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教案設計探略

2017-12-27 20:42宋艷梅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宋艷梅

摘要: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要從教案的精心設計開始,導入環節和探究環節均要緊緊圍繞小組合作學習來進行。

關鍵詞:科學實驗教學;設計教案;小組合作學習

在科學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呢?我認為教師備課時要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給予學生充足的合作探究時間,才能使學生的合作學習實效性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一、 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的引入,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好鋪墊

首先是導入環節要精心設計,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氲某晒?,既可以激發小組合作學習的求知欲,又可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即精心設計教案的引入,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好鋪墊。

(一) 設疑導入

設疑是經常運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在課前有意識地運用設疑這一方法,就能使小組明確學習目的與任務,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達到啟發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比如教學《美麗的彩虹》一課,教師可以問學生:“有歌詞說:生活就像七色陽光,陽光是七色的嗎?”這時學生會對該問題產生“疑”,這種由“疑”產生的懸念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會更加主動思考,努力尋求答案。又如教學《小蘇打與白醋的變化》一課:老師首先點燃一支蠟燭,提問學生——你有哪些方法熄滅火焰?讓小組討論交流匯報(預設學生:用嘴吹滅,用扇子扇滅……),然后教師又出示用毛玻片蓋好的集氣瓶(內裝有小蘇打與白醋的反應物),當教師示范傾倒二氧化碳氣體使火焰熄滅的方法后,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了,有些學生一開始認為老師是傾倒瓶中的液體使火焰熄滅,而老師的操作方法和學生的前思維有了認知的矛盾……激發了小組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在后面的實驗探究中,小組合作熱情和合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體現。由此可見,精心設計教案的引入,能大大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

(二) 制作導入

學生自行獲取知識往往從動手實驗、制作開始,制作需要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制作,能把課堂氣氛調理得有聲有色,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既動手又動腦又掌握知識。比如教學《制作我們的小樂器》一課,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瓶子、樹葉、雞蛋殼、橡皮筋、紙、硬質管子、貝殼等身邊常見材料制作小樂器,再在小組合作制作成功的喜悅中用小樂器演奏音調。使小組合作學習在輕松愉快中完成該課教學。又如教學《凸透鏡》一課,教師利用一定的時間引導小組制作一架簡易照相機,再用自制的照相機和凸透鏡做實驗。使學生總結出凸透鏡成像原理,以及在現實中的應用。這樣,使制作依靠小組合作學習獲取成功。

(三) 競賽導入

比如教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一課,教師把玻璃瓶、浮標、橡皮泥、石頭、泡沫、塑料制品等物體放在水里。告訴學生:“今天,我們來開展小組競賽,看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想辦法使沉的物體浮起來?使浮的物體沉下去?”學生一聽,興致就來了,個個積極想辦法,人人動手操作。這樣,就激發了小組的探究欲望。

二、 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的探究環節,要能給予小組充足的合作探究時間

無論是小組提問環節、小組猜測和假設環節、小組制定研究計劃環節、小組實驗探究環節還是實驗匯報環節都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比如:讓學生有時間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及聆聽別人的意見,通過充分的討論,獲得對問題的共識。讓學生有充裕有時間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比如在設計《擺的研究》一課中,教師要給小組有充足的時間去掌握“控制變量法”的設計實驗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對影響擺快慢因素的研究,針對小學生,因素有三:一是擺幅的大小、二是擺錘的重量、三是擺線的長短,教材的最后還有一個拓展實驗——擺線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的探究。這么多的研究內容,如果老師們沒有對教材進行好的處理,教師設計的教案無法給予小組充足的合作探究時間,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環節沒有給小組討論、思考和交流的時間,采用“灌輸式”教法依靠課件直接出示設計方法等,小組在研究“擺幅的大小”因素時,教師宣布“研究開始”,不到幾分鐘就叫“停止”又趕緊進入研究“擺錘的重量”因素,不到幾分鐘又叫“停止”又趕緊進入研究“擺線的長短”因素,下課鈴響了,有的老師用課件繼續出示教材的最后一個拓展實驗,雖然是讓學生課后研究,但老師直接告訴了實驗的現象和現象產生的原因,學生聽得一頭霧水……像這樣沒有給予小組充分的合作探究時間,哪來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的培養?如果我們在設計教案時這樣處理:對于這三個因素的研究,教師可以把全班編為九個小組,每3個小組研究其中一個因素,這樣小組就有充足的時間去設計和掌握“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最后把大家的研究綜合起來,就能完成研究的任務。這樣的教案設計不但能讓小組內有充足的時間開展設計實驗和對影響擺快慢因素的研究,而且能保證小組與小組間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資源共享,使學生更加認識到小組內合作和組外合作的優越性。

三、 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的結尾環節,推動小組課后合作探究的動力

常言道:“科學的探究永無止境?!逼鋵嵰惶每茖W課也是如此,畢竟一節課時間有限。如果教師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的結尾環節,可以給予小組課后合作探究的動力。

比如教學《擺的研究》一課中,教材的最后有一個拓展實驗,教材的最后還有一個拓展實驗——擺線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的探究。這個探究可以放到課后研究,但老師不能提前告訴學生實驗會產生什么現象,更不能解釋現象產生的原因,而是先讓學生猜測“擺線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的兩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是否一樣?再鼓勵小組課后去設計實驗探究,教師要做出不知道答案的表情,并很希望能從小組課后的探究中獲取答案,這樣既激發小組課后探究欲望又能節省本節課的教學時間。

總之,科學教師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精心設計教案,給予學生充足的合作探究間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保障,才能使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得到提高,才能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得到個性和共性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真正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學習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方法初探
合作 體驗數學學習的甘甜
高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合”樂而“不為”
高中歷史“自主導學”模式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反思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