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卡連柯集體教育模式對中小學德育的啟示

2017-10-27 09:52張帥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7年8期
關鍵詞:問題表征啟示

摘 要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十分關注學生道德發展問題,并提出了系統的德育模式——集體教育模式。本文通過分析馬卡連柯集體教育模式的合理內核,并總結了目前中小學德育中集體教育的缺失問題現狀,旨在為中小學德育提供有價值的借鑒和啟示。

關鍵詞 馬卡連柯 集體教育模式 問題表征 啟示

馬卡連柯系統性的集體教育模式理論,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學習并借鑒集體教育模式,重拾教育工作者對于集體教育的認識與信心,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馬卡連柯的集體教育模式

1.教育前提:尊重與信任

馬卡連柯在教育工作中十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人格,在他看來,尊重與信任人是教育的前提;也只有從尊重與信任人出發,才能產生合理的教育措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20世紀20年代馬卡連柯創辦高爾基工學團,在對流浪兒童和少年兒童違法者實施矯正教育過程中,同樣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信任,了解學生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礎之上,發掘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指引其在正確的學習和生活軌道中前行。此后,在長達16年的教學中,他從來不把失足青少年當作違法者或者問題行為人看待,而是對他們一視同仁,給予更多的熱愛、尊重與信任,將3000多名失足青少年培養成為將軍、醫生、教師等社會有用之才,獲得了教育上的成功,成為了教育學者學習的典范。

2.教育原則:集體教育和前景教育原則

(1)集體教育原則

集體教育原則即“平行教育原則”。它是以集體為教育對象,通過集體而教育個人,目的在于讓學生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在集體教育原則下,教育者對集體和集體中的每一個人的影響是平行的[2]。也就是說,教師教育集體與個人是同時進行的,學生既可以從教師那里接收到教育,同時也會從集體中獲得教育。一方面,教育的對象作為一個集體,要在集體中去教育個人。另一方面,個人教育也會對集體教育產生影響。因此,馬卡連柯主張,教育者應該與集體發生聯系,在這種聯系情境中使每個學生都可以自覺、自主地選擇參與。通過集體活動教育個人的同時,個人又反作用于集體。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積極地體認與學習,而不是作為說教的被動接收者,讓學生在集體教育中體會到自己作為學習主體的價值意義。

(2)前景教育原則

前景教育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不應過多地關注學生過去的錯誤,而是要給集體創設出一個或幾個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或者學習情境,引導個人在集體中完成任務。教師通過經常、不斷地給集體提出新的目標以此驅動、刺激集體的活力和責任感,引領學生看到美好前景的希望[3]。馬卡連柯認為,前景教育應該包含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三個層次,即近景教育、中景教育和遠景教育。近景教育主要是著力于眼前學習過程,學生通過盡力完成近景的學業任務后,逐漸向中景和遠景任務去努力。因此,要求教師要善于指導和激勵學生為了實現其目標而努力。

3.教育手段與途徑:勞動教育,輔以合理懲罰

馬卡連柯強調集體教育模式實現手段和途徑是通過勞動教育,并輔之以合理的懲罰。首先,重視勞動教育,勞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管理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改善他們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為社會創造財富。同時,勞動教育也可以強化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發揮潛能和意志品質,從而有助于從事比較復雜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其次,懲罰方面。馬卡連柯認為,對于學生的錯誤,合理的懲罰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的懲罰,不僅可以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優良的品德,保障集體的利益[4]。因此,懲罰之于教師而言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懲罰是有條件的,其一,集體利益受到破壞。其二,破壞行為是故意的。但是在懲罰過程中要包含對學生的尊重,即針對不同的個體,要審慎地采取懲罰措施。

二、當今中小學德育中缺乏集體教育模式的問題表征

1.缺乏尊重與信任

尊重與信任是教師順利開展工作、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石,也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5]。一項研究表明,最受中小學生歡迎的教師應具備兩個優秀的品質:一是尊重學生人格,二是理解信任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尊重、信任的關系是相互的,教師在給予學生充分尊重的基礎上信任學生,學生的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為也會積極地反作用于教師,即主動地接納、認同教師的教學工作,認真學習教師講授的知識,教學質量效果明顯。但是,反觀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以知識為本位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師為了完成大量而繁重的工作任務,只重視知識的教學,采取專斷的課堂管理策略,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不能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信任,學生課堂學習氣氛消極,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2.缺失集體教育和前景教育

集體是擁有一定的活動范圍和共同的思想基礎的組織形式團體。集體具有共同的目的和統一的行動,包含有組織性和紀律性。集體與個體之間相互聯系,并成為有機的整體,即學生個體在班集體中得到認同與支持,集體在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健康發展。但是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一些教師對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認識不足,過分注重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中小學生身心發展不成熟的特點,集體教育缺失,學生個人意識增強的同時,集體意識淡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難有互動,學生在個人地位突顯的環境中不能體會到集體的作用。

前景教育方面,部分教師無心長遠規劃,前景教育觀念的前瞻性不足。一些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存有偏差,在教學過程中,解放并完全放權于學生,對于設置的學習任務和困難,不能充分預見學生的接受與完成能力,使學生在失望中體會到挫敗感,自信心嚴重受挫;另外部分教師,對于整個教學工作規劃不合理,不能分辨與厘清教育目標層次和任務的等級,只顧眼前教學任務,不能創設利于學生學習和感興趣的情境,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教學計劃亦步亦趨,影響到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

3.缺少勞動教育和合理的懲罰endprint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即與勞動、實踐相關的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具有等價與互補的功能。它包含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和勞動與技術教育四個方面的內容。綜合實踐課程的初衷在于彌補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實踐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與馬卡連柯主張的勞動教育方法相契合。然而目前中小學教育對勞動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校之間為爭奪師資力量和優質生源,競爭激烈。教師方面,面對沉重的教學評比和升學任務要求的壓力,反映到教育管理與教學過程,仍然以傳統的育人思想和方法對待當今的教育。學校管理工作者,對學生嚴加管理,固然有其使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等有利的一面,但是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教師視分數為考評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書本知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形同虛設,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接受勞動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價值大打折扣。

懲罰是通過責罰、處罰的措施達到懲戒的目的。教育過程中實施懲罰是維護教育正常秩序和促進學生沿正常軌跡發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事實上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教師不當的懲罰現象依然存在。一些教師在非理性權威觀念下,高高在上,師生關系在人格上突顯不平等性。對于問題學生,部分教師往往不能在一視同仁、感化與愛的教育基礎之上,對待學生的不良行為問題,過度地使用體罰,甚至因為一名同學的錯誤殃及整個班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惴惴不安,師生關系緊張,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三、集體教育模式對中小學德育的啟示

1.關懷德育融入課堂,給予學生尊重與信任

美國當代教育學家內爾·諾丁斯認為,每個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納、尊重和認同,因此關懷別人和被他人關懷都是人的基本需要[6]。當前中小學教學中,尊重與信任缺失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在不受尊重與信任的教育環境中,往往會難以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喪失目標、失去信心。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和師生間本應具有的平等性關系。在滿足學生合理的學習和生活需求的同時,放寬標準,給予學生應有的愛、尊重與信任,如平等地看待班級內每一名學生,關懷他們的成長,讓學生體認到關懷、尊重,助力其健康成長。此外,面對大量的課余時間,教師應敢于放權,鼓勵學生用于參與社會實踐,相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學生自治與自我能力的提高。

2.認同教師職業角色模式,加強集體教育和前景教育能力

教師的職業角色是指教師在教育系統內的身份、地位、職責及其相應的行為模式?,F代教師的職業角色在多重的、不斷變化與創新中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學習者和學者、知識的傳授者、學生心靈的培育者、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與管理者。目前一些中小學教師職業角色認同感偏低,不能熟練地運用角色技能,教學行為消極、非理性。教師教學工作的重心在于傳授學生學會生活與生存的能力,目前面對集體教育和前景教育缺失的現狀,教師更應該積極主動地體認職業角色,改變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教師要講求教學的藝術性和創造性,認清集體教育之于學生成長的價值。在細致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善于組織小組形式討論,設立小組或者班級活動任務,讓學生在集體的努力與實踐中,體會到在班集體中學習的樂趣與價值,使學生增強集體意識,逐漸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作為學習者與學者,教師必須再學習,了解教材信息的同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善于總結與反思教學工作中的不足。當下,面對前景教育方面不足的問題,教師更應該認識到前景教育的價值,以全面和理性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與計劃。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程度,提前預設學生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的近景、中景和遠景任務,使學生在體會到成功的基礎上,合理施加下一級教育影響,循序漸進,在合理任務驅動下使集體中的每一名成員完成任務,切忌急于求成。

3.重視勞動教育,兼顧合理的懲罰

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的教育。目前,與勞動教育相契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流于形式,勞動教育缺失問題的癥結,歸根到底,在于教育工作者對勞動教育的價值認識不足,仍然以知識、分數為主要的評判個人學習能力高低的標準。對勞動教育認知和實施方式單一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改進。其一,生產技術勞動教育方面,由于受我國實際條件的限制,綜合實施生產技術勞動教育并不現實。這就要求農村和城市中小學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實際開設生產技術勞動教育課程。如在鄉村地區開展農業活動學習,在城鎮,組織學生去工廠參觀學習,培養職業技術意識等。其二,鼓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學生在集體的公益活動和實踐中,體會到勞動與付出的價值。其三,培養學生自我服務勞動意識,自我服務勞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簡而言之,自己事自己做。如在家庭里主動學會洗衣服、收拾房間,幫助父母做家務;在學校規范個人行為,積極參與班級掃除等活動,培養自我服務勞動意識。

關于懲罰,教育中合理的懲罰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于校園里普遍存在的不當懲罰問題,教師應轉變固有的非理性權威思維,把學生真正視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學習主體,對于學生的問題行為,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達到“懲戒”學生的目的,教師在給予學生尊重的基礎上,學會寬容并傾聽學生的合理訴求,而不是不明緣由地體罰學生,不僅不利于問題解決和學生的個體成長,甚至會造成學生厭學、逃學等連帶行為問題的發生。

總之,時至今日,馬卡連柯的集體教育模式,在尊重與信任、集體教育與前景教育以及重視勞動教育并輔之以合理懲罰等方面,對我國現階段中小學德育問題仍具有重要的啟示價值和意義。針對目前德育中存在的集體教育缺失的現狀,教育者更應該學習與借鑒馬卡連柯集體教育模式中的精髓,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和應對困難的能力,彌補集體教育缺失帶來的教育缺憾。

參考文獻

[1] 徐國政.讓學生在激勵中成長[J].教學與管理,2008(4).

[2] 朱業標.基于平行教育影響的中職小組班級管理[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1).

[3] 李建忠,黃琴,劉松年.馬卡連柯集體主義教育理論的探析與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2008(1).

[4] 景霞.芻議教育中的懲罰[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5] 吳海英.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思考[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6] 侯晶晶.關懷德育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張帥(1988-),男,山東菏澤人,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孫曉雯】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表征啟示
高職院校中企業引進教師的適應性:內涵、問題表征與對策
商業銀行受余額寶的影響和啟示
基于課程標準的數學表征考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