂中的不良學習行為的最顯著特點是具有普遍性,不良行為不是個別學生偶然為之,也不是出現在少數學生身上的特殊現象,而是幾乎每一個學生或多或少在一定的時間內都可能會出現的行為。由于小學生充滿好奇和善于學習的天性,一旦有一個個體出現不良行為,其他人必然受其影響,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模仿,不良行為的傳播性加劇了不良行為的普遍性。不良行為的普遍性以時間尺度衡量則表現為經常性,一般來說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良行為是比較穩定的,它往往會擾亂體育教學秩序,使教師課程計劃中的體育活動難以順利展開。如果這些行為沒有及時得到糾正,那么學生的品德就有可能會產生扭曲,個性的發展也可能偏離正常軌道。

2.嚴重性

小學生由于處于身心發展的成長階段,缺乏自控能力,加上某些學生貪玩的天性,在體育學習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嚴重的不良行為。嚴重的不良行為通常包括突然情緒爆發、大吵大鬧、毆打同學、不服從教師、拒絕參加課堂活動、不愿意和同學一起行動甚至逃課等。此外,體育課堂上也可能出現具有危險性的不良行為,一些學生無論是內在心理還是外在行為都表現出很明顯的外傾,這種行為輕則引起課堂小騷亂,重則妨礙到整個課程進度和其他同學的學習活動。該類學生的不良行為具有很明顯的爆發性,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可能會對教學帶來很大的破壞性。雖然體育課堂中嚴重的不良行為是少量的,但是鑒于其具有突發性和危害大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化,防范于未然。

3.干擾性

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出現的不良行為一般都具有干擾性,這種干擾性不僅表現為對自身學習鍛煉的妨礙和中斷,而且可能影響到班級的其他同學,甚至直接影響教學秩序,至使教學活動無法正常進行。

二、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的產生

兒童心理和行為研究專家認為,任何行為除了受控于天性因素,更多則是表現為對周圍環境的反饋和自身情緒宣泄。本文綜合體育課堂上的典型案例,以過程分析方法為指導,剖析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通過對學生不良行為的長期觀察,發現不良行為的產生不是突發的,而是分階段遞進產生的,基本上可以歸納為情緒產生階段和情緒轉化為不良行為階段。

1.情緒產生階段

主觀能動性是每個人的自然屬性,學生出現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來自學生本身。調查結果表明引起學生不良行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天生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上課開小差;②對課堂內容沒有興趣;③體育課程中的有些項目相對比較困難,也會使學生產生害怕的心理,因為沒有信心完成從而會更加逃避;④期待獲得其他同學和老師的關注,這種行為男生比女生更明顯。如果不在情緒萌芽階段將其遏制,學生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擾亂課堂秩序的不良行為。

2.情緒轉化為不良行為階段

不良行為形成過程中,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無法得到宣泄,心理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可能轉化為不良行為。在體育課堂上,學生情緒的轉化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如果過分嚴厲,課程內容枯燥無味,懲罰多于表揚,都可能引起學生對教師和該課程的不滿,當這種情緒不能及時得到緩解,學生則可能出現上課小動作、厭學或與教師對抗等不良行為。

三、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消失的方式

1.不良行為緩慢消失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具有嚴重的危害性,但也具有一定時效性,可能隨著學生的成長自動消失,也可能人為干預使其消失。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采用心理疏導式教育,降低不良行為發生的頻率直至最終消失。

2.不良行為強化消失

為了及時遏制小學生體育課中的不良行為,往往需要通過不斷強化,將不良行為的幼苗扼殺在萌芽中,避免其進一步轉化為更嚴重的、危害更大的行為,從而影響課堂秩序和自身成長。強化消失方式主要包括連續行為強化和間歇性行為強化。

連續行為強化方式主要適用于體育課堂中偶然發生的不良行為,對于偶然發生的不良行為可以采用連續性強化,在持續強化數次之后,就會出現明顯的效果,后續一般不會發生和反復。

間歇性行為強化是指在一定的時間以一定的頻率使用強化刺激糾正學生不良行為,并不是每次學生出現不良行為都會使用,這種方式主要適用于經常在課堂上出現不良行為的學生。此類學生在課堂上已經養成了不好的習慣,經常在體育課堂上出現不良行為,如果每次都對其進行行為強化,需要很多時間,這樣耽誤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和成長。這種不良行為需要一個過程來改正,短時間內難以完全用強化物替代。endprint

在糾正不良行為的過程中,強化物的選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不同的學生,適宜的強化物不同,即使對于同一個學生,強化物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學生的成長而發生變化。強化物在使用過幾次之后,學生就像產生免疫一樣,原有的強化物慢慢失去效果。運用行為強化糾正學生不良行為要求教師和家長根據需要尋找新的、更適合的強化物獎罰并用。有的學生一個獎勵和表揚就會有很好的效果,有的學生光表揚不行,還需要批評。有時候可以對不出現不良行為進行獎勵,獎勵一朵小紅花等,有時候出現不良行為要采用的懲罰,比如限制游戲、球類等。

3.不良行為持續強化

如果在不良體育課堂行為的消失過程中,問題行為再次發生,還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再次強化或者進行進一步的引導。雖然行為消失的時間會增加,但是糾正學生不良行為和習慣不能急于求成,必須循序漸進,避免在糾正不良行為的過程中使學生產生逆反對抗心理。

四、小學生體育課堂不良行為的矯正

對小學生不良行為的深刻剖析為矯正指明了方向,顧名思義,我們可以借助行為消失技術對小學生體育課堂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v觀不良行為產生和消失的過程,強化物作用巨大,既是不良行為產生的刺激源,又是不良行為消失的釋放劑,因此行為消失技術本質上通過改變誘導學生出現不良行為的強化物來糾正其不良行為,具體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識別強化物

教師對學生體育課堂的不良行為實施行為消失技術時,首先要能正確識別維持學生不良行為的強化物。

引起不良行為的強化物可以是具體的實物,如操場邊突然跑來的一只貓或者是某個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作比較搞笑等,都會引起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準確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甚至是課堂上的小騷亂。這類實物強化物的作用是暫時的,具有偶然性,教師可以及時識別并消除強化物,從而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并恢復課堂秩序。

另一類強化物不是具體的實物,而是學生的某種心理障礙,此類強化物具有較強的隱蔽性,教師一般不好快速識別。例如一個初中學生,平時成績優秀、上課紀律好,能夠按老師的要求完成各項任務,但是在后滾翻教學時,卻無論教師如何鼓勵如何輔導,該女生均不能按要求完成課堂要求的動作。根據教師的經驗,學生不參與體育活動或學習訓練的原因主要包括偷懶、害怕、沒有興趣、身體不適和同學矛盾等。此類案例中要想識別強化物,首先要弄清楚學生產生不良行為的原因。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和談心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情緒,如果本人消極回應,教師可以其他相關人員作為突破口,詢問與該生相關的學生或者要好的朋友,也可詢問學生的其他任課老師。家庭作為學生的第一課堂,父母作為學生的第一教師,對學生成長經歷、行為習慣和心理情緒最為熟悉,咨詢家長則是了解學生不良行為產生原因的最可靠、最便捷、最有效手段。案例中,教師最終通過家長了解到該女生曾經摔下木馬,導致其對具有危險性和沒有信心完成的項目產生畏懼心理,這種隱形的心理障礙即構成不良行為的強化物。

不同孩子的同一種問題行為可能是由不同的強化物維持的,即使是同一個人的同一種問題行為在不同的年齡或者其他因素下也可能是由不同強化物導致的。

2.消除強化物

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推動的,抓住了學生不良行為產生的強化物就掌握了不良行為產生的外在受控因素,因此消除強化物即是緩解并消除學生不良行為的關鍵手段之一。消除強化物看似簡單,實際上其具體實施還是需要多方面綜合考慮。

消除強化物首先要保持強化物消失的一致性。正確的實施行為消失,教師或家長要共同配合消除。例如,一個二年級學生,喜歡在體育課上大鬧,擾亂課堂秩序,教師懲罰教育后效果不明顯。為了糾正該生不良行為,教師與家長共同商議,根據其興趣愛好制定了消除強化物的方法,即如果被告知學生出現上課打鬧擾亂課堂秩序的行為,家長配合扔掉他喜歡的飛機模型。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該生的不良行為慢慢消失。

除了依賴替代物品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消除強化物最根本最持久的方式是心理輔導,目的是引導學生用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去認知世界、體會生活、探索學習以及待人接物,從而成為自我認知正確、充滿愛心的社會個體。此外,為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師的鼓勵、信任和幫助也是至關重要的。

3.運用替代強化物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身心發展各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控制能力比較差,所以在運用行為消失方法糾正不良行為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阻礙。有時單一的替代強化物并不能使孩子的不良行為消失,這時就需要多種替代強化物來代替問題行為中的強化物。獎勵懲罰都可以用來替代原有的強化物,使用替代行為強化不僅可以消除問題行為,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制力,最終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盡管小學體育課堂學生的不良行為只是少數,有時會自然消失,但是小學作為學生受教育的基礎,要防微杜漸,對于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師在課堂范圍內要及時給予正確科學的疏導和糾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進行,才能避免人生之“千里之堤”潰于小不良行為之“蟻穴”。教師作為課堂教育與管理的責任主體,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出發,恰當運用行為消失技術,科學糾正課堂不良行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真正使體育課成為發展學生體能、增強體質、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場所。

參考文獻

[1] 周天龍.小班化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初探[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7).

[2] 李軍蘭,孫壽鵬.小學生體育課堂問題行為的調查研究[J].校園心理,2009(1).

[3] 劉春明.小學生體育課堂問題行為處理的三招十二式[J].體育教學,2009(3).

[4] 李康熙,王建宏,焦立春.當前農村中學生問題行為調查與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8(1).

[作者:侯濤(1980-),男,河南鄭州人,鄭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講師,碩士。]

【責任編輯 劉永慶】endprint

猜你喜歡
不良行為體育課堂
中學生不良行為的心理分析及對策
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成因與糾正
談體育課堂創設“和諧互動”的認識
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