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深入思考

2017-12-27 20:44鄢超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高職教育教學模式

鄢超

摘要:在新形勢下,傳統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而高職院校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思想改進計算機教學模式。本文就此圍繞著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展開了討論,詳細分析應當如何實現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學生學習。

關鍵詞: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深入思考

長期實踐證明,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并不符合社會市場的需求,致使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而且很多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還要重新學習計算機知識。顯然,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因而,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學應當重視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質量。

一、 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現狀

目前隨著我國高校的擴大,高職院校的學生數量也在逐漸增多。但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一再下降,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此颇軌蜻M入各種各樣的公司,但是實際上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公司所需能力存在較大的出入,無法很好的就業。而且很多公司認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基礎知識雖然扎實,但是不夠專一,缺乏較好的就業能力。從這就能夠看出,我國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并不夠理想。若要進一步加快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就要放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最終助力于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

二、 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

(一) 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既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素質教育推行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師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雖然很多高職院校教師也開始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課堂,可是很大一部分教師仍然采用電子課件的講解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仍然會讓學生失去課堂的主體地位。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教師創新計算機教學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結合慕課方式,制作出優秀的教學課件,并將最新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穿插到其中?;蛘呓處熞部梢猿浞掷酶鞣N社交軟件、網絡共享平臺建立起虛擬的教學系統,做到師生的及時互動。例如教師還可以利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教學,以圖片處理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按照學生人數劃分成4~6人的學習小組,并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設置為小組組長,這樣在其他小組成員有問題時,組長就可以先進行回答。然后按照學生不同學習能力,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優化組合。之后幫助各小組進行人員的合理分工,如PS使用能力較強的作為組長,負責小組學習活動的組織、分工和監管。而能力一般的作為小組內實施方案、過程問題的記錄者。能力最差的學生就可以全程學習??傊?,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的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師應當重視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并結合較為先進的教學輔助軟件、設備實現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而真正提高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質量。

(二) 加強實踐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高職院校應當從市場需求出發,優化課程設計中重點突出實踐教學。同時還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在崗實習等教學模式,著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改變計算機專業教學與市場需求脫離的問題,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學生。

例如某高職高專院校針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建立了實訓基地。此前,院校已經對社會企業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結果證明企業需要的計算機人才主要包括七個方向,即項目經理、軟件架構師、軟件工程師、系統分析師、程序員、軟件測試員、軟件售后服務員。所以該院校創設了6個實訓室,7個校外實訓基地。而且還緊跟新技術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努力把最新的計算機實用技術引入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該院把企業引入到學院,建設了校內生產性的實訓基地。如與該地區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外包軟件實習基地硬件建設項目,建成模擬外包企業軟件開發環境,具備外包軟件開發功能。學生根據外包項目,進行頂崗實訓、項目實訓等學習活動。除此之外,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也應當重視實踐教學。比如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悟計算機專業知識,并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偟膩碚f,高職院校和教師應當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實踐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加快教學模式的改革。

(三) 優化課程設計

高職院校必須從大處著手,改革課程設計。這樣高職院校教師就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優化課程設計時應該結合實際的就業情況和學生興趣,創建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在互聯網購物平臺快速發展的當下,教師可以就PS和FLASH,偏向美工設計方面,進行課程優化,在課堂上多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感,進而實現教學與就業的對接。又如以3D課程教學為例,傳統的課程設計是先修文化基礎,后修模型產品綜合設計及畢業設計。而現代社會需要的是應用運用軟件繪制地產模型、人物模型的專業人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該課程的文化課和實踐課分為三個課時,一是軟件的基礎教學。二是基礎模型的學習和完善。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高職計算機教師在改革課程設計時還可以采用雙線教學模式,即課內以傳授知識為主,課外以拓展訓練為主。這樣既能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由此可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師應當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目標,重視優化計算機專業課程設計,從而實現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育應當抓住這一機遇,不斷拓展教學理念,積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史偉,卜榮欣.關于高職《計算機基礎》進一步深入與專業實踐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科技展望,2015,14:205.

[2] 黎志.高職教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創新與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4,16:170-171.

[3] 張克柱.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實踐與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228-229.

[4] 劉其琛.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選擇探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23:82-83.endprint

猜你喜歡
計算機專業高職教育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理念創新與實踐研究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淺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探討
新形勢下技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