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生共長 譜寫華章

2018-01-11 09:42周友喜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18年12期
關鍵詞:共生創作作文

周友喜

所謂“共生寫作”,就是和大家共享生活素材,一起講故事,一起寫作文。用特級教師黃厚江所舉的一個生活事例來演繹就更直觀了:漁夫不需要跟兒子講撒網的N種方法,直接跟著他上船捕魚,在捕魚中學會捕魚,這是唯一的也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同理,最科學最有效的寫作教學就是讓學生在寫作中學會寫作。當然,學生可以和老師,和同學,和自己,甚至和課堂之外的他人一起寫作。這令我不得不佩服黃老師那本色而樸質的農民式智慧。

中國農民講故事的風味眾多:有的是創設情境的高手,即使一些經典名著,他也能植入想象,讓你浮想聯翩;有的天生就是語言家,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經他一講述,語言活色生香,方言俚語相當接地氣,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有的講述者不疾不徐,娓娓道來,漸臻佳境之際,戛然而止,留下懸念,發人深思……黃老師就深得中國式農民講故事的精髓,眾味兼調,常常寓作文教學于講故事之中,誘引學生跟著故事情節走,抓住“立意”這只多情的手,最終使學生的習作之路越來越寬闊!

在他看來,寫作素材就是一塊璞玉,至于雕琢成什么樣的物件,黃老師一般會將思考的主動權放手給學生。黃老師對學生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所雕琢的物件必須精致完美,因此,正式動手前的一番匠心就顯得尤為關鍵。因為,不同的物件,需要削、鑿、刻、磨的部位和程度是有很大差異的。故而,黃老師常常讓學生嘗試從不同立意角度,全景式審視作文素材。能夠做到匠心獨運的學生,自然會雕琢出一款最精美的物件!

共生寫作重在寫作過程的體驗。黃老師讓大家經歷寫作的過程,從中豐富寫作感受,感悟寫作規律,獲得寫作積累,形成寫作經驗,總結寫作方法。他常常用自己寫作的感受激活學生的寫作感受,用自己的寫作體驗激活學生的寫作體驗。學生的寫作潛能就這樣在實踐中被一次次激發,一次次喚醒!

黃老師把作文教學的原點當作共生寫作的種子。他認為這樣的種子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激發學生的寫作體驗,能夠把學生帶進,并且能夠推進學生寫作過程。這樣的種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一個故事,一個情景,一個素材,一個案例,一個心情,一個矛盾,一句名言??梢哉f,對一粒種子精心培育的思考是一個語文教師的匠心體現。

其實,共生寫作就是在寫作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滲透寫作思維,讓學生融進寫作的場域。這一做法開放了個體的寫作空間,把個人的寫作行為集體化,充分發揮了教學現場的作用,利用教學境界激發了學生參與寫作活動,豐富了寫作體驗,優化了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同伴關系,讓不想寫的被帶進寫作的境界,讓不會寫的也能融進寫的過程。

看完全書,我還有四個方面的具體感受。

一、在精當而有趣的指導中共生共長

《記敘文中的描寫》一課中,一學生分享交流了一段“對著籃球架往上扔磁鐵,結果磁鐵被吸在上面了”的故事,黃老師對這段文字作了精當而有趣的指導性點評。

師:我覺得你真是老實。我替你感到不服氣。我覺得這段描寫至少可以得9分。(轉身對評點的那位同學說)你這位同學有些太“殘忍”了,要求太苛刻了。(生笑)

我為什么打9分?我覺得不是啰嗦,而是細致。描寫就是要細致。他雖然只是主要從一個角度寫煩躁著急,但是他寫出了變化。描寫心理是記敘文很重要的辦法,而描寫心理就是要細致,能寫出變化則更好。大家看哦?!拔铱吹酱盆F下不來,心里很是著急,心想這下子完了,有什么辦法能把它弄下來呢?”——這是著急?!盀槭裁慈由先ツ??現在好了”——這是自責?!拔议L得不高”——即使長得像黃老師這么高,也夠不著——這是無助。(生笑)“不把它拿下來我的心情又平靜不下來,雖然沒有人責備我,但是我責備我自己”——這是矛盾?!斑@是我心愛的磁鐵??!我想找老師,但我想他也不會理我,畢竟是我自己弄的”這是糾結。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心理描寫啊。

首先是斷論“至少可以得9分”,其次是辨析“不是啰嗦,而是細致”,再次是指出關鍵“能寫出變化則更好”,最后是復盤分析出著急,自責,無助,矛盾,糾結等五個心理變化過程。幽默的插入語“即使長得像黃老師這么高,也夠不著”為課堂帶來了輕松的氣氛。這段樸質而不乏幽默的點評語言,這番細致的分析刺激了學生的創作思維,使得學生的內心世界豐富起來:原來心理描寫可以這樣寫,這樣寫的效果竟然如此美妙,我也可以結合材料運用心理描寫刻畫出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一顆顆希望的種子就這樣悄悄地撒落在孩子們的心間,這一顆顆種子將伴隨頻繁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共生共長。有人將語言比喻種子,在黃老師的作文指導課上我體會到了這個比喻的精妙。

二、在質疑辨析的講評中共生共長

《讓觀點更鮮明》一課中,黃老師讓同學們對江亦舟同學的《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種風》這篇習作進行質疑評價。

生:我認為主要是觀點不鮮明。

(很多人議論,不服氣)

師:讓人家說說理由。

生:我概括不出全文的觀點是什么。

師:這話聽起來沒有道理,其實很有道理。如果讀者弄不清楚你的觀點,很可能是觀點不鮮明。那么本文的觀點是否鮮明呢?

……

師:好的,看來還是有分歧的。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陣營交換意見。

生:我認為這篇文章中的例子并不都是證明了這句話。

師:具體說說。

生:比如第三段中的例子,不是這些人眼中的風,而是這些人身上的風。

……

黃老師緊扣“讓觀點更鮮明”這個教學目標,選取了這篇貌似很不錯的范文來進行講評,達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效果。贊成派和否定派在相互的質疑辨析中,有了生成。在這個過程中黃老師始終不直接拋出自己的結論,而是讓兩大陣營的學生在質疑對方,自我辨析中悟出真諦,這樣的學習過程加深了同學們對“鮮明的觀點”作用性認識。兩派的質疑辨析過程也就是互相碰撞的過程,一旦某個學生收獲了新的認知,黃老師會倍加呵護,讓這星點智慧之光漸次點燃,達到了共生共長的效果。

師:第五段也可以用嗎?

生:可以。那些奧運健兒就是把握了人生的風向,而那些不公正的裁判和服用興奮劑的運動員就是沒有把握好人生風向。

師:一開始我以為沒有道理,聽你一分析,覺得還是有道理的。

這個片段,可以看出黃老師的本色教學風格,實事求是,在與學生質疑過程中教師也產生了新的認知,可謂是師生共生長的典范。

三、在漸進式的訓練中共生共長

在《材料的理解和敘述》那兩節連上的作文課中,黃老師首先圍繞“材料的理解”這個教學目標進行了四次訓練,每一次訓練都是以PPT形式漸次推出剩余材料的內容,而不是一下子整體性呈現精彩與核心,伴隨PPT材料的適時進止,學生對漸次呈現的材料進行了多元化的理解,有效地訓練了學生對所給材料的精準性理解。一個半小時的課堂使得學生的思考步步深入,步步生疑,步步驚心,扣人心弦,引人入勝,讓人不得不嘆服黃老師那曲徑通幽式的課堂教學之匠心!接下來,黃老師逆向操作,圍繞“材料的敘述”這個教學目標進行了三次訓練,讓學生學會緊扣想要表達的觀點,對所給的敘述材料作最優化剪輯。正反兩個操作步驟,足見黃老師深諳學生實際寫作中的難點所在。都說“文似看山不喜平”,而黃老師的課堂卻讓我在跌宕起伏的教學流程中領略了“江流曲似九回腸”的兩岸風光。無論是課堂上的學生,評課的老師,還是一線閱讀的教師都收獲了一份異樣的驚喜。生長,師長,我長,共生共長!

四、在再度創作的理念中自我共生

在《自我提升和再度作文》一課中,黃老師一開始就強調:“有空,??纯醋约哼^去的作文,是寫好作文很重要的一個途徑!千萬不要一篇文章寫好了,就扔了,那太浪費了?!苯ㄗh同學們把以前看似廢料一樣的東西,把各種素材整合到一起,連綴到一起,就能寫出很精彩的一篇文章。先前的作文素材也好,半成品作文也罷,隨著時間、空間、閱歷的變化,都會有一個新感覺,新發現。這樣說來,我們的每一篇文章,仍然還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哪怕是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每次回頭看,都會有新的值得提升的地方。為了深化再度創作理念,突出可操作性,黃老師提出再度創作的突破口有標題,立意,結構,詳略,開頭,結尾,甚至一個詞,一個標點等。如果一個學生自我再度創作找不到突破口,可以對同學的習作進行再度創作。這樣一操作,看似自我共生的再度創作,同樣達到了共生共長的效果。事實上,在班級授課制情形下,兼顧學生個體的自我生長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黃老師還是選取了五位同學的習作,讓學生對原作進行再度創作,自我升格,并說出理由,談談體會。這一舉措,激發了同學們再度創作的激情,強化了學生對再度創作理念的理解,從而達到了共生共長的教學目的。黃老師的寫作理念是將“合作共贏”演繹成了 “合作共生”。當然,其中的“合作”還包涵了集體再度創作的意思。

[作者通聯:江蘇鹽城市時楊中學]

猜你喜歡
共生創作作文
人與熊貓 和諧共生
共生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優生共生圈培養模式探索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創作心得
創作失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