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手段為數學教學活動增彩

2017-12-27 12:28于華麗
考試周刊 2017年47期
關鍵詞:教學手段數學教學信息技術

于華麗

摘要:在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教學作為教學改革的最重要的環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信息技術手段被引入課堂,以其生動性、直觀性等特點,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得課堂教學充滿生機,使得教學效果更加明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為教學活動增彩。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教學;教學手段

一、 利用信息化手段,巧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節課的成敗,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先決條件。因此要使課堂教學引孩子入勝,首先得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想主動探索、以更好的積極性去思考;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可以使得情境的創設更為豐富,方法形式更加多樣。

在教學“整十數乘一位數”時,用電腦展示故事:兩只卡通小猴,一只叫小猴淘淘,一只叫小猴丁丁,他們兄弟倆特別能干,種的水蜜桃又大有甜,賣得很好,他們掙了一些錢,準備蓋一所新房子,連造房子的木頭都準備好,可兄弟倆看著這一堆堆的木頭犯愁了,該怎么把這堆木頭運走呢?隔壁的3頭大象知道了,都自告奮勇地來幫忙,瞧,他們輕輕松松地用鼻子卷起了一根根的木頭,小朋友們,幫大象兄弟們瞧瞧,他們每人所分的任務是多少?3頭大象一共要運多少根木頭呢?以課件制作的動畫故事導入課題,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課堂情境,把學生的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表現有機地統一于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情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因此有了信息技術手段的干預,使得情境更貼合于學生的日常感知,學生更易于接受而且更加感興趣,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被調動起來,學生愿意參與其中,有了孩子積極主動的參與,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自然就會充滿激情。

二、 利用信息化設施,實現“數、形”變換,讓學生直觀感知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有限,他們往往對于一些直觀感知的東西比較容易接受,而信息技術最大的特點是直觀、形象,因此利用信息化設施——計算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把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于一體,將信息以立體的、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出來,不僅有數式的變換,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變換。把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簡單化,能使學生取得生動形象的感性認識。

例如,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出示:

問1行有幾個五角星?課件依次出示2行、3行、4行……9行星星圖,分別有多少顆五角星?把書上靜止的10×9的方格圖一行一行地出示,并以第一行為例,讓學生跟著課件一個一個地數出一行有9顆五角星,這樣更加直觀清楚,非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

在教學生掌握9的乘法口訣的幾個九就是比幾十少幾的規律時,出示:

問“1行幾個方格子?”再出示:

問?星星的個數比10少幾?(課件讓最后一個方格閃爍)以同樣的方法出示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第九行?以第一行為例,通過課件演示方格的個數和星星的個數,并重點突出1行星星的個數比10少1,課件演示最后一個空格,更加生動形象,這樣讓學生更能直觀地感受到“幾個九就是比幾十少幾”。

這樣的直觀感知,讓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活起來,變得更加易于理解,更加易于接受,使學生更樂于學習數學。

三、 利用信息化技術,化靜為動,使得數學更有生活化

書本的圖片是靜止的,利用信息化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可以讓靜態的圖片動起來,化靜為動,實現圖文、動畫等一體的一場視聽盛宴,讓學生在觀賞的狀態下學習數學。

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材呈現的靜態圖片,面對一年級的學生,要讓他們對著靜止的圖片說出圖意,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比較困難。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讓這些圖片有機串動起來,讓先來3個小朋友,再來2個小朋友;原來有5個小朋友,走了3個小朋友變成動畫,讓學生通過動畫直觀感知加法是指把兩部分合起來,減法是從總數中去除一部分,學生能很清楚地表達出圖意。這樣化靜為動,讓學生在動起來的圖片中,有了生活經驗的帶入,使得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題目中所要表達的意思,更好地解決問題。

四、 利用信息化技能,化繁為簡,講解更加有效詳盡有效

教師在利用信息化進行教學時,在前期備課、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上會投入大量的精力,卻能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更加明顯。課堂上有好多知識點無需老師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講解,教師只要點按鼠標,揭示知識點,在操作演示的過程中,或是根據需要進行重復播放,或是找準學生學習的難點,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樣使基礎知識的講解更為詳盡,課堂的內容也更易于讓學生接受。

用信息化技術輔助下的教學課堂,能夠充分展示教育信息化的新氣象,教師借助信息化手段,為傳統的課堂注入生機,有效地增加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師在傳授知識教育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注入更多方面的元素。信息化技術輔助教學效果凸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塑造感知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去體驗學習中的樂趣,使學生樂于學習。信息化技術手段極大地拓展了教師教學的能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效率;也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五、 結語

總之,信息化技術手段在我們教學中廣泛應用,為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它能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為教學活動增彩。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手段數學教學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論體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意義和作用
論《測控儀器電路》課程建設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