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我國高校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改革構想

2018-01-27 12:16張棟強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8年1期
關鍵詞:校運會運動會體育運動

張棟強

1. 引言

隨著近年來高校體育的不斷深入改革,學校體育運動會的地位與作用日益凸顯,成為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學校運動會的開展更是推動我國高校體育發展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高校體育運動會的開展可以全面開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優化學生健康觀念、增強學生體育實踐和創新能力。往年的高校體育運動會,主要側重于競技項目,項目設置枯燥,學生普遍參與積極性不高,參與的多數為體育特長生。隨著時代發展的影響和教育教學觀念的革新, 我國現行高校體育運動會運行機制的缺陷和存在的矛盾問題日益突出, 因此,在我國體育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對高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已是形勢所迫。對此筆者提出了一些構想與建議 , 與同行共同探討, 以求我國高校體育運動會的可持續發展。

2. 我國高校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現狀分析

2.1 自身定位有偏差,項目設置不科學

筆者調查發現,我國很多高校運動會在自身定位和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一是目標定位不準,過于側重奧運會的競技性目標,把競賽成績和獎牌放在第一位的片面目標。二是把運動會當成了比賽場所,而不是向激勵學生參與體育和全面育人的工作方向發展,導致學校運動會與學校的體育工作分裂,這種錯誤的自身角色定位都會導致高校運動會的各項機制的運行出現問題,影響了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制約了高校體育運動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受奧運競技性體育模式的影響,校運會的項目設置和實施缺乏科學性,而且大部分比賽項目都以田徑為主。這樣只會給有田徑特長的學生提供了發揮和參與的平臺,而大部分學生只成為了觀眾,并沒有參與其中,失去了校運會的教育意義與開展功能。這樣的項目設置方式,使眾多學生失去了平等參與運動會的機會。因此,必須科學設置項目,使大部分學生主體在校運中能得到平等的對待,實現運動會的自身價值和學生的參與主動性,這是推動我國高校體育運動會改革的前提。

2.2 校運會氣氛冷淡,師生積極性不高

由于學校對校運會自身的定位有偏差,項目設置也不科學,導致了校運會的整體氣氛比較冷淡,缺乏應有的活力。項目設置的高難度、高規格和單一化,使眾多學生受項目條件限制無法參與其中發揮各自特長,得不到公平參與的對待,競賽環節只是極少的學生參加,使學生衍生了“運動會只是特長生或運動員的事,跟自己無關的心理”,甚至造成了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從未親身經歷過運動會,對運動會的規則、賽制、評價標準了解極少。同時,教師的積極性也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學校在組織運動會時,只能看到部分體育教師在組織,而其他教師的身影很難看到。而且作為把控學校發展方向的校領導也只是在開幕時出現,組織競賽活動時候卻不見蹤影,號召力的缺失,也導致了校運會的氣氛冷淡。除此之外,有的學校在運動會中只注重了單個人的項目比賽,一些集體項目設置與組織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師生參與的積極性。

2.3 宣傳力度不到位,體育文化觀淡薄

校運會的參與率和實施質量的滿意與否,關鍵的環節在于宣傳。筆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很多高校在校運會的宣傳上工作不充分,沒有建立專門的宣傳組織,沒有對宣傳時間做出合理籌劃,除了校內口頭傳達、校外邀請外,更無其他宣傳措施。宣傳制度的缺失,導致校內外很多學生對運動會的開展并不知情。宣傳是體育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宣傳力度的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文化觀念的良性形成,制約了高校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很多學校宣傳工作的缺失,使體育文化傳播和運動會實施質量嚴重下降,遠遠達不到體育教育改革的目標。

2.4 評價體系不完善,獎勵機制單一化

雖然一些高校在運動會組織與實施過程中也考慮和設置了一些項目供大眾學生參與,但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競技類項目依然是校運會的組織重點,沒有規范的運動會評價體系,其采用的也完全是競技體育的評價體系,其評價的標準也是側重“第一名”與“金牌”,并將成績與學校和班級的榮譽相聯系,好名次就是爭光,差名次就是拖后腿。同時,學校運動會獎勵機制還存在問題,側重物質獎勵,而淡視了精神獎勵,除了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對其他參與的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漠視,這樣單一的、不科學的獎勵機制只會大大降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嚴重制約了高校體育運動會的發展與改革。

3. 我國高校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改革構想探索

3.1 更新運動會組織理念,完善項目設置

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校運會理念,更新校運會組織觀念,是糾正組織思想誤區、促進高校運動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對校運會傳統的認識,更要鼓勵各高校探索符合自身實際和特點的發展模式。發展體育運動會的同時,還要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校運會的最終目標,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我們只有更新校運會的組織理念,充分發揮校運會的功能價值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以此為基礎,在開展競技項目的同時,還要適當增加一些娛樂性、趣味性強和一些集體類的項目,鼓勵其他普通大眾學生積極參與,學校要不斷完善運動項目設置,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增強學生競爭意識和集體協作意識,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運動會的既輕松又快樂的氛圍,以此來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為學生將來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3.2 活躍運動會氛圍,調動師生參與積極性

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實時關注運動會的開展情況,糾正只發獎、走過場的行為,要親身參與其中,要發揮領導的模范帶頭作用,這樣不但能以自己的號召力帶動了師生參與的積極性,還共同享受到了運動會所帶來的身心愉悅,促進了師生和諧,活躍了運動會的氛圍。同時,還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體育教師由于經常與學生直接接觸,他們的行為和品質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教師要謹言慎行、以身作則、帶頭模范,只有校領導和相關組織充分認識到高校體育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注重運動會的氛圍和師生參與積極性的挖掘,使師生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

3.3 加大運動會宣傳力度,促進體育文化宣傳

加大宣傳力度是體現校運動會自身價值和良好效果的重要舉措,更能促進學校體育文化的傳承發展。各高校要成立專門的運動會宣傳組織或機構,負責實施校運會的策劃與宣傳,包括:運動會會前的動員、運動會開展中的宣傳、運動會會后的宣傳等。除此之外,其功能履行中還要對體育文化進行宣傳,這樣不但營造了學校體育文化氛圍,還促進了和諧校園的建設。具體而言,宣傳手段可分多種:一是通過學校廣播和校園宣傳欄等方式來告知學校師生校運會的舉辦時間、地點和項目設置等,同時還可以普及體育文化知識,讓學生對此有所了解并從中產生興趣,達到師生積極參與的目的。在運動會開展過程中,加大對體育文化知識的宣傳,通過體育征文、體育知識競賽等配合活動,并設置相關獎勵措施,以此來活躍校運會的文化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可列入運動會的項目設置中。運動會結束后要趁此余熱,利用學校廣播、網絡、報紙等媒介,用精神鼓勵的方式進行宣傳和鼓勵運動會中的感人事跡和舉辦成果等,并對保障人員(服務保障、拉拉隊等)進行表彰,從而促進學校體育文化的宣傳,增強學生體育文化意識。

3.4 完善校運會評價體系,合理改進獎勵機制

我國大部分高校受傳統運動會思想的影響,運動會的評價體系和獎勵機制一直都是沿用競技體育的評價機制,而沒有規范的自身評價體系機制,因此,高校體育運動會要想可持續發展,適應時代發展,滿足新形勢下社會發展對體育人才的需求,達到終身體育目標,就必須要改革、完善校運會評價體系,樹立重在參與意識,弱化“第一名”與“金牌”觀念,堅持公平與公正、參與和競爭并重的原則,不但要設置競賽獎勵項目,還要設置特別獎,比如:參與獎、集體獎、特別獎等等,以此來鼓勵集體或個人的團隊協作精神。獎勵機制的改進要克服重物質輕精神的觀念,要以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并重實施。

4. 結語

對高校體育運動會的深入改革,是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素質教育、健康教育和終身體育教育的重大舉措。高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不但優化了競賽內容,還豐富了體育文化的內涵,使學校體育的競技性、娛樂性、趣性味性與創造性、表現性、欣賞性精神特征相融合,也符合了我國當前新形勢下體育運動的發展需求。高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有利于健康第一”思想的貫徹;有利于提高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有利于推動高校體育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創造能力和社會適應的能力。高校必須認真組織開展好每屆的運動會,積極推動我國高校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學??山Y合實際,根據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采取科學有效的組織方式,并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比較有價值的項目。也可以降低部分項目難度來提升競賽效果。高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使運動會不再是極少數特長生參與的平臺,而是通過改革來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參與和競賽的機會,突出了高校體育運動會的大眾化、平民化特點。與此同時,將學校運動會和體育文化的有效融合,將體育文化融入到運動會的必要環節當中,通過體育文化的熏陶,使廣大師生都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使我國高校體育運動會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時代的發展,更快地促進我國高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與發展。

[1] 雷東濤.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大學體育的改革分析[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6):94-95.(2017-06-08)[2017-09-25].

[2] 曾福.高校體育文化節的變遷與展望[D].湖南師范大學,2016.

[3] 朱金閣.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專項化與課程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0):122-123+45.[2017-09-25].

[4] 岳如佳.大學生體質現狀折射出的高校體育教育若干問題再思考[J/OL].當代體育科技,2015,5(15):74-75.(2015-06-26)[2017-09-25].

[5] 陳貴鳳.影響高校休閑體育開展的因素及發展對策[J].運動,2014,(18):73-74.[2017-09-25].

[6] 王志明.拓展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新途徑[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34(04):110-113.[2017-09-25].

[7] 韓方方,李玉周.河南省高校運動會增設趣味性項目必要性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4,13(04):93-95.[2017-09-25].

[8] 劉麗.素質教育視野下的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06):95+101.[2017-09-25].

[9] 張浩.素質教育理念訴求下高校體育和諧發展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2,30(03):76-80.[2017-09-25].

[10] 閆丁龍.普通高校校內運動競賽現狀及改革思路探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1,26(S1):65-66.[2017-09-25].

[11] 雷鳴.探究高校傳統校運會改革對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0,36.

猜你喜歡
校運會運動會體育運動
龜龜運動會
難忘的校運會
漫畫小知識
春季運動會
快來參加校運會
全員校運會,全員齊參與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get Shopty!我們的運動會
西點軍校體育運動的開展及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