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壽圣泉

2018-01-23 10:36于克南
江蘇地方志 2018年4期
關鍵詞:大泉圣泉水泉

◎ 于克南

賈汪區泉多水多,號稱泉城,許多古老的村莊以泉命名,如泉旺頭村、泉河村、青山泉村等等,有的村名簡單明了,如大泉村,有的村名充滿詩情畫意,如澗溪村,總之,這些村莊的名字都和泉水有關。在賈汪區眾多的泉水之中,有一口泉不能不提,泉水之大,騰涌之高,比濟南的趵突泉還要震撼,它就是壽圣泉。

據清道光《滕縣志》記載:“茱萸山,下有壽圣泉,方徑二尺許,水涌出如沸湯,為大河,即濟南之趵突不及也?!保ㄇ逋跽?,《滕縣志》,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卷三第6頁)

看到這樣的記載,誰能不為之驚嘆?趵突泉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中國名泉,可想而知壽圣泉是何等的清流湍急。

當我們去拜訪這口神泉時,它卻杳無音信了,難道是中了“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的斷言?我們打算找到它,哪怕是一處枯竭的遺跡,都不虛此行。

白水泉和大泉

圍著茱萸山走村串巷,走訪有名望的老人,打聽到整個茱萸山聞名遐邇的泉水有兩處,一處是白水泉,一處是大泉。

白水泉,位于茱萸寺東北角的團山腰,正對三里外的鹿樓村,83歲的陳大鳳老人介紹:“開泉時,擱俺莊看得夋量的,一滋多高,煞白個水,一開就淹洼子?!崩先酥v的是徐州方言,夋量——清楚,一滋——噴水,煞白——特白,老人所在的村莊叫徐樓村,地勢比較低洼,村內的幾個水塘大家叫洼子。所謂開泉,是指暴雨過后不久,泉水像開了閘門一樣從溶洞中噴射而出。為了保護村莊,村民們在山下打壩圍堰,把這條水龍堵截在壩子里,圣水湖就是這樣形成的。

大泉,位于徐州市第七中學南門外三百三十米,它的知名度非常高,賈汪區不知道大泉的中老年人不多,可是大泉早已被填埋了。56歲的鄭敏是大泉中心小學退休教師,家住泉沿邊,從小聽著泉水的聲音長大,她對大泉非常留戀:“大泉是賈汪區最出名的泉,大泉村有三座廟三個汪,玄黃廟、土地廟和白馬廟,大汪、丁記汪和苗記汪,泉水從大汪流出來經過丁記汪、苗記汪流淌到排洪道,再流淌到不老河里”“大泉的泉水冬暖夏涼,泉水清澈見底,下面的砂石,水里的游魚,比在鏡子里看得還清楚!”“夏天去里面洗澡的人多,如果你潛入泉底,不用你自己游,泉水就會把你給頂上水面來”“開小煤礦時,地下水被破壞了,村里就把這口泉賣給了煤干校,煤干校在泉邊建了一個水塔,后來煤干校改名徐師大技術學?!睋嵗蠋煹拿篮没貞?,大泉名不虛傳。

白馬山和壽圣泉

白水泉和大泉哪個是壽圣泉?明萬歷《兗州府志》用一張輿圖標注了壽圣泉的位置,它位于茱萸山的西部,臨山之東,白馬山之南(明于慎行,《兗州府志》,齊魯書社1984年版,圖考第9頁) ,而白水泉位于茱萸山的中部,顯然可以把白水泉排除掉。大泉位于茱萸山的西部,大泉就是壽圣泉嗎?

說到大泉、臨山和白馬山,就不得不講泉水與大運河的關系。

明代,為了確保大運河暢通,采取了積蓄泉水保證漕運的手段,《明史》載:“工科給事中何士晉說道:‘從前,大運河從昭陽湖經過,過了夏鎮因黃河泥沙的淤積無法通行了,才決定開通泇河。為了避免河道水淺和徐州百步洪、呂梁洪的危險,聚積各處泉水,按時開閉閘門,通行無阻長達六年?!?(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97年版,卷八十七《河渠志五》)由此可見,泉水對保證大運河暢通無阻是多么的重要。明代對“濟運護漕”有嚴格的規定,如果農夫牽的牛喝了積蓄的泉水,牛都要被沒收,清道光《滕縣志》:“明朝十八泉則一切規之以濟漕,而行水者奉法為屬,即田夫牽牛飲其流亦從而奪其牛矣?!?(《滕縣志》卷三第10頁)

運河兩岸的泉水在明清時期曾做過詳細統計,并記載于地方志之中,比如徐州柳泉鎮有個五珠泉村,村子以泉為名,查閱新千年整理全本《徐州府志》,這口泉原名母豬泉,(趙明奇,《徐州府志》,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715頁)如果叫“母豬泉村”豈不有失大雅?!如果沒有古代的泉水統計結果,很難知曉五珠泉村優雅村名背后的秘密。

茱萸山由群峰組成,萬歷《兗州府志》圖考中把白馬山和臨山從茱萸山剝離,強調了兩口泉水的位置,目的是為濟運護漕作參考。

經實地觀察,在茱萸山西側,唯有東山和土龍山這兩座山峰可以從茱萸山剝離,它們和東側緊密相連的山峰有一定的距離,結合明萬歷《兗州府志》的圖考,兩山一大一小,不難判斷出東山即白馬山,土龍山即臨山。有些發現并不是因為你獨具慧眼,大自然賜予了所有人洞曉空間的能力,關鍵是你有沒有身臨其境。

白馬山,山西有大泉,村民臨泉而居起名大泉村,據村中老人們回憶,泉邊原有白馬廟,廟會農歷三月三,白馬廟坍塌以后,大家叫它廟臺子,推測白馬廟以白馬山為名。

從紫金雅苑小區的樓頂張望,白馬山非常形似,馬頭、馬身、馬尾都有,只是馬頭峰被開山采石炸掉了大半。

明萬歷《兗州府志》對大泉有明確記載:“泥溝河,在城東南百一十里,源出白馬山西平地,西南流過沙溝入呂孟湖?!保ā秲贾莞尽肪砣?1頁)

四百多年前,大泉沖出的一條河流叫泥溝河,泉水經沙溝(徐州叫不老河)流入呂孟湖,呂孟湖位于山東微山島呂蒙村東南。講到這,大家都感到驚奇,不老河的水不是東流進入駱馬湖的嗎?現在的確是這樣,但是,在明代,為了濟運護漕,不老河的水是倒流的,匯聚的泉水非常大把荊山橋都沖垮了,于是有了張膽捐資重建荊山橋的義舉,至今我們仍能看到荊山橋牌坊上的“萬世津梁”四個大字,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臨山,因緊鄰大山而得名,百姓既叫土龍山還叫土山,泉河古廟位于其上,坊間傳聞,抗戰時期為了防止日本人占據寺廟,百姓一把火把寺廟燒了。廟會是農歷四月初八,2018年開始,廟會遷移到大洞山風景區門前。

壽圣泉的大概位置找到了,它位于東山之南,土龍山之東。

考察期間,賈汪區的變化日新月異,十里花溪、泉城花都、御龍山水等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泓福路、永福路、轉型大道踏著時代的脈搏通向遠方,往日的一馬平川如今鱗次櫛比。

這進一步證明大泉不是壽圣泉,壽圣泉北面有白馬山,大泉的北面是一馬平川。

泉河村和壽圣泉

東山之南,土龍山之東有個村莊叫泉河村,如果這個村莊不存在一個大的泉水,它不會叫泉河村的。這個判斷同明萬歷《兗州府志》對壽圣泉的記載不謀而合:“茱萸山,壽圣之泉出焉,方徑二尺,涌出如沸,流而為泉河?!保ā秲贾莞尽肪砣?0頁)

壽圣泉流出的泉水沖出的一條河流叫泉河。

清道光《滕縣志》錄入了晚清詩人滿秋石的一首詩《合昏墓》,詩前小序記載了泉河村的壽圣泉:“合昏墓,泉河鹿濟永聘陳景山女。滕東南界多荒山,大者茱萸山出泉,泉出右繞折東注大河,鑿破支流穿山川,開合動復靜其中,有墓曰合昏?!?(《滕縣志》卷十三第15頁)從文中可以看出,壽圣泉的水非常大,合昏墓位于泉河旁邊。滿秋石生卒為1749~1830年,二百多年前,壽圣泉依然水勢茂盛。

為了進一步探訪查實,2018年6月2日下午,筆者會同徐州市圖書館古籍部王仁同主任、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韓秋紅主任、賈汪區建平中學韓震老師前往泉河村進行實地考察,這三位老師均是對徐州古文化進行孜孜不倦研究的學者。

在土龍山我們遇到85歲的王兆榮老人,說到泉河村的泉,他首推上泉:“大泉都沒有上泉的名氣大,上泉現在只是一口井了,井里一年四季都有水,從沒干過,沒自來水之前,整個村莊都吃這口井水”“以前化工廠想用這口泉水,把泉眼打深了,發現上行有水,底行沒有水,就把這個泉用青石板圈了起來”,老人講的“上行有水,底行沒水”是說這口泉水是地表水。但是,老人沒聽說過這個泉叫壽圣泉。

我們接著來到上泉,井口為長方形,下方是圓形,目測直徑一米多一點。

住在井邊的崔家成老人講,泉河共有七個泉,上泉、鍋卡泉、毛泉等等,“上泉是最古老的泉,以前是個水坑,淌水可大了,咕嘟咕嘟的,在泉邊打個壩子,水就自動把幾畝地澆好了,最近幾年不太往外淌水了?!笨上?,崔家成老人也沒聽說過這個泉叫壽圣泉。

崔家成老人介紹,泉河的七個泉除了上泉位于茱萸山正西,其它的泉均位于茱萸山西南,如果是這樣的話,上泉的位置符合古方志“茱萸山之西”的記載,或許上泉就是壽圣泉。

除了上泉,這一帶還有刮不透的泉、牛鼻泉、老泉等等,它們都處在一條水系上,這條水系呈東北——西南走向,村民圍泉而居就形成了目前泉河村、王莊村和虎莊村也是按照這條水系的走向排列的。刮不透的泉位于官莊村后山澗之中,牛鼻泉位于小茱萸寺東側,老泉位于虎莊村中部。牛鼻泉四季流水不斷,刮不透的泉的泉水舀不完,其它的泉常年有水不涸。許多村民都去牛鼻泉和刮不透的泉挑水吃。

探訪結束的時候將近晚上八點,華燈初上,大家踏著夜色迎著山風滿載而歸。

猜你喜歡
大泉圣泉水泉
綠滿大泉山
圣泉
北山紅柳大泉地區侵入巖巖石化學特征及成礦指示意義
內蒙古水泉溝銅多金屬礦控礦構造特征研究
多種物探方法在內蒙古水泉溝地區找礦效果分析
過武陵山區
大泉山
圣泉集團堅守創新基因
找不到泉水的牛
大泉林場老果園更新改造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