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的有效教學

2018-01-19 16:10陳克勤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兒童文學有效性小學語文

陳克勤

【摘 要】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密切聯系,兒童文學始終貫穿于學生課內、課外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從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互相依存的關系中,尋找如何通過兒童文學促進語文教育有效教學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兒童文學對語文有效教學的作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兒童文學;有效性

一、兒童文學與有效教學

兒童文學是指獨立于成人文學,以兒童為本位,符合兒童的審美觀點和心理發展特征,為兒童提供閱讀欣賞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的主要特征是啟蒙性、趣味性、教育性,兒童文學最本質的特性就是趣味性。隨著教改的深入與教學理論的更新,兒童文學目前已經大量進入了語文教材,成為語文課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陣地。有效教學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是指通過教師的努力,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一定的進步與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有效教學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當前新課標要求的以啟發性和“雙主體”教學為手段的背景下,要求有效教學能夠實現教學主體之間的配合、教學資源優化配置,以及課內外一體化設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中國當代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王泉根認為:小學語文教學與兒童文學的關系可以用“兩面一體”來形容,兒童文學對于小學語文教育有效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兩者共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兒童文學對小學語文教育有效教學的重要意義

1.兒童文學有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其主動進行知識和能力意義建構的前提條件。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他們的閱讀傾向于快樂的、新奇的、幻想的、詼諧的趣味性濃郁的文學作品?,F行的語文教材中,兒童文學作品如兒歌、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等體裁占較大比例。童話和兒童故事等兒童文學的作品情節曲折、波瀾起伏、懸念倍出,能夠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能點燃學生閱讀的欲望。兒童文學的閱讀有利于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2.兒童文學有利于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兒童文學作品豐富的想像力為兒童思維鍛煉帶來了有利的契機。兒童文學作品中,無論是童話、故事、詩歌都是作者豐富的想像力的集合與體現,小學生處于一個愛幻想的心理年齡,他們渴望完美的故事結局,渴望英雄主義,渴望自己成為童話中的主角,兒童文學為小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舞臺,培養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比如童話中濃郁的幻想,能夠引發學生多種聯想和想象,從而達到培養兒童想象力和訓練思維的目的。

3.兒童文學有助于學生良好語感的形成

語感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而小學語文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兒童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兒童文學擁有藝術、淺顯、生動、形象的特征,在學術界又被稱為“淺語言藝術”。學生通過朗誦兒歌、兒童詩、講故事、讀寓言、童話等活動,曲折生動的兒童文學故事以及細致的情景描寫豐富了視野,兒童文學以其精美的詞句幫助兒童深刻體會語言的趣味,使之表達能力得到提高,也鍛煉了學生對于語境的把握和感知,培養了學生豐富的語感,而良好的語感又為兒童繼續進行拓展閱讀夯實基礎。

三、兒童文學提高語文教育有效教學的途徑

1.在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掘兒童文學的魅力

首先,教師可以創新閱讀課的形式和方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注重兒童閱讀的滲透,實現“讀——唱、讀——思、讀——疑、讀——寫”相結合,使兒童文學的魅力展現在學生面前,引發學生閱讀的動機。在讀唱結合法中,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充分發揮歌唱的作用,把兒歌、繞口令、經典歌曲、情境對話等引進課堂,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思結合法中,指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大腦思維,讓學生在閱讀與思考中主動進行知識的意義建構。在讀疑結合法中,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對已有材料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引導學生個性化的表達、自主的表達、真實表達、創意表達。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以讀促寫”、“讀寫互動”,將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融為一體,同時,通過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兒童文學閱讀的最佳教育環境,通過“教育生態”的改變,來形成一個自由、民主、交流的教學氛圍,充分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挖掘,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帶來的“花盆效應”,積極優化教育生態價值鏈條,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的閱讀需求獲得“解放”。其次,改善對學生閱讀的評價。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必須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成功、感受喜悅,從而增強學生進行閱讀的動機。要通過兒童文學的閱讀來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就必須對傳統的單一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以分為本”為“以生為本”。要由“目標性”轉變為“體驗性”評價。教師在評價過程中,不再以“總結段意”、“寫讀后感”為重要的評價方式,而要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主動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主動的應用各種工具去搜集、整理信息,想方設法解決自己在閱讀中的疑問。要由“數量評價法”轉變為“質量評價法”。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應將學生的閱讀的情感體驗、心理發展、價值觀的形成作為評價的目標,最終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昂煤⒆佣际强涑鰜淼摹?,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才能更好的激發自己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在閱讀中受到了教師的表揚時,就會從情感上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地涉獵知識,最終使學生把兒童文學的閱讀作為課余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科學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兒童文學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課外兒童文學讀物。一般來說,指導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兒童文學讀物的閱讀時,必須以拼音課外讀物為基礎;指導小學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閱讀時,要循序漸進的選擇純文字讀物。選擇讀物內容要健康、符合兒童各方面特點。課外讀物要能符合學生的興趣,要選擇與學生興趣相符合的書。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很強,對感興趣的事物會愉快地去探究,對于不感興趣的事物就會視而不見。因此,幫助小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就特別重要,學生只有對教師所選的讀物感興趣,才會主動去閱讀,主動去思考。大多數兒童喜歡讀一些探險和科幻的書籍,就是因為其好奇心的驅使??上驅W生推薦《海底兩萬里》、《吹牛大王歷險記》等書籍。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要通過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學生形成閱讀的“元認知”,授學生以“漁”,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特點、閱讀習慣的不同,為學生進行“量身定做”的指導。在實踐中,可以指導學生以下幾種方法:一是選讀法。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有選擇地閱讀兒童文學。二是精讀法。精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手段。三是速讀法。教師可采用限時的方法,為學生指定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內容。四是摘錄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兒童文學閱讀過程中將文章中精彩詞語、段落摘抄下來,摘錄到自己的書本上,利用摘錄增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endprint

猜你喜歡
兒童文學有效性小學語文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刊首語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什么樣的兒童文學作品才算優秀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