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探析

2017-12-27 20:34姜峰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專業發展

姜峰

摘要:在我國,小學新入職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專業發展的要求不但是促進自身發展的前提,也是學校重新審視新入職教師的現狀、重視新入職教師的成長、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對新入職教師的職業培訓的動力源泉。目前,社會在極大程度上只是一味地要求新入職教師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進入工作角色,但是卻缺乏對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的關注。要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立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專業發展群體,極其需要社會、行政部門、學校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本文擬通過對小學新入職教師對專業發展現狀的研究,促進教育機構著眼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制定小學新入職教師培養策略,推動這些教師在自身專業發展。

關鍵詞: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專業發展現狀

一、 研究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現狀的意義

所謂教師專業化及教師專業發展,近年來,國內諸多學者給出了各自不同的定義。

劉捷認為,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其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教育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并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從教素質,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教育工作者的過程。

蔣峰、祝青江認為,教師專業化是教師職業的專門化,是教師個人及教師群體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地位不斷提高、不斷進步的發展過程。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作為一個專門的職業而存在,有自己獨特的專業標準,既有教師基于自我實現需求而產生的、自發的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過程,也有國家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促進教師發展的過程。

在各階段教師的專業發展研究中,隨著《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標準》的出臺,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成為了理論研究的熱點。這方面的研究,從教育機構層面講,有計劃、有目的地制定教師培養的實施方案,有利于清晰把握教師專業現狀,從理念、知識、技能等多個方面具體引領和扶持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從教師層面講:有利于強化新入職教師自主專業發展意識和自覺性,根據自身專業現狀,挖掘潛力,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因此,本課題研究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 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現狀的問題

(一) 師德意識、師德修養有待提高

提高師德修養是我國各地區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新入職教師中多為所謂的“80后”“90后”,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之后、在被關愛下成長起來,畢業直接就職的新入職教師,往往很難馬上實現職業角色轉變,跟老教師比較起來,會在教師的職業活動中表現出缺乏堅強的意志、進取的銳氣,對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特性缺乏深刻的理解,對自我完善的追求方面也往往表現的不夠執著。這是制約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的、亟待解決的現狀之一。

(二) 小學教師學歷偏低,專業培養有待加強

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發達國家在教師培養規格與目標上有了高標準的特點,有數據顯示,美國1976年小學新入職教師中受過4年高等教育的占99%。日本大學畢業就能任教的少之甚少,即便獲得教師資格證,也不意味就能取得教師崗位,現在日本公立學校教師競爭率為5.7倍,據日本統計數據,在獲得教師資格證的人中只有不足10%的人最終能走上講臺。而我國到2001年小學新入職教師學歷達標率才提高到96.8%,且多為畢業直接入職執教。

同時對教師的專業訓練我國也較為薄弱。同樣以日本為例,在繼續教育方面,日本法律規定所有初任教師必須參加校外培訓,每年25天,其中13天利用暑假,12天利用上課時間。針對學校教育相對封閉的特點,日本教師的在職培訓中增加了一項“社會體驗研修”,即受訓教師要到民間企業、社會機構等校外場所體驗生活,以此擴大教師的知識面,增加對社會的了解。而我國據筆者所知,在很多地區針對小學新入職教師的專業訓練幾乎為零。

(三) 教育資源不平衡,阻礙小學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育資源不平衡,極大地阻礙著小學,尤其是農村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化發展,進而成為制約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瓶頸。

同樣以鄰國日本,受教育機會均等作為每次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日本,公立中小學沒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所有的教育教學設施、學校的建筑模式、場地大小、師資水平都采取標準化配置。為了避免優質教育資源向部分學校傾斜,形成重點學校。同樣在教育制度的設計上,日本教師歸屬于地方公務員行列,國家不可隨意解聘。在日本,任何一所城市學校,也都會有農村輪崗交流來的教師,同樣,任何一所日本的農村學校,都有城市學校輪崗的教師。借助這種制度,日本有效保證了不論是邊遠山區、海島、還是城市都能處于總體相對公平、均衡的教育水平,日本全國上下,不分國籍、地區、種族、性別必須接受免費均衡的中小學教育,很好地保證了中小學生就學率實現100%全覆蓋。

(四) 小學新入職教師內部發展動力不足,合理激勵機制較少

小學新入職教師內部發展動力不足一是長期的職業倦怠,再是工資水平不高造成的。在我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教師工資不應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但是在現實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差異;在專業發展激勵機制上,大多數人認可教師的標準是如何培養出考高分的小學生,激勵教師的政策基本上還是以分數占據主導作用。

在日本,教師的工資待遇基本上都要比公務員高。在日本,公立學校一般只提供給學生基本生存和發展能力的教育,大多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社區或短期大學,所以對于個班級、一所學校每年有多少學生考上大學,不會與教師的待遇和評價掛鉤。

(五) 業務提升慢,缺乏個人職業規劃

新入職教師業務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難以駕馭課堂探究教學;二是在面對自身專業發展受到困惑的,不知道如何通過其他渠道和資源來提升自身的水平。新入職教師普遍存在缺乏專業能力自主發展的意識,不知該如何規劃職業生涯。因此產生嚴重的職業倦怠,這也造成了比較高的棄教比例,浪費了師資。endprint

三、 促進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有效實現的措施

(一) 樹立小學新入職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提升專業發展終身概念

小學新入職教師要建立起自主專業發展意識。這種意識“不是學校施加的壓力,而是小學新入職教師自覺、獨立、主動擁有的。小學新入職教師可嘗試由教學法改革實驗者到教學模式生成者再到成為教育專家”。終身概念需要在教師教研后活動、繼續教育、教學成果反思等各種學習形式中來反映出。教師在人類歷史上承擔著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使命,如果自己都沒有與時俱進的學習意識,也很難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 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確立教師的專業人員地位

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的標志。我國在1995年和2000年分別頒布了《教師資格條例》和《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充分證明我國對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化的認識在逐年提高。然而社會上,包括教師在內對教師專業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仍然認識不足。因此,急需確立中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人才地位,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為教師的終身發展提供強而有力支持和保障;中小學新入職的教師也要進一步明確自己的觀念,充分認識在自己的從教生涯中教師專業化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性,要時刻以專業人員的標準嚴格來要求自己。

(三) 搭建多元化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平臺

專家引領,教師研討,充分利用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當今是網絡時代迅速崛起的社會,交流與溝通網絡軟件層出不窮,教師之間、讀者與研究者之間可以展開充分的交流,利用信息技術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帶動著大多數教師主動參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同時,極力推動開展高校與小學校的溝通交流活動,通過講座、頂崗實習等方式,讓更多的新入職教師能夠從單一的備課、批改作業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來,與掌握先進的專業知識的高校教授、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增加新入職教師參加專業訓練的機會,推動新入職教師盡快完成職業角色轉變和業務能力提升,樹立專業自主發展意識,制定完整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四) 為小學新入職教師專業發展實現的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要促進小學新入職教師的自身專業的健康發展,就要深入了解他們的專業發展現狀,建立政策保障機制,集思廣益,學習優秀教學集體,為新入職教師培養和培訓提供新的途徑和有效思路。小學新入職教師對“提高工資待遇”的滿意度,對社會地位的滿意度,都影響著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作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上,要切實提高小學新入職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這不僅僅是新入職教師,也是其他教師的迫切呼聲。

參考文獻:

[1] 劉捷.專業化:挑戰21世紀的教師[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蔣峰,祝青江.基于學要層次理論的教師專業化發展路徑分析[J].成都: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3.

[3] 蘇春景.當代中國特色教學流派的生成機制[J].教育科學2012:105.endprint

猜你喜歡
專業發展
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之我見
立足校本 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共同體*
網絡教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
新時期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發展與人才培養探究
論學習共同體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