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組教學中學生成績多元評價體系研究

2017-12-27 20:49鄭月龍饒莉鄢清華施桂芳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分組教學多元評價指標體系

鄭月 龍饒莉 鄢清華 施桂芳

摘要:分組教學實踐中,學生貢獻與努力得不到公正評價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為此,文章通過對分組教學中學生成績多元評價體系構建原則、體系構建及應用中應注意問題的探討,旨在為分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分組教學;多元評價;指標體系

分組教學法在高校課堂和實驗教學中運用普遍。然而,分組教學實踐中,“搭便車”現象屢見不鮮,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重要原因是學生貢獻與努力得不到公正評價,學者們對分組教學評價問題進行了探討,但鮮有學者對分組教學中學生成績評價進行研究。

一、 多元評價體系構建原則

(一) 目標導向原則。教師應以目標為導向設計教學活動,對整體教學內容、節奏及點評等環節做整體安排,確保教學有序及目標的達成。

(二) 分組合理原則。為確保教學目標達成,教師應指導學生按學生性格、性別及學習能力等分組,小組規模應依目標而定。

(三) 多元評價原則。為公正評價學生個體的成績,采取組內成員匿名互評、組間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法。

二、 分組教學中學生成績多元評價體系構建

該體系由3個一級及11個二級指標構成,如表1所示。

下面對表1進行詮釋:

1. 個體表現。采用組內互評方式,即個人成績是組內其他成員匿名評價的算術平均數,二級指標:①任務完成情況,指對所承擔任務的完成情況;②參與積極性,指在討論時積極發表觀點的積極性;③個人貢獻,指對小組整體任務完成的貢獻;④協作精神,指兼容并蓄及幫助他人情況。建議總權重40%。

2. 相互學習。采用組間互評方式,即小組進行成果展示時,其他組以組為單位對該組表現進行評價,二級指標:①成果啟發性,指小組成果具有創新性及啟發性;②提問回答,指對同學提問的回答情況;③成果展示價值借鑒,指小組成果展示時的可借鑒之處。建議總權重30%。

3. 綜合評價。采用教師評價方式,即對小組討論過程及陳述進行綜合評分,二級指標:①匯報情況,指匯報清晰度及激情等情況;②目標達成度,指任務完成和目標達成情況;③過程表現,指討論過程中小組投入情況;④匯報文件規范性,指匯報時PPT等文件的規范度。建議總權重30%。

4. 學生成績計算。某學生的成績=(任務完成情況得分+參與積極性得分+個人貢獻得分+協作精神得分)/(小組人數-1)×個體表現+(成果啟發性得分+提問回答得分+成果展示價值借鑒得分)×相互學習+(匯報情況得分+目標達成度得分+過程表現得分+匯報文件規范性得分)×綜合評價。

三、 多元評價體系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 分組教學活動展開的有效組織

在分組教學活動中,諸如分組、任務下達、組長確定、過程把控,以及組內評價由誰負責?對小組提問怎么安排?組間評價如何進行?等相關事宜的統一謀劃,為分組教學活動順利展開提供組織保證。

(二) 不同分組教學評價指標的取舍

教學實踐中,分組教學大致有兩種類型:在課堂中就能完成整個過程及需課后完成在課堂展現成果的分組教學,就后者來說,綜合評價中的過程表現就得舍去。因此,應根據具體情況對二級指標進行取舍。

(三) 各級評價指標權重的合理確定

表1中是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采取的權重,僅作為參考,具體應根據教師自身習慣及教學情景予以重新確定,如在本節第(2)點涉及的兩類分組教學活動,就需要指標的取舍及權重的再確定。

四、 結語

構建了分組教學中學生成績多元評價體系,并探討了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對分組教學實踐有一定參考。然而,指標體系構建更多是教學實踐的歸納與總結,指標確定可能有不妥之處,未來可基于調研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 郭利萍,崔彩賢.分組教學中學生“三級”評價體系探索[J].新西部,2016(12):39-40.

[2] 劉智勇,陳嬋娟,章文林.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評價方式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13):99-100,127.

[3] 司亞紅,牛力軍.基于粗糙集理論對中學物理“分組式”教學評價模式的研究[J].課程教學研究,2017(2):59-64.endprint

猜你喜歡
分組教學多元評價指標體系
層次分析法在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應用
供給側改革指標體系初探
淺析如何構建初中化學實驗課高效課堂
一體化課堂分組教學中確定展示學生的策略
利用數學建模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研究
分組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研究
如何提高焊工實習教學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職項目教學分組學習探討
多元評價,不拘一格
開展科學繪本活動建構生動課堂探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