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飄四海的回族美食

2018-01-12 19:13周穎
烹調知識 2018年1期
關鍵詞:小蘇打穆斯林面粉

周穎

油香是穆斯林群眾中最尊貴、最喜愛的一種傳統美食。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重大節日,家家都要做油香,紅白喜事、給先人請席誦經要做油香,孩子生辰、命名、滿月、抓歲要做油香,大人孩子躲過了病、躲過了難,也要虔誠舉意做油香。圣潔的油香,寄托著穆斯林敬主的一片心意!

相傳油香起源于西域,公元610年,先知穆罕默德奉真主之命,在阿拉伯半島開始宣教。歷經13年的時間,穆圣一行到麥地那時,受到麥地那人的熱烈歡迎,家家戶戶備好豐盛的飯肴請求穆圣住到自己家里,穆圣很為難,便決定跟在駱駝后面,駱駝停在哪家門口,就去哪家吃飯,最后駱駝來到艾布·安優布家門前臥下不走了。虔誠的艾布·安優布老漢,家中只有老兩口,日子過得非常貧困,生計頗為拮據,拿不出更好的食物款待穆圣,心中愧疚不安,口中高聲誦念著贊圣詞,將家里僅有的最后一點面粉、清油做成了一張大大的油餅,然后他和妻子抬到圣人跟前。穆圣吃過后卻異常高興,不斷稱贊這是世上“最潔美的食物”,香甜可口,非常好吃,并帶頭把油香分成若干小塊,和大家一起享用,最后穆圣把它定名為“油香”。后來,穆斯林們都效仿艾布·安優布,用油香來知感真主、招待尊貴的客人,代代相傳。

如此尊貴、如此莊重的油香,用料卻十分簡單,普通面粉、適量的鹽、少許的堿面或小蘇打足矣。但是真正做油香的時候,卻是非常的神圣、非常的講究。按照傳統,如果哪家準備做油香,必先邀請阿訇到家誦念《古蘭經》,然后再動油鍋。做油香以前,每個人都必須非常嚴謹地沖過頭、凈過身方能參與做油香,面板旁、鍋臺旁各放一碗清水,意在清凈,屋內、鍋旁點上芭蘭香(穆斯林在重大節日或者做禮拜時的專用香),亦是清凈之意。一切準備妥當,念過太斯米(阿拉伯語音譯名詞,意為“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句話,以表示對獨一的崇高主宰安拉的堅定信仰和虔敬),方可開始做油香。做油香和面通常稱作“搋面”,用溫水將面粉攪拌均勻,放入適量的鹽。再用溫水化開堿面兒或小蘇打,一點點往面里添加調和好的水,兩手攥拳上下左右不停地搋面,直到面中氣泡全搋沒了,搋到面軟硬適度,筋道柔韌,表面光滑而結實后,放置盆內用濕布蓋好,餳約1 h左右,揉好揪成饅頭大小的劑子,再將劑子搟成圓圓的形狀,此時,鍋內油溫正好適宜,這時將搟好的劑子下入鍋中,油香被油的高溫一激,立刻在鍋內翻滾,待兩面“起鼓兒”焦黃后迅速撈出,一個個熱氣騰騰、香氣誘人的油香便呈現在人的眼前。剛出鍋的油香呈金黃色,綿軟醇香,清香爽口,油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涼食或放上一兩天口感味道更佳。掰開,你會驚異于內瓤鏤空般的大蜂窩狀,香氣撲鼻,撩撥著人的食欲,引誘你必欲食之。

談及吃油香,回族人一般不說“吃”,只說“口到”。似乎只有口到,心才能到,才道得出尊貴與尊重,才配得上知感真主的一片虔誠之心。

至于“搋面”“下(慢慢滑落)鍋”“激油香”等說法,絕不僅僅是改一下說辭那么簡單,實則是一種工藝、一種技巧的具體體現。做一次油香,不管是15 kg面、25 kg面,還是50 kg面,搋面必須由男人或健壯的女人一氣呵成,油香下鍋時慢慢滑落鍋內才能保持型狀美觀不變形、不濺油,遇高溫一激起鼓兒呈金黃色后迅速撈出,干凈利落,自始至終,鍋里的清油始終保持清澈透明,毫無二致。難怪許許多多的名廚大師費盡心機學也學不來,其中的奧妙就算再高明的廚師,也是難以琢磨透徹的。endprint

猜你喜歡
小蘇打穆斯林面粉
關于面粉你知道多少
印尼·雅加達
巧滅蠟燭
英國穆斯林更重國家認同
穆斯林在歐洲與居民互認度迥異
玩轉0面粉烘焙
使用小蘇打消除異味
如何分辨面粉優劣?
小蘇打的妙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