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弊端及對策

2018-01-19 13:31高春鮮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2期
關鍵詞: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弊端

高春鮮

【摘 要】文言文的閱讀,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為現代文的閱讀服務的。只要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功底的人,在現代文的閱讀中才會感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只有對文言文的閱讀在感情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才會提高我們的思想、知識、文化素質;還能夠加深對現代漢語的理解,提高現代漢語的語言修養和表達能力,真正體會到中華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博大精深,才會增強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

【關鍵詞】新課程;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弊端;對策

語文往往是學生高考成績的重要支柱。在語文高考中,包括文言文和名句,文言文的分值和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但農村高中絕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文言文學習很難,既沒有信心也無學習興趣,文言文部分的得分率很低,文言文教學陷入困境。究其原因,除學生因素外,教師在文言文教學方面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視。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反思改進教學,找到應對策略,提升語文教學效益已成當務之急。

一、文言文教學存在弊端

1.文言文教學機械化,沒有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大多數教師都是沿著“讀—譯—抄—背”的思路展開,千篇一律,把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文質兼美的篇章,內容豐富多彩的教材定格成了生產流水線。僵化的教法,煩瑣的方法導致文言文教學的程式化和模式化。因為教師的講解占用了課堂教學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很少有機會自己讀課文,做練習。即使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只能從聽講中得到某些益處;而長期缺讀少練的結果,勢必影響學生文言閱讀能力的提高,實在有點得不償失。

2.文言文教學過于功利化,以致弱化誦讀

在文言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可能地拿到更多的分數,較長時期以來,教師舍不得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花在誦讀上,布置學生利用早自習誦讀但檢查力度不夠,所以學生誦讀的只是考試大綱要求背誦的篇目,不要求背誦的一些篇目甚至無法讀通。大多學生背誦名句名篇也是死記硬背,不愿意去理解字句,揣摩內容,甚至連注釋也懶得看。殊不知正是這種觀點作祟,使得學生背誦課文的效率很低,即使勉強記住,錯別字也很多。如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援”字寫成“巖”,將“取之無禁”寫成“取之無盡”等,這些皆因不理解意思而造成,也導致今年高考“根據文意寫名句”慘敗。

3.文言文教學目標重于“言”而忽視“文”

文言文教學側重于“言”,古漢語知識的傳授是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這種目標下,課堂教學自然就成了對實詞意義、虛詞用法、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古漢語知識的講堂,而忽略了文言文更為重要的“文”,如此一來,“字字落實,句句過關”成了金科玉律,“滿堂灌”成了不二選擇。

4.文言文教學不注重遷移,忽視課外文言文閱讀

語文教學忽視課外文言文閱讀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基礎和學習自覺性差,教師便以此為理由認為學生閱讀課外文言文學生能力不夠,高三才涉及,導致起步太晚,收效甚微。二是教師對語文高考教學認識不到位。一些責任感不強的教師認為課外文言文教學是高三教師的事,平常的文言文教學只注重課內文言文以應對學年檢測和學業水平測試。文言文教學“從本到本”,缺少遷移,造成了教師教了“一”,學生只知其“一”,卻不知“反三”的結果。

二、文言文教學應對策略

1.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忙起來

在新課程標準下,文言文學習的主人應該是學生,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要改變過去傳統的“傳道授業”的教法,運用新課程的理念進行教學。要提倡學生大膽質疑,把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問題,記下來與老師一起分享。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式學習。正確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落實明確的任務。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組內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班上討論,最后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主要是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做有意義的事,有成就感的事。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開設各種文言文學習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

2.目光放長遠,讀思結合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崩首x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培養語感的唯一途徑。只讀名句名篇的“坐井觀天”式誦讀不可取。讀的方式要多種多樣。教師范讀,學生組與組的競讀,生與生的比讀,分角色朗讀,有效激發學生讀的興趣,真正幫助學生培養文言語感。當然在閱讀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對文言文就從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從生澀到流暢,再到韻味十足??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睘椴弧柏琛本鸵八肌?。應該努力培育學生的思維品質,既要學會“提玄勾要”,又要學會判斷、推理、聯想,學古人之縱橫思辨,鑒古人之深邃思想。教師應正確地處理好誦讀與思考理解的關系,二者應該并重,對于難以理解的字詞句應重點講解,反復練習,要讓學生養成看課文注釋的習慣,要引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背誦,并及時檢查背誦的效果。引導學生對一些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以問題的思考和探究帶動詞句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弄清句義和文義解讀文本,也是文言文教學很有效的一種方法。

3.注重遷移,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宜早不宜遲

古語云:“授之魚不如授之漁?!苯探o學生閱讀、分析文言文的方法才是文言文教學的根本目標。也就是要讓學生學會遷移。說起“遷移”,首先要確立遷移的知識積累點和能力訓練點,曾經有人簡稱這個教學過程為定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課文教學要求,幫助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知識積累點和能力訓練點,然后將知識和能力所得作正向遷移,適當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知識的實際運用中提高閱讀能力。向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課外文言文遷移,主要從文言文知識或思想內容方面遷移,比如學習了《鴻門宴》,了解了故事情節、人物關系,積累了其中的文言詞匯,那么做課外文言文《蕭何傳》就可以訓練學生的遷移能力。文中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謝、信、以”等文言詞句學生都能夠準確翻譯,從而增強了學生對課外文言文的興趣和信心。學生學習文言文最終的目的就是運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識和已經形成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來讀懂課外文言文。故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力為宗旨,設計多變的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不僅能真正主動懂得大綱要求的文言知識,還能遷移所學知識,閱讀課外文言文語段。要提高學生課外文言文閱讀能力,在高考中贏得優勢,在實際中學以致用,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所以課外文言文閱讀訓練宜早不宜遲。

總之,農村高中文言文的教學任重道遠,教師應不斷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因材施教,認真備課,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文言文教學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王斌彥.農村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7,(78):58.

[2]羅樂.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古代官職”教學難點的化解[J].好家長,2017,(11):195.

[3]史曉真.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實施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03):83-84.

[4]劉曉文.農村高中學校文言文教學現狀及對策的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5,(10):18-19.

[5]王雪秀.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困境調查及解決對策[D].福建師范大學,2015.endprint

猜你喜歡
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弊端
跟蹤導練(四)
還需完善的農村高中語文教學
文言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文言文教學之流弊及矯治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淺談農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農村高中化學教學有效課堂
探討微博在新聞傳播中的弊端及改進方法
偵鑒一體的弊端與改造
“新農合”縣級統籌弊端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